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轨制导车辆及装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725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7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轨制导车辆及装卸系统,有轨制导车辆包括车体和设在车体上的装卸组件,车体具有装卸货物的装卸侧,装卸组件在车体沿垂直于车体的运行方向相对于装卸侧移动设置,以对货物执行装卸作业;装卸组件包括装卸货物的装卸部,装卸组件移动至装卸侧时,装卸部从装卸侧伸出车体;装卸组件移动至装卸侧时,装卸部和货物相对于有轨制导车辆的倾转力矩小于有轨制导车辆重力的重力力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轨制导车辆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防止有轨制导车辆在装卸货物相对于车体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轨制导车辆及装卸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装卸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有轨制导车辆及装卸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生产制造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有轨制导车辆(Rail Guided Vehicle,RGV)又叫有轨穿梭小车或者RGV小车,RGV小车在物流仓储行业、制造行业等行业中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RGV小车包括车体位于车体上的装卸组件,装卸组件的装卸部通常是伸出车体的外部进行货物的抓取。目前,为了避免装卸组件在装卸取货物相对于车体移动过程中出现倾倒的情况,现有的RGV小车在车体上设有防倾倒装置。
[0004]然而,防倾倒装置结构复杂,不仅增大了RGV小车的制造成本,而且使用条件要求较高,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有轨制导车辆及装卸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防止有轨制导车辆在装卸货物相对于车体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轨制导车辆,有轨制导车辆包括车体和设在所述车体上的装卸组件,所述车体具有装卸货物的装卸侧,所述装卸组件在所述车体沿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相对于所述装卸侧移动设置,以对所述货物执行装卸作业;所述装卸组件包括装卸所述货物的装卸部,所述装卸组件移动至所述装卸侧时,所述装卸部从所述装卸侧伸出所述车体;所述装卸组件移动至所述装卸侧时,所述装卸部和所述货物相对于所述有轨制导车辆的倾转力矩小于所述有轨制导车辆重力的重力力矩。
>[000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走轮,多个所述行走轮对称的分布于所述车体相对的两侧,所述装卸组件移动至所述装卸侧时,所述倾转力矩的支撑点位于所述装卸侧的所述行走轮的内侧。
[000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轮包括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所述第一轮体抵接于轨道的轨道面,所述第二轮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轮体的内侧并构成所述行走轮内侧的轮缘,所述支撑点位于所述第二轮体上。
[000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卸组件移动至所述装卸侧时,所述倾转力矩小于所述重力力矩的百分之八十。
[00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卸部和所述装卸部的最大货物承载重量之和小于所述有轨制导车辆重量的百分之六十。
[00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卸部的最大货物承载重量的重量小于等于2000kg,所述倾转力矩的倾转力臂大于或等于1m,且小于或等于1.4m。
[00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点在所述行走轮上所在的平面为支撑面,所
述支撑面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平行,所述有轨制导车辆的重心和所述支撑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重力力臂,所述车体的宽度大于所述重力力臂的两倍,其中,所述车体的宽度所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
[00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轮包括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所述第一轮体抵接于轨道的轨道面,所述第二轮体位于所述第一轮体的内侧并构成所述行走轮内侧的轮缘,所述支撑点位于所述第二轮体上。
[00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装卸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装卸侧移动设置。
[00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和齿条,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所述装卸组件上,所述齿条在所述车体上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并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00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体包括底座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装卸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
[00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平台、升降组件和固定座,所述升降组件抵接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升降平台之间,以驱动所述升降平台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做升降运动。
[001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支撑臂组件、连接臂和驱动杆,所述支撑臂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长度相匹配的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交叉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和所述固定座之间,并在所述升降平台和所述固定座之间转动设置;
[0019]所述连接臂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之间,所述驱动杆的端部抵接在所述连接臂上,以驱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在所述升降平台和所述固定座之间同步转动。
[00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卸系统,装卸系统包括行驶平台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有轨制导车辆,所述有轨制导车辆位于所述行驶平台上。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有轨制导车辆及装卸系统,通过装卸组件的装卸部对货物执行装卸作业,实现货物装卸的基础上,由于装卸组件移动至车体装卸侧(即装卸部在车体上处于极限位置)时,装卸部和货物相对于有轨制导车辆的倾转力矩小于有轨制导车辆重力的重力力矩。这样在装卸部作用在货物上执行装卸作业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在重力力矩的作用下,不会造成装卸部执行装卸作业时朝向货物的一侧倾斜。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轨制导车辆无需设置防倾倒装置,便能够防止装卸部和装卸组件在装卸取货物相对于车体移动过程中出现倾倒的情况,使得有轨制导车辆还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a是图1中有轨制导车辆在A部的放大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轨制导车辆在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图2中有轨制导车辆在B部的放大图;
[002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轨制导车辆中升降平台升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图4中有轨制导车辆在C部的放大图;
[002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组件在升降平台上的装配示意图;
[0031]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00

有轨制导车辆;10

车体;11

底座;111

行走轮;1111

第一轮体;1112

第二轮体;1113

支撑面;112

安装腔;13

装卸侧;
[003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轨制导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设在所述车体上的装卸组件,所述车体具有装卸货物的装卸侧,所述装卸组件在所述车体沿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相对于所述装卸侧移动设置,以对所述货物执行装卸作业;所述装卸组件包括装卸所述货物的装卸部,所述装卸组件移动至所述装卸侧时,所述装卸部从所述装卸侧伸出所述车体;所述装卸组件移动至所述装卸侧时,所述装卸部和所述货物相对于所述有轨制导车辆的倾转力矩小于所述有轨制导车辆重力的重力力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制导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走轮,多个所述行走轮对称的分布于所述车体相对的两侧,所述装卸组件移动至所述装卸侧时,所述倾转力矩的支撑点位于所述装卸侧的所述行走轮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轨制导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包括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所述第一轮体抵接于轨道的轨道面,所述第二轮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轮体的内侧并构成所述行走轮内侧的轮缘,所述支撑点位于所述第二轮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轨制导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组件移动至所述装卸侧时,所述倾转力矩小于所述重力力矩的百分之八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轨制导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部和所述装卸部的最大货物承载重量之和小于所述有轨制导车辆重量的百分之六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轨制导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部的最大货物承载重量小于等于2000kg,所述倾转力矩的倾转力臂大于或等于1m,且小于或等于1.4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轨制导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点在所述行走轮上所在的平面为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平行,所述有轨制导车辆的重心和所述支撑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重力力臂,所述车体的宽度大于所述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玉斌黄彬陈拥军宦朋松姜亚雷冒殿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天华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