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楼盖,特别涉及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知的建筑楼盖实际应用的一般是钢筋混凝土楼盖和组合楼盖,前者构造是由钢筋和混凝土根据施工现场的要求通过预制或者现浇而制成;后者常见的则是由型钢、压型钢板、钢筋、桁架钢筋按照从下往上的施工工艺依次装置,最后用混凝土现浇,即压型钢板,钢筋、桁架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板需放在型钢支承梁顶上。一般情况下这两种施工方案使建筑楼盖所占厚度较大,比如组合楼盖支承梁和板组合在一起可能需要300mm高支承梁+140mm厚板=440mm高,在楼层设计和投入使用时带来诸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包括支承梁、压型钢板、钢筋和混凝土体,所述支承梁竖直方向中部侧面固定设有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固定支撑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包括支承梁(6)、压型钢板(3)、钢筋(1)和混凝土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梁(6)竖直方向中部侧面固定设有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固定支撑水平铺设的压型钢板(3),所述压型钢板(3)与支承梁(6)固定相连,所述压型钢板(3)上铺设钢筋(1),所述压型钢板(3)上浇筑有混凝土体(2),所述混凝土体(2)顶面与支承梁(6)顶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为第一型钢,所述第一型钢沿支承梁(6)长度方向固定在支承梁(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为角钢(5),所述角钢(5)一侧边固定在支承梁(6)上、另一侧边固定支撑压型钢板(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为多根第二型钢(7),多根第二型钢(7)呈间隙垂直连接在支承梁(6)长度方向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钢为H型钢,所述H型钢两端固定在支承梁上,所述压型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玥,李智强,安德胜,王思静,周景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