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7547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包括多个封端单元;封端单元包括内环钢模机构、夹持中埋式止水带的外环钢模机构、设置在外环钢模机构上的气囊模板、用于调节内环钢模机构伸缩长度的调节机构、用于顶撑内环钢模机构的定位顶撑机构、以及用于对外环钢模机构和气囊模板外撑的模背穿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可调内环钢模机构位置适应不同衬砌厚度情况下,环向中埋式止水带位置,通过可调双层气囊模板,满足不同衬砌厚度情况下的封端,借助气囊模板的弹性及可塑性特点,有效解决因施工人为误差,初期支护喷射同表面不平整,造成的衬砌外圈变化厚度不均匀的情况,避免二次衬砌封端外缘漏浆,利用模背穿撑机构加强封端强度。强封端强度。强封端强度。

End sealing device of tunnel secondary lining formwork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是关键的施工结构,在整套隧道施工工序中投入人力物力最大,工序整个贯穿隧道施工,特别是在隧道掌子面围岩较好、掘进较快时,衬砌施工尤为紧张,往往出现因衬砌施工速度慢,造成衬砌端头直至掌子面距离超过安全步距,掌子面停下来追赶施工衬砌的情况,给施工造成了极大的不利。而隧道二次衬砌目前施工已是一项较为成熟的工艺,普遍采用工厂设计加工现场拼装,钢制大型二衬模板台车施工,但是该工艺也存在着薄弱环节,那就是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目前普遍存在两种封端方式,一种是木板封端,一种是钢木结合封端,这两种方式普遍存在着材料浪费大、投入人工、操做繁杂耗费工时多、止水带安装及成型不好、封端露浆及跑模的情况,极大制约了衬砌施工速度的同时存在质量通病。
[0003]传统钢木组合模板封端技术:内环采用封端组合钢模板封堵,外环采用木模板组拼封堵,两环之间夹放衬砌环向中埋式止水带。存在以下弊病:(1)该工艺内环组合钢模板由工厂钢板加工,由于现场人工组配安装重量不易过大,所以单块钢模板较小,施工内环组合钢模板时,逐块与衬砌台车端肋板螺栓连接固定,需要工人在封端现场,递一块、装一块、固一块,现场多人配合手工配模加工安装,施工时耗费大量劳动力;(2)由于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时工人的技术差异,存在喷砼表面平整度参差不齐的问题,造成外环木模板环向宽度不统一,无法采用统一的钢模板,只能采用木模板现场施工配板的方式,在封端现场采用宽度10

30cm,厚度4

5cm的木板,长度不一的情况下需要工人,量一块、锯一块、递一块、装一块、固一块,现场多人配合手工配模加工安装,加之外环木模板施工作业空间小,木模板原材木板宽窄不一,板与板之间需要对缝处理,稍有不合适极易造成露浆,施工时消耗大量的木料,耗费大量劳动力;(3)衬砌环向中埋式止水带内侧与内环组合钢模板绑扎连接固定,辅以加工安装止水带钢筋卡定位,加固工序繁杂,外侧与外环木模板顶压连接。施工时止水带与外环木模板安装定位加固交叉作业,加之止水带以外部分施工作业空间小(宽度15

30cm),安装定位加固衬砌环向中埋式止水带,需要大量施工时间和劳动力;(4)设计中的衬砌环向中埋式止水带是相对固定位置,位于衬砌厚度的中间位置,而每条隧道的衬砌都随着围岩的变化,有着多种衬砌类型及厚度,不同的衬砌厚度就需要调整环向中埋式止水带位置,使之始终位于衬砌厚度的中间位置,而传统封端技术,内环组合钢模板是与衬砌台车端肋板螺栓连接固定,造成衬砌环向中埋式止水带位置固定,单套内环组合钢模板,只能满足一个衬砌厚度环向中埋式止水带位置要求,也就是说,施工一条隧道时,就需要根据该隧道衬砌类型厚度,加工配套多个型号的内环组合钢模板及外环木模板,才能满足施工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设计新颖合理,通过可调内环钢模机构位置适应不同衬砌厚度情况下,环向中埋式止水带位置,通过可调双层气囊模板,满足不同衬砌厚度情况下的封端,借助气囊模板的弹性及可塑性特点,有效解决因施工人为误差,初期支护喷射同表面不平整,造成的衬砌外圈变化厚度不均匀的情况,避免二次衬砌封端外缘漏浆,利用模背穿撑机构加强封端强度,机动灵活、缩短封端施工时间、促进施工循环、提高衬砌封端质量及止水带安装质量,解决传统施工方式存在材料使用多,搭建和拆除封端模板消耗工时多,定位加固止水带工作繁杂投入工时多,模板露浆,跑模,止水带位置埋设不准确等施工质量通病的问题,便于推广使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环向设置在台车肋板上的封端单元,所述封端单元包括内环钢模机构、与所述内环钢模机构铰接且共同夹持中埋式止水带的外环钢模机构、设置在所述外环钢模机构上的气囊模板、用于调节内环钢模机构伸缩长度的调节机构、用于顶撑内环钢模机构的定位顶撑机构、以及用于对外环钢模机构和气囊模板外撑的模背穿撑机构。
[0006]上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钢模机构包括与台车肋板贴合的内环前板和与内环前板平行设置的内环背板,内环前板和内环背板顶部通过内环顶板连接,内环前板和内环背板底部通过多个筋板连接,内环前板沿台车肋板环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止浆条,内环背板上设置有内环耳板。
[0007]上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钢模机构包括U形结构的外环钢板,所述外环钢板的前壁外设置有多个外环凹凸槽,所述外环钢板的外环背板外安装有与内环耳板铰接的外环铰耳,中埋式止水带的一半设置在外环钢板底部与内环顶板之间,中埋式止水带的另一半朝向台车面板方向伸入至衬砌砼内。
[0008]上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模板包括设置在外环钢板内的内环气囊和设置在内环气囊外侧的外环气囊,内环气囊的内环气囊充气嘴穿过外环背板。
[0009]上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前板上设置有第一耳座,台车肋板上设置有第二耳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内环调节上丝杆、内环调节下丝杆和内环调节套筒,内环调节上丝杆的一端与第一耳座铰接,内环调节下丝杆的一端与第二耳座铰接,内环调节上丝杆的另一端与内环调节套筒的一端螺纹配合,内环调节下丝杆的另一端与内环调节套筒的另一端螺纹配合。
[0010]上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背穿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内环背板上的内环栓套、设置在外环背板上的外环栓套和挂接在内环栓套上且穿出外环栓套的模背穿撑外撑,模背穿撑外撑内设置有模背穿撑内撑,内环栓套、外环栓套、模背穿撑外撑和模背穿撑内撑上均开设有与穿撑定位保险栓配合的栓孔。
[0011]上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背穿撑外撑的上下两端部均设置有与内环栓套外边缘卡接配合的外撑卡缘。
[0012]上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背穿撑机构的数量为多个。
[0013]上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栓套外设置有定位支撑上耳座,台车肋板上设置有底座钢架,底座钢架远离台车肋板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支撑下耳座,所述定位顶撑机构包括定位支撑上丝杆、定位支撑下丝杆和定位支撑套筒,定位支撑上丝杆的一端与定位支撑上耳座铰接,定位支撑下丝杆的一端与定位支撑下耳座铰接,定位支撑上丝杆的另一端与定位支撑套筒的一端螺纹配合,定位支撑下丝杆的另一端与定位支撑套筒的另一端螺纹配合,定位支撑套筒外套设有手轮。
[0014]上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钢架与台车肋板连接的一端通过钢架加强板加固。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环向设置在台车肋板(8)上的封端单元,所述封端单元包括内环钢模机构、与所述内环钢模机构铰接且共同夹持中埋式止水带(12)的外环钢模机构、设置在所述外环钢模机构上的气囊模板、用于调节内环钢模机构伸缩长度的调节机构、用于顶撑内环钢模机构的定位顶撑机构、以及用于对外环钢模机构和气囊模板外撑的模背穿撑机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钢模机构包括与台车肋板(8)贴合的内环前板(1

1)和与内环前板(1

1)平行设置的内环背板(1

6),内环前板(1

1)和内环背板(1

6)顶部通过内环顶板(1

2)连接,内环前板(1

1)和内环背板(1

6)底部通过多个筋板(1

5)连接,内环前板(1

1)沿台车肋板(8)环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止浆条(1

3),内环背板(1

6)上设置有内环耳板(1

7)。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钢模机构包括U形结构的外环钢板(2

1),所述外环钢板(2

1)的前壁外设置有多个外环凹凸槽(2

2),所述外环钢板(2

1)的外环背板(2

3)外安装有与内环耳板(1

7)铰接的外环铰耳(2

4),中埋式止水带(12)的一半设置在外环钢板(2

1)底部与内环顶板(1

2)之间,中埋式止水带(12)的另一半朝向台车面板(7)方向伸入至衬砌砼内。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模板包括设置在外环钢板(2

1)内的内环气囊(3

1)和设置在内环气囊(3

1)外侧的外环气囊(3

2),内环气囊(3

1)的内环气囊充气嘴(3

3)穿过外环背板(2

3)。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封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前板(1

1)上设置有第一耳座(1

4),台车肋板(8)上设置有第二耳座(9),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内环调节上丝杆(4

2)、内环调节下丝杆(4

3)和内环调节套筒(4

1),内环调节上丝杆(4

2)的一端与第一耳座(1

4)铰接,内环调节下丝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军陈宏俊党延升于洪光武西荣陈俊勇曹辉马乙杰钟国强卢宗兵李勇王山袁建华姚庚辰于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