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45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7:20
拉片(90)具有拉片主部(92)。在第1基部(61)夹在第2基部(62)与拉片主部(92)之间时,构成第2基部(62)、第1基部(61)、以及拉片主部(92)依次层叠而成的层叠体(105)。拉片主部(92)和第1基部(61)构成为,当在第1插入部(71)未完全插入到拉头主体(40)内的状态下,层叠体(105)在其层叠方向上由人的手指夹持时,拉片主部(92)向后方运动,以便产生拉头主体(40)的后退。后退。后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拉链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拉链。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有拉链用的可分离的止码。在该止码中,滑动部在弧状倾斜面上滑动而产生主体部彼此的相对的旋转(参照该文献的图14、图15),另外,主体部之间的轴向间隔变化(参照该文献的图16、图17)。专利文献2示教有使用磁体来促进第1基部和第2基部的相对的旋转。专利文献3与专利文献1、2不同,公开有利用手操作将插入构件插入拉头内。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61208号
[0006]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9/175944号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41522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在拉头未置于正确的待机位置的情况下,无法使第1止码构件和第2止码构件顺利地结合,拉链的封闭有可能需要无法忽视的劳力、时间。本申请专利技术人鉴于这样的点,新发现了提供有助于使第1止码构件和第2止码构件顺利地结合的拉链的意义。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具备:
[0012]第1拉链链牙带,其是在第1拉链带的侧缘部设置第1拉链链牙而成的;
[0013]第2拉链链牙带,其是在第2拉链带的侧缘部设置第2拉链链牙而成的;
[0014]拉头,其是具备拉头主体和安装到所述拉头主体的拉片的拉头,根据所述拉片的操作,为了使所述第1拉链链牙和所述第2拉链链牙结合,所述拉头主体前进,为了解除所述第1拉链链牙和所述第2拉链链牙的结合,所述拉头主体后退;
[0015]第1止码构件,其是在所述第1拉链链牙带中设置到与所述第1拉链链牙相邻的位置的第1止码构件,具有经由所述拉头的后口而插入所述拉头主体内的第1插入部和设置到所述第1插入部的后方的第1基部;以及
[0016]第2止码构件,其是在所述第2拉链链牙带中设置到与所述第2拉链链牙相邻的位置的第2止码构件,具有经由将所述拉头的前口与后口之间连通的狭缝而插入所述拉头主体内的第2插入部和设置到所述第2插入部的后方的第2基部,
[0017]在该拉链中,
[0018]所述拉片具有为了使所述拉头主体前进或后退而被操作的拉片主部,
[0019]在所述第1基部夹在所述第2基部与所述拉片主部之间时,构成所述第2基部、所述第1基部、以及所述拉片主部依次层叠而成的层叠体,
[0020]所述拉片主部和所述第1基部构成为,当在所述第1插入部未完全插入到所述拉头主体内的状态下,所述层叠体在其层叠方向上由人的手指夹持时,所述拉片主部向后方运动,以便产生所述拉头主体的后退。
[0021]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片主部具备在所述第1基部上滑动的第1滑动部。作为替代,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基部具备在所述拉片主部上滑动的滑动部。
[0022]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基部具备第1倾斜面,在所述层叠体在其层叠方向上由人的手指夹持时,所述第1滑动部在该第1倾斜面上朝向后方而下降。能够设为,所述第1滑动部若在所述第1倾斜面上结束下降,则与所述第1基部的外周侧面相邻地配置于所述第1基部的外周侧面的后方。能够设为,所述拉片主部具备至少一个接触部,在所述第1滑动部与所述第1基部的外周侧面相邻地配置于所述第1基部的外周侧面的后方时,该至少一个接触部与所述第1基部接触,以使所述拉片在所述第1基部上的姿势稳定化。
[0023]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1滑动部与所述第1基部的外周侧面相邻地配置于所述第1基部的外周侧面的后方时,所述拉片在所述第1基部上的姿势变得最稳定。能够设为,在所述第1滑动部与所述第1基部的外周侧面相邻地配置于所述第1基部的外周侧面的后方时,所述拉片相对于所述拉头的拉头主体位于最后方。
[0024]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头还具备安装到所述拉头主体的锁定爪,在所述第1滑动部与所述第1基部的外周侧面相邻地配置于所述第1基部的外周侧面的后方时,所述锁定爪由于从所述拉片受力而取抬起姿势。
[0025]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基部具有供所述拉片主部配置的圆盘部,所述拉片主部包括在配置于所述第1基部的圆盘部上的状态下沿着所述圆盘部的轮廓延伸的框部。
[0026]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止码构件还具备以确定所述拉头主体在所述第1止码构件上的正确的待机位置的方式设置的停止壁,在所述第1插入部完全插入到所述拉头主体内的状态下,所述拉头主体与所述停止壁接触。
[0027]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拉片主部和所述第1基部中的一者设置有凸部,在所述拉片主部和所述第1基部中的另一者设置有凹部,当在所述第1插入部未完全插入到所述拉头主体内的状态下,为了所述凸部至少局部地容纳于所述凹部而所述层叠体在其层叠方向上由人的手指夹持时,所述拉片向后方运动而所述拉头后退。能够设为,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拉片主部,所述凹部设置于所述第1基部。
[0028]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基部和所述第2基部构成为,在所述层叠体在其层叠方向上由人的手指夹持时,所述第2插入部朝向所述拉头的狭缝枢轴转动。
[0029]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基部和所述第2基部中的一者具有绕与所述第2插入部的枢轴转动有关的轴线呈弧状倾斜的第2倾斜面,所述第1基部和所述第2基部中的另一者具有在所述第2倾斜面上滑动的第2滑动部。
[003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1]根据本公开的一形态,能够提供有助于使第1止码构件和第2止码构件顺利地结合的拉链。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闭合着的拉链的后端部的主视示意图。
[0033]图2是用于使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开闭的拉头的侧视图。
[0034]图3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片的主视示意图,表示设置到拉片的自由端的滑动部。
[0035]图4是第1止码构件的概略的立体图,表示第1止码构件的下侧的构造。
[0036]图5是第2止码构件的概略的立体图,表示第2止码构件的上侧的构造。
[0037]图6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的闭动作的示意图,拉头主体与停止壁接触而位于正确的待机位置。
[0038]图7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的闭动作的示意图,第2止动构件的第2插入部插入位于正确的待机位置的拉头主体内。
[0039]图8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中拉片的拉片主部配置到第1止码构件的第1基部上的状态的概略的示意图,拉头主体未置于正确的待机位置,在拉头主体与停止壁之间具有间隙。
[0040]图9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中拉片的拉片主部配置到第1止码构件的第1基部上的状态的概略的示意图,拉头主体置于正确的待机位置,拉头主体与停止壁接触。
[0041]图10是表示拉片主部和拉头相对于第1基部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概略的示意图,与图8相对应。
[0042]图11是表示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拉链,其具备:第1拉链链牙带(31),其是在第1拉链带(11)的侧缘部设置第1拉链链牙(21)而成的;第2拉链链牙带(32),其是在第2拉链带(12)的侧缘部设置第2拉链链牙(22)而成的;拉头(4),其是具备拉头主体(40)和安装到所述拉头主体(40)的拉片(90)的拉头(4),根据所述拉片(90)的操作,为了使所述第1拉链链牙(21)和所述第2拉链链牙(22)结合,所述拉头主体(40)前进,为了解除所述第1拉链链牙(21)和所述第2拉链链牙(22)的结合,所述拉头主体(40)后退;第1止码构件(51),其是在所述第1拉链链牙带(31)中设置到与所述第1拉链链牙(21)相邻的位置的第1止码构件(51),具有经由所述拉头(4)的后口而插入所述拉头主体(40)内的第1插入部(71)和设置到所述第1插入部(71)的后方的第1基部(61);以及第2止码构件(52),其是在所述第2拉链链牙带(32)中设置到与所述第2拉链链牙(22)相邻的位置的第2止码构件(52),具有经由将所述拉头(4)的前口与后口之间连通的狭缝而插入所述拉头主体(40)内的第2插入部(72)和设置到所述第2插入部(72)的后方的第2基部(62),在该拉链(1)中,所述拉片(90)具有为了使所述拉头主体(40)前进或后退而被操作的拉片主部(92),在所述第1基部(61)夹在所述第2基部(62)与所述拉片主部(92)之间时,构成所述第2基部(62)、所述第1基部(61)、以及所述拉片主部(92)依次层叠而成的层叠体(105),所述拉片主部(92)和所述第1基部(61)构成为,当在所述第1插入部(71)未完全插入到所述拉头主体(40)内的状态下,所述层叠体(105)在其层叠方向上由人的手指夹持时,所述拉片主部(92)向后方运动,以便产生所述拉头主体(40)的后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主部(92)具备在所述第1基部(61)上滑动的第1滑动部(9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基部(61)具备第1倾斜面(61f),在所述层叠体(105)在其层叠方向上由人的手指夹持时,所述第1滑动部(96)在该第1倾斜面(61f)上朝向后方而下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滑动部(96)若在所述第1倾斜面(61f)上结束下降,则与所述第1基部(61)的外周侧面(61g)相邻地配置于所述第1基部(61)的外周侧面(61g)的后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主部(92)具备至少一个接触部(97),在所述第1滑动部(96)与所述第1基部(61)的外周侧面(61g)相邻地配置于所述第1基部(61)的外周侧面(61g)的后方时,该至少一个接触部(97)与所述第1基部(61)接触,以使所述拉片(90)在所述第1基部(61)上的姿势稳定化。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名嘉泰史小林理人斋藤玲央奈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