一种智能控制的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07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49
一种智能控制的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包括有主池,主池前侧顶面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上开设有流水槽,流水槽上方设置有用于传输水草与饵料的传输单元,主池前方设置有用于实时调控主池水温的温控水池,温控水池上设置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的出口与流水槽连通,流水槽另一端与主池连通,所述主池顶面还设置有用于投食和清理主池的清理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时调节水温,自动化扦插水草,定期投食、清洁水草避免挂脏,利于养殖。利于养殖。利于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的养殖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是一种智能控制的养殖池。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的水域,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按养殖对象,分为鱼类、虾蟹类、贝类。水产生物对水温,水质的要求并不严苛,但却有不能抵抗水温骤变的的弱点。
[0003]夏天高温季节,天气炎热、水温较高,这时候河蟹养殖管理应做好要有足量的水草、保证水质清新,同时水草还能降低池底水温,蟹池中设置或种植水草的面积一般占整个池塘面积的30%左右,过多应及时收割,过少要及时补充。同时,应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冬季需要育肥,可通过塑料大棚温室,可以使冬季大部分时间内温室里水温保持在15℃以上,保证河蟹能在适宜水温下正常生长。
[0004]螃蟹对水草也有较高要求,水草不仅可以增加溶氧,提供饵料,还能够净化水质。水草多采用扦插方式种植,将水草切成等长的根茎段,且种植时保持株距分畦,便于水体流通,增强通风、透光。
[0005]当水草过茂时,要割除草头,将水草顶部埋没于水面之下,水草挂脏也需要及时清理,泥沙、饲料碎屑、死亡藻类等有机物附着于叶面之上,造成水草死亡。
[0006]现亟需一种具备实时调节水温,便于管理的养殖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养殖池。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主池,主池进水侧为前侧,主池前侧顶面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上开设有流水槽,流水槽上方设置有用于传输水草与饵料的传输单元,主池前方设置有用于实时调控主池水温的温控水池,温控水池上设置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的出口与流水槽连通,流水槽另一端与主池连通,所述主池顶面还设置有用于投食和清理主池的清理单元;
[0009]所述主池内设置有温差发电元件,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与温差发电元件电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池顶面左右池沿分别开设有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长度方向垂直于主池前后侧,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可滑动的位于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内,第一槽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螺纹杆,第一滑块套设在第一螺纹杆上且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第一槽体内还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螺纹杆固接,第二槽体内设置有第一滑杆,第二滑块可滑动的套设在第一滑杆上;
[0011]所述清理单元包括有第一圆筒,第一圆筒的轴心线垂直于第一槽体,第一圆筒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第一滑块上安装有可驱动第一圆筒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圆筒上绕圆周外壁均匀设置有用于种植水草的扦插组件、用于切割水
草的刈割组件、用于储存饵料的储存组件。
[0012]作为优选,所述扦插组件包括有安装在第一圆筒内的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指向第一圆筒圆周外壁,且固接有可伸出第一圆筒的第一长板,第一长板长度方向与第一圆筒轴心线平行,第一长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固接有若干第一犁板,第一长板上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长板,第二长板滑动方向与第一长板长度方向平行,第一长板上还安装有可驱动第二长板滑动的第五伸缩杆,第五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第二长板固接,第二长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固接有与第一犁板数量相同的第二犁板,且第二犁板可与第一犁板两两配合;
[0013]所述第一犁板和第二犁板相配合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均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滑动方向第二长板滑动方向平行,第一滑槽内还设置有可将第三滑块推出第一滑槽的弹簧,所述第一犁板和第二犁板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刷毛。
[0014]作为优选,所述刈割组件包括有安装在第一圆筒内的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指向第一圆筒圆周外壁,且固接有可伸出第一圆筒的安装板,安装板长度方向与第一圆筒轴心线平行,安装板上安装有若干用于刈割水草的切割机。
[0015]作为优选,所述储存组件包括有固接在第一筒体圆周外壁上的盒体,盒体内通过若干隔板沿第一圆筒轴心线方向分割为若干第一腔室,盒体顶面可滑动的设置有可关闭盒体的滑动门,盒体顶面还设置有驱动滑动门的第三伸缩杆。
[0016]作为优选,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有传送带,传送带可活动的安装在安装台上,且位于流水槽上方,传送带传输方向由前至后,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列与第一犁板一一对应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若干沿传输方向均匀设置的电控夹持元件;
[0017]所述传送带顶面设置有饵料调配盒,饵料调配盒内均匀设置有与第一腔室一一对应的第二腔室,安装台顶面还设置有若干第四伸缩杆,第四伸缩杆分别位于饵料调配盒左右两侧,且可托举饵料调配盒远离传送带,饵料调配盒底面固接有可供电控夹持元件夹持的夹持块。
[0018]作为优选,所述流水槽下方还设置有第二盒体,且第二盒体位于主池前侧壁上,第二盒体内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轴心线与第一圆筒轴心线平行,第一转轴上套设有薄膜卷轴,薄膜卷轴一端伸出第二盒体前侧壁伸入主池内,且固接有可与第一犁板配合的拉环;
[0019]所述第二盒体外还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第二盒体与第一转轴固接。
[0020]作为优选,所述温控水池底面设置有用于调节水温的温控元件。
[0021]作为优选,所述主池后侧壁上开设有可供第一犁板和第二犁板穿过的栅栏,栅栏后方设置有用于接取水草的沤肥箱。
[002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23]1.本专利技术可以实时调节水温,自动化扦插水草,定期投食、清洁水草避免挂脏,利于养殖。
[0024]2.本专利技术的扦插组件当需要翻土时,第二犁板与第一犁板合拢可犁动淤泥,犁出沟槽;当需要在主池内种植水草时,第二犁板与第一犁板可夹取水草根茎,将水草根茎扦插入池底的淤泥中;当刈割组件可刈割水草,第一犁板和第二犁板可张开,两边第三滑块弹
出,形成挡板,可将修剪后漂浮在水面的草屑向后侧沤肥箱拨动;当第一圆筒转动,储存组件进行间歇性投食,食物残渣和水草残渣可能会导致水体耗氧量增加,扦插组件转动,将水面搅起,水花与空气接触面增加,为主池内增加氧气,且扦插单元运动时,外侧的刷毛可以避免食物残渣等物吸附水草叶面上,形成挂脏,影响水质。
[0025]3.传输单元的多列夹持组件,可选择任意列夹持组件不挂设水草,扦插时,没有挂设水草的部分形成分畦,促进水体流通,增加池水溶氧;水草根茎挂设于电控夹持元件上时,水草根茎自然下垂,落入流水槽中,当无法短时间内种植完全部水草时,根茎泡在水中可增加水草根茎存活时间。
[0026]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7]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
[0028]图1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包括有主池(1),主池(1)进水侧为前侧,主池(1)前侧顶面设置有安装台(2),安装台上开设有流水槽(3),流水槽(3)上方设置有用于传输水草与饵料的传输单元,主池(1)前方设置有用于实时调控主池水温的温控水池(4),温控水池(4)上设置有出水管道(5),出水管道(5)的出口与流水槽(3)连通,流水槽(3)另一端与主池(1)连通,所述主池(1)顶面还设置有用于投食和清理主池的清理单元;所述主池(1)内设置有温差发电元件,出水管道(5)上设置有电控阀门(6),所述电控阀门(6)与温差发电元件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池(1)顶面左右池沿分别开设有第一槽体(7)和第二槽体(8),第一槽体(7)和第二槽体(8)长度方向垂直于主池(1)前后侧,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分别可滑动的位于第一槽体(7)和第二槽体(8)内,第一槽体(7)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螺纹杆(11),第一滑块(9)套设在第一螺纹杆(11)上且与第一螺纹杆(11)螺纹连接,第一槽体(7)内还设置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与第一螺纹杆(11)固接,第二槽体(8)内设置有第一滑杆(13),第二滑块(10)可滑动的套设在第一滑杆(13)上;所述清理单元包括有第一圆筒(14),第一圆筒(14)的轴心线垂直于第一槽体(7),第一圆筒(14)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上(10),第一滑块(9)上安装有可驱动第一圆筒(14)转动的第二电机(15),所述第一圆筒(14)上绕圆周外壁均匀设置有用于种植水草的扦插组件、用于切割水草的刈割组件、用于储存饵料的储存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组件包括有安装在第一圆筒(14)内的第一伸缩杆(16),第一伸缩杆(16)的伸缩端指向第一圆筒(14)圆周外壁,且固接有可伸出第一圆筒(14)的第一长板(17),第一长板(17)长度方向与第一圆筒(14)轴心线平行,第一长板(17)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固接有若干第一犁板(18),第一长板(17)上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长板(19),第二长板(19)滑动方向与第一长板(17)长度方向平行,第一长板(17)上还安装有可驱动第二长板(19)滑动的第五伸缩杆(46),第五伸缩杆(46)的伸缩端与第二长板(19)固接,第二长板(19)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固接有与第一犁板(18)数量相同的第二犁板(20),且第二犁板(20)可与第一犁板(18)两两配合;所述第一犁板(18)和第二犁板(20)相配合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1),第一滑槽(21)内均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22),第三滑块(22)的滑动方向第二长板(19)滑动方向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西浩孟祥程江李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