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膜集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534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膜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气膜集尘装置,包括气膜主体,所述气膜主体的外表面连通有多组排气管,每组所述排气管的输出端连通有分离组件,每组所述分离组件的输出端均连通有稳定风机,每组所述分离组件均包括承载框架。该气膜集尘装置,通过启动振动电机,使承载框架和处理箱向预制支座传递往复振动力,滤尘网表面的灰尘颗粒在往复振动力的作用下剥离,剥离后的灰尘颗粒相互粘连沉降,此时沉降后的灰尘颗粒被沉淀液粘连吸附,减少了装置内部飞尘颗粒的数量,极大降低了装置内部飞尘颗粒出现爆燃现象的几率,有效提高了装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膜集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膜建筑
,具体为一种气膜集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3773803U公开了一种带集尘装置的气膜建筑,涉及气膜建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技术优点:所述排气管道和所述集尘装置共同作用,起到了排气及集尘作用,除尘效果显著,同时降低了自所述出气管向外出气量,不易出现管路堵塞及损坏风机的问题;在所述集尘装置中设置了所述滤网和所述滤筒对高浓度气体进行过滤处理,气体达标排放,粉尘颗粒进行收集,定期回收;并设置反吹风对所述滤筒进行清理,所述滤筒使用时间长,不必经常更换。
[0003]现有技术中的集尘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反吹风对所述滤筒进行清理以延长其使用时间,但是由于装置在进行反吹风作业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飞尘颗粒,导致装置内部飞尘颗粒在遭遇电火花后容易产生爆燃现象,降低了装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影响了装置的实用性。
[000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气膜集尘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膜集尘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膜集尘装置,包括气膜主体,所述气膜主体的外表面连通有多组排气管,每组所述排气管的输出端连通有分离组件,每组所述分离组件的输出端均连通有稳定风机,每组所述分离组件均包括承载框架,每组所述承载框架的内部均设有处理箱,每组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均通过拆装螺栓固定安装有检修端盖,每组所述检修端盖的顶部均连通有抽离管,每组所述抽离管的输出端均与相对应稳定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每组所述处理箱的内壁均设有限位环,每组所述限位环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预制支座,每组所述预制支座的顶部均开设有多组内螺纹孔,每组所述内螺纹孔的内壁均螺装有支撑筒架,每组所述支撑筒架的内壁均设有滤尘网,每组所述处理箱的正面均连通有排污管,每组所述排污管的输出端均连通有排污阀,每组所述处理箱的背面均连通有进液管,每组所述进液管的输入端均连通有进液阀,每组所述处理箱的背面均连通有进气管,每组所述排气管的输出端均与相对应进气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承载框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
[0009]优选的,每组所述进气管的顶端均设置有架空座,每组所述架空座的顶部均设置有引导罩。
[0010]优选的,每组所述处理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液位孔,每组所述液位孔的
内部均设置有可视液位板。
[0011]优选的,每组所述承载框架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吊装孔,每组所述吊装孔的内壁均螺装有吊环。
[0012]优选的,每组所述承载框架的右侧面均电连接有静电导线,每组所述静电导线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有静电钉。
[0013]优选的,每组所述处理箱的内壁和检修端盖的底部均设置有防腐衬层,每组所述防腐衬层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膜集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气膜集尘装置,通过启动振动电机,使承载框架和处理箱向预制支座传递往复振动力,滤尘网表面的灰尘颗粒在往复振动力的作用下剥离,剥离后的灰尘颗粒相互粘连沉降,此时沉降后的灰尘颗粒被沉淀液粘连吸附,减少了装置内部飞尘颗粒的数量,极大降低了装置内部飞尘颗粒出现爆燃现象的几率,有效提高了装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7]2、该气膜集尘装置,通过检修端盖和支撑筒架,当装置需要对滤尘网进行更换时,先通过拆装螺栓将检修端盖从处理箱上拆除,检修端盖拆除完成后旋转支撑筒架,支撑筒架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滤尘网与预制支座分离,然后将安装有新滤尘网的支撑筒架螺装到预制支座内,有效提高了滤尘网更换过程中的便利性,极大降低了装置的检修时间,从而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
[0018]3、该气膜集尘装置,通过进液阀,使沉淀液通过进液管内进入处理箱内,处理箱内沉淀液达到设定数量后将进液阀关闭,同时通过排污阀,使处理箱内的混合液通过排污管排出,有效提高了装置内部沉淀液更换过程中的便利性,极大降低了处理箱内灰尘颗粒在排出过程中对外界的污染,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分离组件的右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结构分离组件的剖视图。
[0022]图中:1、气膜主体;2、排气管;3、分离组件;4、稳定风机;5、承载框架;6、处理箱;7、检修端盖;8、预制支座;9、支撑筒架;10、滤尘网;11、抽离管;12、排污管;13、排污阀;14、进液管;15、进液阀;16、进气管;17、振动电机;18、引导罩;19、可视液位板;20、吊环;21、静电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膜集尘装置,包括气膜主体
1,气膜主体1的外表面连通有多组排气管2,每组排气管2的输出端连通有分离组件3,每组分离组件3的输出端均连通有稳定风机4,每组分离组件3均包括承载框架5,每组承载框架5的内部均设有处理箱6,每组处理箱6的顶部均通过拆装螺栓固定安装有检修端盖7,每组检修端盖7的顶部均连通有抽离管11,每组抽离管11的输出端均与相对应稳定风机4的输入端连通,每组处理箱6的内壁均设有限位环,每组限位环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预制支座8,每组预制支座8的顶部均开设有多组内螺纹孔,每组内螺纹孔的内壁均螺装有支撑筒架9,通过检修端盖7和支撑筒架9,当装置需要对滤尘网10进行更换时,先通过拆装螺栓将检修端盖7从处理箱6上拆除,检修端盖7拆除完成后旋转支撑筒架9,支撑筒架9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滤尘网10与预制支座8分离,然后将安装有新滤尘网10的支撑筒架9螺装到预制支座8内,有效提高了滤尘网10更换过程中的便利性,极大降低了装置的检修时间,从而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每组支撑筒架9的内壁均设有滤尘网10,每组处理箱6的正面均连通有排污管12,每组排污管12的输出端均连通有排污阀13,每组处理箱6的背面均连通有进液管14,每组进液管14的输入端均连通有进液阀15,通过进液阀15,使沉淀液通过进液管14内进入处理箱6内,处理箱6内沉淀液达到设定数量后将进液阀15关闭,同时通过排污阀13,使处理箱6内的混合液通过排污管12排出,有效提高了装置内部沉淀液更换过程中的便利性,极大降低了处理箱6内灰尘颗粒在排出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膜集尘装置,包括气膜主体(1),所述气膜主体(1)的外表面连通有多组排气管(2),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排气管(2)的输出端连通有分离组件(3),每组所述分离组件(3)的输出端均连通有稳定风机(4),每组所述分离组件(3)均包括承载框架(5),每组所述承载框架(5)的内部均设有处理箱(6),每组所述处理箱(6)的顶部均通过拆装螺栓固定安装有检修端盖(7),每组所述检修端盖(7)的顶部均连通有抽离管(11),每组所述抽离管(11)的输出端均与相对应稳定风机(4)的输入端连通,每组所述处理箱(6)的内壁均设有限位环,每组所述限位环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预制支座(8),每组所述预制支座(8)的顶部均开设有多组内螺纹孔,每组所述内螺纹孔的内壁均螺装有支撑筒架(9),每组所述支撑筒架(9)的内壁均设有滤尘网(10),每组所述处理箱(6)的正面均连通有排污管(12),每组所述排污管(12)的输出端均连通有排污阀(13),每组所述处理箱(6)的背面均连通有进液管(14),每组所述进液管(14)的输入端均连通有进液阀(15),每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作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米锐特气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