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28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链结构,该拉链结构采用左闭合头与右闭合头结合形成拉链的结合或分离,两个闭合头结合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也可设计成太极图,富有美观,且两个闭合头的扣合结构处于隐藏状态,两个闭合头结合后的厚度与拉链头厚度基本一致,且两个闭合头的底部只有较少凸出,不会造成对人体的压逼,使用起来非常舒服;整体结构美观、简单实用,制造和加工成本低,不随意跑偏滑动,使用中更顺畅,提高拉链的快速结合和分离能力。高拉链的快速结合和分离能力。高拉链的快速结合和分离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链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拉链的
,尤其涉及一种拉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拉链结构一般包括插销、插头、拉链布带、翼片、链牙列和拉链头组成,通过插销插入插头内并由上至下贯穿至插头底部,向上拉动拉链头令插销固定插入插头内,以及令两个翼片对齐及两列的链牙列相互扣合形成拉链并合的状态;传统的插销和插头结构形成方形状且由于插入位置需较深,一旦插入深度不足会导致拉链不能形成闭合,且每次的插入和脱开都比较麻烦。因此,有人研发了一些利用磁铁结构实现快速闭合的结构,这些结构利用磁铁相互吸引形成快速的扣合,结合相互钩紧或套合方式实现两个固定件的安装固定。但是,这类结构会存在一些问题:(1)两个固定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和加工成本高昂。(2)两个固定件相互配合后形成的厚度较厚,使用发生挤压时容易压逼到人体,造成一定的疼痛感。(3)新型的磁铁扣合方式上所使用的扣合结构均为开放的暴露式结构,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拉链结构,该拉链结构采用左闭合头与右闭合头结合形成拉链的结合或分离,两个闭合头结合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也可设计成太极图,富有美观,且两个闭合头的扣合结构处于隐藏状态,两个闭合头结合后的厚度与拉链头厚度基本一致,且两个闭合头的底部只有较少凸出,不会造成对人体的压逼,使用起来非常舒服;整体结构美观、简单实用,制造和加工成本低,不随意跑偏滑动,使用中更顺畅,提高拉链的快速结合和分离能力。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链结构,包括左闭合头、与左闭合头配合活动安装形成结合或分离的右闭合头、与左闭合头固定安装的左拉链布带及与右闭合头固定安装的右拉链布带、分别设于左拉链布带和右拉链布带上并形成相互啮合或分离的左链牙列和右链牙列、设于左拉链布带上位于左闭合头与左链牙列之间的左翼片、设于右拉链布带上位于右闭合头与右链牙列之间并与左翼片对接活动安装的右翼片、实现左链牙列和右链牙列相互啮合或分离的拉链头;所述的左闭合头与右闭合头结合形成圆柱体或椭圆柱体形状,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均设有形成相互扣合的扣合结构并于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结合后扣合结构处于隐藏状态;所述的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结合形成太极图形状,或者左闭合头为半圆柱体或半椭圆柱体并凹陷有圆弧凹位,右闭合头设有与圆弧凹位配合安装的圆弧凸台。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扣合结构包括设于左闭合头底部收窄端内侧面上的梯形凸台、内陷于右闭合头底部阔端内的内通道和设于内通道内与梯形凸台配合安装扣合的梯形凹槽,左闭合头底部的一部分收窄端插入内通道内并使梯形凹槽与梯形凸台形成扣合安装;所述的内通道为圆弧形通道结构,内通道由外至内逐渐收窄,内通道的孔径大于左闭合头
收窄端插入内通道内对应的孔径。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梯形凸台和梯形凹槽均对应设置有两个呈高度差并的高凸台倒角和低凸台倒角,梯形凸台的高凸台倒角设于靠近插入端方向,梯形凹槽的高凸台倒角设于靠近内部逐渐深入方向;所述的梯形凹槽的低凸台倒角的底部为方便梯形凸台滑入或脱离的圆弧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圆弧凸台上设有倒钩,圆弧凹位内设有容许倒钩钩入以形成扣合安装的倒钩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内均设有形成两者相吸的磁铁。
[0009]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拉链结构采用左闭合头与右闭合头结合形成拉链的结合或分离,两个闭合头结合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也可设计成太极图,富有美观,且两个闭合头的扣合结构处于隐藏状态,两个闭合头结合后的厚度与拉链头厚度基本一致,且两个闭合头的底部只有较少凸出,不会造成对人体的压逼,使用起来非常舒服;整体结构美观、简单实用,制造和加工成本低,不随意跑偏滑动,使用中更顺畅,提高拉链的快速结合和分离能力。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拉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拉链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12]图3是实施例1的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结合安装的示意图;
[0013]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14]图5是实施例2的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结合安装的示意图;
[0015]图6是图5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拉链结构,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左闭合头1、与左闭合头配合活动安装形成结合或分离的右闭合头2、与左闭合头固定安装的左拉链布带3及与右闭合头固定安装的右拉链布带4、分别设于左拉链布带和右拉链布带上并形成相互啮合或分离的左链牙列5和右链牙列6、设于左拉链布带上位于左闭合头与左链牙列之间的左翼片7、设于右拉链布带上位于右闭合头与右链牙列之间并与左翼片对接活动安装的右翼片8、实现左链牙列和右链牙列相互啮合或分离的拉链头(图中未显示);所述的左闭合头与右闭合头结合形成圆柱体或椭圆柱体形状,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均设有形成相互扣合的扣合结构并于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结合后扣合结构处于隐藏状态;所述的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结合形成太极图形状。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扣合结构包括设于左闭合头底部收窄端内侧面上的梯形凸台9、内陷于右闭合头底部阔端内的内通道10和设于内通道内与梯形凸台配合安装扣合的梯形凹槽11,左闭合头底部的一部分收窄端插入内通道内并使梯形凹槽与梯形凸台形成扣合安装;所述的内通道为圆弧形通道结构,内通道由外至内逐渐收窄,内通道的孔径大于左闭合头收窄端插入内通道内对应的孔径。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梯形凸台和梯形凹槽均对应设置有两个呈高度差并的高凸台倒角12和低凸台倒角13,梯形凸台的高凸台倒角设于靠近插入端方向,梯形凹槽的高凸台倒角设于靠近内部逐渐深入方向;所述的梯形凹槽的低凸台倒角的底部为方便梯形凸台滑入或脱离的圆弧面。这样的结构设计,安装梯形凸台时能顺畅快速地通过圆弧面滑入梯形凹槽内,且脱出时也能快速地通过圆弧面脱出;由于左右链牙列闭合时左右翼片相互扣合作为一个受力固定支点,左闭合头的一部分插入右闭合头内形成另一个固定支点,保证了拉链闭合的固定。同时由于梯形凸台和梯形凹槽的巧妙设计,当从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底部用力拉开时,梯形凸台的高凸台倒角会压紧梯形凹槽的高凸台倒角,令梯形凸台不能从梯形凹槽中脱出,保证了左闭合头此时不能从右闭合头中脱出,实现了拉链不会意外分离;而拉链正常分离时,左右链牙列依次分离及左右翼片分离后,左右闭合头由上至下逐渐形成较大的分离角度,而此时的梯形凸台的低凸台倒角即快速地通过圆弧面滑出并令整个梯形凸台脱出实现左闭合头从右闭合头脱出,实现了拉链的分离状态。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内均设有形成两者相吸的磁铁14。
[0021]实施例2
[0022]本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具体如下:
[0023]如图5和图6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闭合头、与左闭合头配合活动安装形成结合或分离的右闭合头、与左闭合头固定安装的左拉链布带及与右闭合头固定安装的右拉链布带、分别设于左拉链布带和右拉链布带上并形成相互啮合或分离的左链牙列和右链牙列、设于左拉链布带上位于左闭合头与左链牙列之间的左翼片、设于右拉链布带上位于右闭合头与右链牙列之间并与左翼片对接活动安装的右翼片、实现左链牙列和右链牙列相互啮合或分离的拉链头;所述的左闭合头与右闭合头结合形成圆柱体或椭圆柱体形状,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均设有形成相互扣合的扣合结构并于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结合后扣合结构处于隐藏状态;所述的左闭合头和右闭合头结合形成太极图形状,或者左闭合头为半圆柱体或半椭圆柱体并凹陷有圆弧凹位,右闭合头设有与圆弧凹位配合安装的圆弧凸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合结构包括设于左闭合头底部收窄端内侧面上的梯形凸台、内陷于右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健才邓仕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明峰拉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