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63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该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底部固定有对无人机主体进行多角度保护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底座、缓冲杆A、缓冲杆B,所述底座的内部下端固定有转轴,所述缓冲杆A与缓冲杆B的顶端均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有缓冲充气组件。该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通过缓冲杆A、缓冲杆B与弧形弹簧配合,可以使无人机主体在降落时对其进行多角度的缓冲保护,同时缓冲杆A、缓冲杆B与缓冲充气组件配合,可以折叠式弹性气囊进行充气,从而进一步提升对无人机主体的保护效果。保护效果。保护效果。

A multi angle buffer mechanism for UAV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一种处在迅速发展中的新概念装备,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驾驶、操作要求低的优点,无人机通过搭载多类传感器或摄像设备,可以实现影像实时传输、高危地区探测功能,是卫星遥感与传统航空遥感的有力补充,目前,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已经扩宽到军事、科研、民用三大领域,具体在电力通信、气象、农业、海洋、勘探、摄影、防灾减灾、农作物估产、缉毒缉私、边境巡逻、治安反恐等领域应用甚广。
[0003]无人机底座通常通过螺栓安装在无人机的底部,通过固定在底部的支撑机架对无人机进行支撑,为了避免无人机降落时底座与支撑机架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损坏的现象,不便于人们使用,现有的无人机通常将支撑机架的底部设置为弹性活动连接,但是无人机降落时不能保证沿竖直方向垂直降落,现有的缓冲机构只能对无人机的底部进行缓冲,角度单一,缓冲功能具有局限性,缓冲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底部固定有对无人机主体进行多角度保护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底座、缓冲杆A、缓冲杆B,所述底座的内部下端固定有转轴,所述缓冲杆A与缓冲杆B的顶端均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杆A与缓冲杆B的中部通过弧形弹簧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有缓冲充气组件。
[0005]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板处贯穿且滑动连接有卡杆滑块,所述卡杆滑块的顶端通过两个弹簧一与底座内壁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位于卡杆滑块的正上方转动连接有凸轮。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有折叠式弹性气囊。
[0007]优选的,所述缓冲充气组件包括三通式气压管道,所述三通式气压管道的内部左侧与内部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号弧形杆、二号弧形杆,所述三通式气压管道的竖直管道内滑动连接有气压滑板,且气压滑板的顶端通过弹簧二与三通式气压管道内壁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三通式气压管道的竖直管道通过连接管与折叠式弹性气囊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一号弧形杆、二号弧形杆分别与缓冲杆A、缓冲杆B连接。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该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通过缓冲杆A、缓冲杆B与弧形弹簧配合,可以使无人机主体在降落时对其进行多角度的缓冲保护,同时缓冲杆A、缓冲杆B与缓冲充气组件配合,可以对折叠式弹性气囊进行充气,从而进一步提升对无人机主体的保护效果。
[0012](2)、本申请内中缓冲组件中设置有卡杆滑块,通过凸轮控制卡杆滑块分别与缓冲杆A、缓冲杆B连接或分离,可以无人机主体在不使用时,定位缓冲杆A与缓冲杆B,从而对弧
形弹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缓冲组件结构正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缓冲组件结构背面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缓冲充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折叠式弹性气囊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无人机主体;2、缓冲组件;3、底座;4、转轴;5、缓冲杆A;6、缓冲杆B;7、弧形弹簧;8、卡杆滑块;9、凸轮;10、缓冲充气组件;101、三通式气压管道;102、一号弧形杆;103、二号弧形杆;104、气压滑板;105、连接管;11、折叠式弹性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包括无人机主体1,无人机主体1的底部固定有对无人机主体1进行多角度保护的缓冲组件2,缓冲组件2包括底座3、缓冲杆A5、缓冲杆B6,底座3的内部下端固定有转轴4,缓冲杆A5与缓冲杆B6的顶端均与转轴4转动连接,缓冲杆A5与缓冲杆B6的中部通过弧形弹簧7连接,底座3的内部固定有缓冲充气组件10,底座3的底部固定有折叠式弹性气囊11。该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通过缓冲杆A5、缓冲杆B6与弧形弹簧7配合,可以使无人机主体1在降落时对其进行多角度的缓冲保护,同时缓冲杆A5、缓冲杆B6与缓冲充气组件10配合,可以对折叠式弹性气囊11进行充气,从而进一步提升对无人机主体1的保护效果。
[0021]进一步的是,底座3的底板处贯穿且滑动连接有卡杆滑块8,卡杆滑块8的顶端通过两个弹簧一与底座3内壁连接,底座3的内部位于卡杆滑块8的正上方转动连接有凸轮9,本申请内中缓冲组件2中设置有卡杆滑块8,通过凸轮9控制卡杆滑块8分别与缓冲杆A5、缓冲杆B6连接或分离,可以无人机主体1在不使用时,定位缓冲杆A5与缓冲杆B6,从而对弧形弹簧7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增加使用寿命。
[0022]更进一步的是,缓冲充气组件10包括三通式气压管道101,三通式气压管道101的内部左侧与内部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号弧形杆102、二号弧形杆103,一号弧形杆102、二号弧形杆103分别与缓冲杆A5、缓冲杆B6连接,三通式气压管道101的竖直管道内滑动连接有气压滑板104,且气压滑板104的顶端通过弹簧二与三通式气压管道101内壁连接,三通式气压管道101的竖直管道通过连接管105与折叠式弹性气囊11连通。当缓冲杆A5与缓冲杆B6进行缓冲作业时,会通过一号弧形杆102与二号弧形杆103挤压气压滑板104向下移动,从而对折叠式弹性气囊11进行充气,使折叠式弹性气囊11起到辅助缓冲的作用。
[0023]使用时,首先逆时针转动凸轮9,使卡杆滑块8在弹簧一的回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此时当无人机在降落时,首先缓冲杆A5与缓冲杆B6优先接触地面,在转轴4与弧形弹簧7的配合下,会稀释掉大部分的冲击力,于此同时,因为缓冲杆A5与缓冲杆B6做缓冲作业,所以
缓冲杆A5与缓冲杆B6会分贝带动一号弧形杆102与二号弧形杆103移动,此时一号弧形杆102与二号弧形杆103挤压气压滑板104向下移动,从而对折叠式弹性气囊11进行充气,使折叠式弹性气囊11起到辅助缓冲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本申请的缓冲效果,增加对无人机主体1的多角度缓冲效果。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包括无人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底部固定有对无人机主体(1)进行多角度保护的缓冲组件(2),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底座(3)、缓冲杆A(5)、缓冲杆B(6),所述底座(3)的内部下端固定有转轴(4),所述缓冲杆A(5)与缓冲杆B(6)的顶端均与转轴(4)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杆A(5)与缓冲杆B(6)的中部通过弧形弹簧(7)连接,所述底座(3)的内部固定有缓冲充气组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底板处贯穿且滑动连接有卡杆滑块(8),所述卡杆滑块(8)的顶端通过两个弹簧一与底座(3)内壁连接,所述底座(3)的内部位于卡杆滑块(8)的正上方转动连接有凸轮(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底座的多角度缓冲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海薛唱赵巨丰包楠楠樊轩呈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千星北斗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