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发动机壳体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08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发动机壳体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圈,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密封圈、垫片、第二密封圈、限位垫、第一内壁槽、第二内壁槽、安装孔、安装面、橡胶层、防尘层、防油层、外端面、内端面,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右侧面和第二密封圈的左侧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垫。该用于连接发动机壳体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圈。该用于连接发动机壳体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圈,通过设置垫片可以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分隔开并留出间隙,从而给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留出膨胀空间,避免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因膨胀而出现破裂的现象。第二密封圈因膨胀而出现破裂的现象。第二密封圈因膨胀而出现破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接发动机壳体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圈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圈
,具体为一种用于连接发动机壳体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圈。

技术介绍

[0002]密封圈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环形罩,固定在间隙内形成阻隔,起到阻隔和密封作用。由于密封圈大多采用橡胶材质,容易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现有的发动机壳体与转轴之间的密封圈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会因发动机工作所产生的热量使密封圈出现膨胀,导致密封圈产生破裂从而出现漏液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发动机壳体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圈。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连接发动机壳体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圈、垫片、第二密封圈、限位垫、第一内壁槽、第二内壁槽、安装孔、安装面、橡胶层、防尘层、防油层、外端面、内端面,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右侧面和第二密封圈的左侧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垫,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内壁槽,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内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右侧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外表面为安装面,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内部均设置有橡胶层,且第一密封圈内部橡胶层的右表面固定安装有防尘层,第二密封圈内部橡胶层的左表面设置有防油层,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右侧面为外端面,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左侧面为内端面。
[0007]优选的,所述垫片是一种塑料材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壁槽和第二内壁槽可根据转动轴的类型来设置数量。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垫超出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连接部分为mm。
[0010]优选的,所述垫片的外表面直径要略小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直径。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发动机壳体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用于连接发动机壳体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圈,通过设置垫片可以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分隔开并留出间隙,从而给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留出膨胀空间,避免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因膨胀而出现破裂的现象。
[0014]2、该用于连接发动机壳体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圈,同时通过设置限位片,工作人
员将该新型密封圈安装完成之后,可以通过限位片的位置是否处于安装位置的槽口处来判断该新型密封圈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第一内壁槽和第二内壁槽增加了与转动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了该新型密封圈与转动杆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提升了与转动轴之间的固定效果,并且第一内壁槽和第二内壁槽也能够吸收因温度变高而导致第一密封和第二密封圈所产生的膨胀现象,进一步的延长了该新型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第一密封圈;2、垫片;3、第二密封圈;4、限位垫;5、第一内壁槽;6、第二内壁槽;7、安装孔;8、安装面;9、橡胶层;10、防尘层;11、防油层;12、外端面;13、内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发动机壳体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圈,如图1

4所示,包括第一密封圈1、垫片2、第二密封圈3、限位垫4、第一内壁槽5、第二内壁槽6、安装孔7、安装面8、橡胶层9、防尘层10、防油层11、外端面12、内端面13,第一密封圈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垫片2,垫片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3,第一密封圈1的右侧面和第二密封圈3的左侧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垫4,第一密封圈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内壁槽5,第二密封圈3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内壁槽6,第一密封圈1的右侧面开设有安装孔7,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的外表面为安装面8,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的内部均设置有橡胶层9,且第一密封圈1内部橡胶层9的右表面固定安装有防尘层10,第二密封圈3内部橡胶层9的左表面设置有防油层11,第一密封圈1的右侧面为外端面12,第二密封圈3的左侧面为内端面13。
[0022]进一步的,垫片2是一种塑料材质,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垫片2可以将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之间分隔开并留出间隙,从而给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之间留出膨胀空间,避免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因膨胀而出现破裂的现象。
[0023]进一步的,第一内壁槽5和第二内壁槽6可根据转动轴的类型来设置数量,如图1所示,第一内壁槽5和第二内壁槽6增加了与转动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了该新型密封圈与转动杆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提升了与转动轴之间的固定效果。
[0024]进一步的,限位垫4超出与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的连接部分为3mm,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限位垫4,工作人员将该新型密封圈安装完成之后,可以通过限位垫4的位置是否处于安装位置的槽口处来判断该新型密封圈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0025]进一步的,垫片2的外表面直径要略小于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的直径,如图1所示,可以将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之间分隔开并留出间隙,从而给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之间留出膨胀空间。
[0026]工作原理:工作人员通过安装孔7将该新型密封圈安装在转动轴的外表面上,安装时将该新型密封圈的外端面12靠近与外界空气接触的一端,将内端面13靠近发动机的一
端,通过设置防尘层10和防油层11,防尘层10可以很好的阻断外界空气中所含的细小灰尘,防油层11可以很好的阻断发动机内部液体的流出,从而增加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伴随着转动轴的工作而产生的热量会导致该新型密封圈产生膨胀,通过设置垫片2可以将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之间分隔开并留出间隙,从而给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之间留出膨胀空间,避免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因膨胀而出现破裂的现象,同时通过设置限位垫4,工作人员将该新型密封圈安装完成之后,可以通过限位垫4的位置是否处于安装位置的槽口处来判断该新型密封圈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另外第一内壁槽5和第二内壁槽6增加了与转动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了该新型密封圈与转动杆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提升了与转动轴之间的固定效果,并且第一内壁槽5和第二内壁槽6也能够吸收因温度变高而导致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所产生的膨胀,进一步的延长了该新型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00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发动机壳体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圈(1)、垫片(2)、第二密封圈(3)、限位垫(4)、第一内壁槽(5)、第二内壁槽(6)、安装孔(7)、安装面(8)、橡胶层(9)、防尘层(10)、防油层(11)、外端面(12)、内端面(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垫片(2),所述垫片(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3),所述第一密封圈(1)的右侧面和第二密封圈(3)的左侧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垫(4),所述第一密封圈(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内壁槽(5),所述第二密封圈(3)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内壁槽(6),所述第一密封圈(1)的右侧面开设有安装孔(7),所述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的外表面为安装面(8),所述第一密封圈(1)和第二密封圈(3)的内部均设置有橡胶层(9),且第一密封圈(1)内部橡胶层(9)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亚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