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子良专利>正文

板模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85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模块件,主要利用角材预设盲孔组,使钉子放置于盲孔内后,该盲孔可发挥定位功能,令施工者可利用单手进行板模块接钉合作业,借以提升整体的施工效率。同时利用角铁呈现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模块件


[0001]本技术涉及板模相关领域,尤指一种板模块件。

技术介绍

[0002]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M609170「中空塑料板模的结构」,该专利系揭示:“一板模本体、复数通连槽、复数开口部、及复数防水石膏,且板模本体中具有复数聚丙烯结构、复数石粉结构、复数阻燃剂结构、及复数强化剂结构。借上述由聚丙烯结构、石粉结构、阻燃剂结构、及强化剂结构结合形成的板模本体,配合着对板模本体两侧的通连槽封闭的防水石膏,得以达到加料方便、送料精准均匀、稳定不变形的效果,同时具有阻燃、隔热、隔音、防水、及可回收再造的功能,且还可避免水泥浆流入板模本体内部,进而避免虫类及霉菌的孳生。”[0003]上述专利虽有着上述的优点,然而,二相同板模在进行连结时,施工人员必须不断利用钉子进行钉合,过程中还需双手进行施工,一手施力另一手辅助钉子定位,造成整体施工效率不彰。此外,当板模进行组装矗设于地面时,后面还需额外使用各种支撑架使的形成90
°
固定。然而,此种固定手法难以确保板模形成90
°
固定。
[0004]基于上述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人认为时有改善的必要,爰着手思考并寻找解决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人认为应有解决的手段。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板模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8]一板体:一侧由上而下相间隔设有复数角材,各角材顶面及底面分别设有一盲孔组,各盲孔组包括一第一打钉盲孔及一第二打钉盲孔,该第一打钉盲孔垂直向向内设于该角材一侧,该第二打钉盲孔以一倾斜角度向内设于该角材一侧;在该盲孔组一侧方设有一贯孔;
[0009]一直立柱体:可供设于该板体的一侧方;
[0010]一固定组件:包括一角铁、一第一锁固件及一第二锁固件,该角铁可供设于该角材的一侧且连接该直立柱体,该第一锁固件可供穿过该角铁而与该角材形成锁固,该第二锁固件可供穿过该角铁而与该直立柱体形成锁固。
[0011]该盲孔组还包括一第三打钉盲孔,且该第一打钉盲孔位于该第二打钉盲孔与该第三打钉盲孔之间,以一倾斜角度向内设于该角材一侧,且该第二打钉盲孔与该第三打钉盲孔的倾斜方向相反。
[0012]该板体、各角材的材质为塑胶。
[0013]还设有一厚度固定套筒及一珠牙拉杆,该厚度固定套筒为塑胶材质所制,且二端外侧分别套设一固定套头,该厚度固定套筒用以供设于二板体之间;该珠牙拉杆为金属材
质所制成,且可供穿过两个相同板体及该厚度固定套筒,该珠牙拉杆二端分别操作性设有一锁固件。
[0014]本技术主要优点是提供施工者在进行模板的组接时,可利用该盲孔组进行钉合,这时各打钉盲孔可提供钉子定位的功能,令施工者即使单手施工也可快速的进行钉合作业。同时,本技术利用角铁呈现90
°
的特性,分别与该角材与该直立柱体形成锁固后,可确保该板体与该直立柱体呈现90
°
状态矗设于地面,借以确保施工后墙体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板体外观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角材外观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角材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二板体及固定组件连结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板体、角铁、角材,及直立柱体连结后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

板体;1A

板体;2

角材;21

盲孔组;211

第一打钉盲孔;212

第二打钉盲孔;213

第三打钉盲孔;22

贯孔;3

直立柱体;4

固定组件;41

角铁;42

第一锁固件;43

第二锁固件;5

厚度固定套筒;51

固定套头;6

珠牙拉杆;61

锁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借由图式的配合,说明本技术的构造、特点以及实施例,以使对本技术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0023]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板模块件,包括:
[0024]一板体1:
[0025]请参阅图1配合图2所示,该板体1的一侧由上而下相间隔设有复数角材2,且该板体1与该角材2的制作材质较佳为塑胶,尤其是通过环保回收资源化所取得的塑胶为佳。通过该板体1为塑胶材质所制,使得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视情况节省脱模剂的涂设,且也可大幅缩减人力以进行墙体表面的平整处理,同时拆模速度也可获得提升以节省整体施工时间。
[0026]请再参阅图2配合图3所示,各角材2顶面及底面分别设有一盲孔组21,各盲孔组21包括一第一打钉盲孔211及一第二打钉盲孔212,该第一打钉盲孔211垂直向向内设于该角材2一侧,该第二打钉盲孔212以一倾斜角度向内设于该角材2一侧;于该盲孔组2一侧方设有一贯孔22,以本说明书的图式为例,该盲孔组2与该贯孔22系呈现相间隔设置。如此一来二相同单元的板体1进行上下邻接时,施工人员可先将钉子选择性放置于该第一打钉盲孔211或该第二打钉盲孔212内,通过各打钉盲孔211、212对钉子形成定位功能,令施工人员可用单手进行钉合施工。此外,以本说明书的图式为例,较佳更设一第三打钉盲孔213,且该第一打钉盲孔211位于该第二打钉盲孔212与该第三打钉盲孔213之间,以一倾斜角度向内设于该角材2一侧,且该第二打钉盲孔212与该第三打钉盲孔213的倾斜方向相反。如此一来,可提供施工人员根据需求选择不同方向的打钉盲孔211、212、213进行施工。至于该贯孔22则是可提供固定件穿伸,以供与其他元件或角材形成连结。
[0027]一直立柱体3:
[0028]请参阅图5所示,该直立柱体3可供设于该板体1的一侧方,且该直立柱体3的数量较佳系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及该板体1的数量决定,该直立柱体3用以供辅助该板体1形成直立状矗设于地面。
[0029]一固定组件4:
[0030]请参阅图4配合图5所示,该固定组件4包括一角铁41、一第一锁固件42,及一第二锁固件43,该角铁41可供设于该角材2的一侧且连接该直立柱体3,该第一锁固件42可供穿过该角铁41而与该角材2形成锁固、该第二锁固件43可供穿过该角铁41而与该直立柱体3形成锁固。以本说明书的图式为例,较佳于一角材2的上下二侧分别设置该固定组件4,以供与该直立柱体3形成较稳固的锁固,同时利用该角铁41形成90
°
的特性,使该固定组件4分别与该角材2及该直立柱体3形成锁固后,可确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模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板体:一侧由上而下相间隔设有复数角材,各角材顶面及底面分别设有一盲孔组,各盲孔组包括一第一打钉盲孔及一第二打钉盲孔,该第一打钉盲孔垂直向向内设于该角材一侧,该第二打钉盲孔以一倾斜角度向内设于该角材一侧;在该盲孔组一侧方设有一贯孔;一直立柱体:可供设于该板体的一侧方;一固定组件:包括一角铁、一第一锁固件及一第二锁固件,该角铁可供设于该角材的一侧且连接该直立柱体,该第一锁固件可供穿过该角铁而与该角材形成锁固,该第二锁固件可供穿过该角铁而与该直立柱体形成锁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模块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子良
申请(专利权)人:蔡子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