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拉链用的止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76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08
止码(6)包括第1部件(7)和第2部件(8)。第1部件(7)包括与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拉头(5)的后端位置相比配置于后方的第1基部(10)。第2部件(8)包括能够沿着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插入拉头(5)内的插入部(40)、和与插入部(40)连结且能够与第1基部(10)重叠的第2基部(20)。从拉头(5)的后方插入拉头(5)内的插入部(31)与第1基部(10)连结,该与第1基部(10)连结的插入部(31)构成为将拉头(5)保持成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向倾斜。向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拉链用的止码


[0001]本公开涉及拉链用的止码。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基于有人的手指进行的推压而实现旋转的拉链用的止码。如该文献的第0041段所记载,滑动部在弧状倾斜面上滑动,产生第1主体部和第2主体部中的至少一者关于旋转轴线AX的旋转、和第1主体部与第2主体部之间的关于旋转轴线AX的轴向间隔的变化。
[0003]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能够利用磁吸引力而进行止码的更简单的操作的拉链用的止码。如该文献的图10所示,通过凸部与凹部的嵌合来确保滑动接触板的对准。为了实现上述的凸部与凹部的嵌合而在磁铁形成有孔。该文献的图9公开了为了促进插入部件的枢轴转动而设置有追加的磁铁。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61208号
[000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1522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文献1公开了从拉头的上部凸缘部与下部凸缘部之间插入拉头内的第1棒部,但对于该第1棒部的移动轨迹没有任何研究。
[0009]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止码是拉链用的能够分离的止码,该止码具备:第1部件,其包括与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拉头的后端位置相比配置于后方的第1基部;以及第2部件,其包括能够沿着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插入所述拉头内的插入部、和与所述插入部连结且能够与所述第1基部重叠的第2基部,从所述拉头的后方插入所述拉头内的插入部与所述第1基部连结,该与第1基部连结的插入部构成为将所述拉头保持成相对于所述左右方向倾斜。
[0010]专利技术效果
[0011]根据本公开的一形态,促进插入部向拉头的顺利的插入。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闭合的拉链的后端部的概略立体图。拉头向前方远离拉链的后端部,省略了该拉头的图示。
[0013]图2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闭合的拉链的后端部的概略俯视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打开的拉链的后端部的概略立体图。
[0015]图4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打开的拉链的后端部的概略俯视示意图。示意性地表示第1部件的插入部插入到拉头内的状态。
[0016]图5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打开的拉链用止码的第1部件的概略立体图。
[0017]图6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打开的拉链用止码的第1部件的概略立体图,第1部件的插入部插入至拉头内。
[0018]图7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打开的拉链用止码的第1部件的概略仰视示意图。
[0019]图8是沿着图2的单点划线VIII

VIII的概略剖视示意图。
[0020]图9是沿着图7的单点划线IX

IX的概略剖视示意图。上表面区域和下表面区域相对于与轴线AX正交的左右方向或平面P1、P2以角度θ1、θ2倾斜,该轴线AX与上下方向一致。拉链带以双点划线表示。
[0021]图10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用止码的左视图。
[0022]图11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用止码的右视图。
[0023]图12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用止码中插入部沿着左右方向插入拉头内的情况的概略图。
[0024]图13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用止码中相应于第1基部与第2基部之间的间隔的减少而第2基部相对于第1基部旋转的情况的概略图。出于图示的方便,第1部件以虚线表示。
[0025]图14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用止码中相应于第1基部与第2基部之间的间隔的减少而第2基部相对于第1基部旋转的情况的概略图。出于图示的方便,第1部件以虚线表示。
[0026]图15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用止码中相应于第1基部与第2基部之间的间隔的减少而第2基部相对于第1基部旋转的情况的概略图。出于图示的方便,第1部件以虚线表示。
[0027]图16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用止码中相应于第1基部与第2基部之间的间隔的减少而第2基部相对于第1基部旋转的情况的概略图。出于图示的方便,第1部件以虚线表示。
[0028]图17是表示插入部位于拉头的下方的状态的概略图。
[0029]图18是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闭合的拉链的后端部的概略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参照图1至图18对非限定的各种特征进行说明。应理解,关于某实施方式而记载的某特征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而是对在本申请中未图示或未说明的其他各种实施方式通用。因而,从某实施方式抽取的某特征可理解为未必需要与从该实施方式抽取的其他特征组合。参照附图以专利技术的叙述为主要目的,存在为了方便作图而简化的情况。
[0031]图1是闭合的拉链1的后端部的概略立体图。拉头5向前方远离拉链1的后端部,省略了该拉头5的图示。图2是闭合的拉链1的后端部的概略俯视示意图。图3是打开的拉链1的后端部的概略立体图。图4是打开的拉链1的后端部的概略俯视示意图。示意性地表示第1部件7的插入部31插入到拉头5内的状态。图5是打开的拉链用止码6的第1部件7的概略立体图。图6是打开的拉链用止码6的第1部件7的概略立体图,第1部件7的插入部31插入至拉头5内。图7是打开的拉链用止码6的第1部件7的概略仰视示意图。图8是沿着图2的单点划线VIII

VIII的概略剖视示意图。图9是沿着图7的单点划线IX

IX的概略剖视示意图。上表面
区域和下表面区域相对于与轴线AX正交的左右方向或平面P1、P2以角度θ1、θ2倾斜,该轴线AX与上下方向一致。拉链带以双点划线表示。图10是拉链用止码6的左视图。图11是拉链用止码6的右视图。图12是表示在拉链用止码6中插入部40沿着左右方向插入拉头5内的情况的概略图。图13至图16是表示在拉链用止码6中相应于第1基部10与第2基部20之间的间隔的减少而第2基部20相对于第1基部10旋转的情况的概略图。出于图示的方便,第1部件7以虚线表示。图17是表示插入部40位于拉头5的下方的状态的概略图。图18是闭合的拉链1的后端部的概略俯视示意图。
[0032]拉链1具有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2、用于使拉链牙链带2开闭的拉头5、以及能够分离的止码6。拉链牙链带2是在拉链带3的相对侧缘安装拉链链牙4而成的。典型而言,拉链带3是织物、编物、或包括这两者的组织的布。典型而言,拉链链牙4包括树脂或金属链牙的排列,或包括螺旋状链牙。典型而言,拉头5是树脂制或金属制拉头。通过拉头5的前进,左右的拉链链牙4和拉链牙链带2结合,拉链1被闭合。通过拉头5的后退,左右的拉链链牙4和拉链牙链带2变为非结合,拉链1被打开。拉链1具有能够分离的止码6,因此,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2能够取得彼此完全分离开的状态。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典型而言”表示例子,意图并不限于此。
[0033]从图4和图6可知,拉头5具有:上翼板51;下翼板52;连结柱53,其连结上翼板51和下翼板52;以及1个以上的凸缘部54,其从上翼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止码,其是拉链(1)用的能够分离的止码,其中,该止码具备:第1部件(7),其包括与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拉头(5)的后端位置相比配置于后方的第1基部(10);以及第2部件(8),其包括能够沿着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插入所述拉头(5)内的插入部(40)、和与所述插入部(40)连结且能够与所述第1基部(10)重叠的第2基部(20),从所述拉头(5)的后方插入所述拉头(5)内的插入部(31)与所述第1基部(10)连结,该与第1基部(10)连结的插入部(31)构成为将所述拉头(5)保持成相对于所述左右方向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码,其中,与所述第1基部(10)连结的所述插入部(31)具有相对于所述左右方向倾斜的上表面区域(31m)和/或下表面区域(31n)。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码,其中,所述第1基部(10)和所述第2基部(20)构成为可进行磁性吸附,所述第1基部(10)与所述第2基部(20)之间的间隔相应于在所述第1基部(10)与所述第2基部(20)之间产生的磁吸引力而减少。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止码,其中,所述第1基部(10)包括第1接触部(14)和第1辅助接触部(61),所述第2基部(20)包括第2接触部(24)和第2辅助接触部(62),所述第1接触部(14)与所述第2接触部(24)在所述第1基部(10)与所述第2基部(20)重叠时彼此接触,相应于所述第1基部(10)与所述第2基部(20)之间的间隔的减少而使所述第1基部(10)和/或所述第2基部(20)产生旋转,所述第1辅助接触部(61)与所述第2辅助接触部(62)在所述第1基部(10)和/或所述第2基部(20)的旋转的过程中彼此接触,提供用于使所述第1基部(10)和/或所述第2基部(20)旋转的追加的接触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码,其中,所述第1辅助接触部(61)和所述第2辅助接触部(62)构成为在所述第1基部(10)和/或所述第2基部(20)的旋转的过程中彼此干涉。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止码,其中,所述第1辅助接触部(61)和所述第2辅助接触部(62)具有沿着与所述第1基部(10)和/或所述第2基部(20)的旋转方向相应的周向而延伸的倾斜面(903、907、914、918)。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止码,其中,所述第1辅助接触部(61)和所述第2辅助接触部(62)具有沿着与所述第1基部(10)和/或所述第2基部(20)的旋转方向相应的周向而延伸的倾斜面(903、907、914、918)、和在所述周向上与所述倾斜面(903、907、914、918)相邻的顶面(902、906、913、917),所述倾斜面(903、907、914、918)和所述顶面(902、906、913、917)形成缘(93、94、91、92)。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止码,其中,所述第1基部(10)还包括第3接触部(3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宥辰儿岛佳敬野崎二郎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