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钣金件加工用钻孔夹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壳体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预留槽,且预留槽的内部均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侧皆均匀设置有预留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夹持结构,将钣金件放置到夹持板和支撑杆之间,转动把手,夹持板会在第二螺纹杆的外部下降,将夹持板的底端调节至贴合钣金件的顶端,便可将钣金件夹持到支撑杆和夹持板之间,且螺纹连接较为稳定,不会产生松动的现象,夹持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限位杆在预留孔的内部移动可以对夹持板进行限位,防止夹持板产生转动,橡胶块可以对钣金件的顶端进行防护,防止夹持板和钣金件之间产生磨损。金件之间产生磨损。金件之间产生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钣金件加工用钻孔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钣金件夹具
,具体为一种钣金件加工用钻孔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钣金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电性能好以及成本低等特点,在电子电器、通信、汽车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钣金件就是钣金工艺加工出来的产品,钣金件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钻孔,为了保证钣金件在钻孔过程中的稳定性,需要使用夹具对钣金件进行固定夹持,但是现有的钣金件加工用钻孔夹具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0003]传统的钣金件加工用钻孔夹具,夹持不够稳定,在钻孔的过程中,会产生晃动的现象,导致钻孔的精准度不够,影响钣金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件加工用钻孔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夹持不够稳定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钣金件加工用钻孔夹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壳体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预留槽,且预留槽的内部均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侧皆均匀设置有预留孔,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均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均安装在支撑杆的顶端,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均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部均安装有夹持板,且夹持板的底端均安装有橡胶块,所述夹持板底端的一侧均安装有限位杆。
[0006]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均贯穿于壳体内部的两端,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侧均安装有转把,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部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第一螺纹杆外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端和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外部两侧的外螺纹呈相反设置,所述活动块内部的内螺纹和第一螺纹杆相互适配,所述活动块内部的内螺纹和第一螺纹杆构成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持板内部的内螺纹和第二螺纹杆相互适配,所述夹持板内部的内螺纹和第二螺纹杆构成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外径小于预留孔的内径,所述限位杆和预留孔构成插接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卡槽,所述卡槽均设置在支撑杆顶部的两端,所述卡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卡块,且卡块的顶端安装有防护垫。
[0010]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部横截面大于卡块的外部横截面,所述卡槽和卡块构成卡合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钣金件加工用钻孔夹具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0012](1)通过设置有夹持结构,将钣金件放置到夹持板和支撑杆之间,转动把手,夹持
板会在第二螺纹杆的外部下降,将夹持板的底端调节至贴合钣金件的顶端,便可将钣金件夹持到支撑杆和夹持板之间,且螺纹连接较为稳定,不会产生松动的现象,夹持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限位杆在预留孔的内部移动可以对夹持板进行限位,防止夹持板产生转动,橡胶块可以对钣金件的顶端进行防护,防止夹持板和钣金件之间产生磨损,实现了该装置便于稳定夹持,增加钻孔过程中的精准度;
[0013](2)通过设置有防护结构,防护垫对钣金件的底端进行防护,由于钣金件具有移动的重力,会和支撑杆之间有较大的冲击力,夹持板防止支撑杆的顶端和钣金件的底端在夹持的过程中产生磨损或者变形,且防护垫通过卡块卡合至卡槽的内部,拆装较为便捷,更换简单,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对钣金件进行防护,防止钣金件和支撑杆之间产生磨损,影响美观性;
[0014](3)通过设置有调节结构,转动转把,会带动转把一侧的第一螺纹杆转动,在皮带轮的作用下会带动两个第一螺纹杆同时转动,随之便可带动活动块在第一螺纹杆外部的两侧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便可带动支撑杆在预留槽的内部进行移动,即可调节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大小的钣金件进行夹持固定,且也可在相邻支撑杆之间对钣金件进行夹持固定,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实现了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便于对不同大小的钣金件进行夹持固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壳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壳体;2、调节结构;201、第一螺纹杆;202、皮带轮;203、活动块;204、转把;3、夹持结构;301、第二螺纹杆;302、把手;303、夹持板;304、橡胶块;305、限位杆;4、支撑杆;5、预留槽;6、防护结构;601、卡槽;602、卡块;603、防护垫;7、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钣金件加工用钻孔夹具,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2,调节结构2包括第一螺纹杆201,第一螺纹杆201均贯穿于壳体1内部的两端,第一螺纹杆201的一侧均安装有转把204,第一螺纹杆201的外部安装有皮带轮202,第一螺纹杆201外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活动块203,活动块203的顶端和支撑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201外部两侧的外螺纹呈相反设置,活动块203内部的内螺纹和第一螺纹杆201相互适配,活动块203内部的内螺纹和第一螺纹杆201构成螺纹连接,便于夹持不同大小的钣金件;
[0022]转动转把204,会带动转把204一侧的第一螺纹杆201进行转动,在皮带轮202的作
用下,会带动两个第一螺纹杆201同时转动,由于第一螺纹杆201和活动块203内部的内螺纹相互适配,随之便可带动活动块203在第一螺纹杆201外部的两侧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随之便可带动支撑杆4在预留槽5的内部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将支撑杆4之间的距离调节至与需要夹持的钣金件宽度相匹配的宽度;
[0023]壳体1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预留槽5,且预留槽5的内部均安装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顶端均设置有防护结构6,防护结构6包括卡槽601,卡槽601均设置在支撑杆4顶部的两端,卡槽601的内部均安装有卡块602,且卡块602的顶端安装有防护垫603,卡槽601的内部横截面大于卡块602的外部横截面,卡槽601和卡块602构成卡合结构,便于拆装更换;
[0024]将钣金件的两侧放置到支撑杆4的顶端,防护垫603可以对钣金件和支撑杆4之间进行防护,防止钣金件重力较大,与支撑杆4之间的压力过大,产生磨损,且向上驱动防护垫603,便可带动卡块602从卡槽601的内部取出,随之便可将防护垫603拆卸进行更换;
[0025]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件加工用钻孔夹具,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2),所述壳体(1)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预留槽(5),且预留槽(5)的内部均安装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均设置有防护结构(6),所述支撑杆(4)的一侧皆均匀设置有预留孔(7),所述支撑杆(4)的内部均设置有夹持结构(3),所述夹持结构(3)包括第二螺纹杆(301),所述第二螺纹杆(301)均安装在支撑杆(4)的顶端,所述第二螺纹杆(301)的顶端均安装有把手(302),所述第二螺纹杆(301)的外部均安装有夹持板(303),且夹持板(303)的底端均安装有橡胶块(304),所述夹持板(303)底端的一侧均安装有限位杆(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钣金件加工用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2)包括第一螺纹杆(201),所述第一螺纹杆(201)均贯穿于壳体(1)内部的两端,所述第一螺纹杆(201)的一侧均安装有转把(204),所述第一螺纹杆(201)的外部安装有皮带轮(202),所述第一螺纹杆(201)外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活动块(203),所述活动块(203)的顶端和支撑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夫峰,张自永,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东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