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生态仿条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00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强型生态仿条石,包括仿石面层,所述仿石面层底部设有第一台面,所述仿石面层的两侧边与第一台面两侧边圆滑连接,所述仿石面层另外两边与第一台面另外两边留有距离,所述第一台面底部错位连接有第二台面,所述第一台面底部与第二台面顶部错位形成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台面底部设有锚定脚。该方案结构稳定,使用简单。使用简单。使用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型生态仿条石


[0001]本技术涉及仿条石
,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生态仿条石。

技术介绍

[0002]护岸工程是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比较注重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用于河道治理中的挡土墙结构主要有混凝土挡墙、浆砌石挡墙、混凝土预制块生态挡墙、格宾石笼生态挡墙等。混凝土预制块生态挡墙又有仿条石,现有技术中的仿条石插入混凝土护岸墙身中不够稳定,容易偏移或掉落,造成泥土流失或造成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进行创新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稳定,使用简单的加强型生态仿条石。
[0004]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强型生态仿条石,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石面层,所述仿石面层底部设有第一台面,所述仿石面层的两侧边与第一台面两侧边圆滑连接,所述仿石面层另外两边与第一台面另外两边留有距离,所述第一台面底部错位连接有第二台面,所述第一台面底部与第二台面顶部错位形成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台面底部设有锚定脚。
[0006]采用上述一种加强型生态仿条石,使用时,将锚定脚插入土中,提高仿条石在土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因天气、水流、环境等因素造成的松动,从而增加护岸使用年限;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的设置可以增加仿条石与混凝土护岸墙身的接触面积,提高阻挡效果;第一台面底部和第二台面顶部错位连接形成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有利于多个仿条石间的互相连接,使得连接更紧固稳定,不易掉落;仿石面层具有颗粒感,可以增加摩擦力,使得落水人员有抓力且进一步阻挡细泥直接滑落到水中。
[0007]优选为:所述锚定脚横截面为八字型。
[0008]优选为:所述锚定脚底部上设有螺栓。
[0009]优选为:所述锚定脚顶部中央处与第二台面底部形成拱形。
[0010]优选为:所述锚定脚外侧边顶部与第二台面底部形成过渡弧。
[0011]优选为: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外侧分别靠近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一端的边缘设有倒角。
[0012]优选为:所述仿石面层顶部中央设有平行于第一平台的平面,所述仿石面层横截面为梯形。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在实施例中详细阐述,从而使得有益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螺栓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
[0018]1、仿石面层;2、第一台面;3、第二台面;4、第一平台;5、第二平台;6、锚定脚;7、过渡弧;8、倒角;9、平面;1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0]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1]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强型生态仿条石,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仿石面层1,所述仿石面层1底部设有第一台面2,所述仿石面层1的两侧边与第一台面2两侧边圆滑连接,所述仿石面层1另外两边与第一台面2另外两边留有距离,所述第一台面2底部错位连接有第二台面3,所述第一台面2底部与第二台面3顶部错位形成第一平台4和第二平台5,所述第二台面3底部设有锚定脚6。
[0024]采用上述一种加强型生态仿条石,使用时,将锚定脚6插入土中,提高仿条石在混凝土护岸墙身的稳定性,降低了因天气、水流、环境等因素造成的松动,从而增加护岸使用年限;第一台面2和第二台面3的设置可以增加仿条石与混凝土护岸墙身的接触面积,提高阻挡效果;第一台面2底部和第二台面3顶部错位连接形成第一平台4和第二平台5,有利于多个仿条石间的互相连接,使得连接更紧固稳定,不易掉落;仿石面层1具有颗粒感,可以增加摩擦力,使得落水人员有抓力且进一步阻挡细泥直接滑落到水中。
[0025]实施例2
[0026]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所述锚定脚6横截面为八字型。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八字型的锚定脚6可以使仿条石嵌入混凝土护岸墙身中更稳定,不易脱落。
[0028]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锚定脚6底部上设有螺栓10。
[0029]也就是说,用螺栓10锚固,防止胀模,使仿条石与混凝土护岸墙身稳固连接,防止船行波冲刷脱落。
[0030]实施例3
[0031]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所述锚定脚6顶部中央处与第二台面3底部形成拱形。
[00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拱形可以更好地支撑第一台面2、第二台面3和仿石面层1,并且在插入混凝土护岸墙身可以增加混凝土护岸墙身与锚定脚6的接触面积,使得固定的位置更深更稳固。
[0033]实施例4
[0034]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所述锚定脚6外侧边顶部与第二台面3底部形成过渡弧7。
[00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弧7可以进一步增加锚定脚6插入混凝土护岸墙身中的稳定性,且回收后弧面也易于清理。
[0036]实施例5
[0037]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

2所示,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所述第一平台4和第二平台5外侧分别靠近第一台面2和第二台面3一端的边缘设有倒角8。
[00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8为圆弧形,方便河道线型布置。
[0039]实施例6
[0040]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

2所示,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所述仿石面层1顶部中央设有平行于第一平台4的平面9,所述仿石面层1横截面为梯形。
[00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仿石面层1的平面9设置可以提高安全性,防止撞伤,梯形的设计可以增加缓冲性,可以给水生生物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型生态仿条石,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石面层,所述仿石面层底部设有第一台面,所述仿石面层的两侧边与第一台面两侧边圆滑连接,所述仿石面层另外两边与第一台面另外两边留有距离,所述第一台面底部错位连接有第二台面,所述第一台面底部与第二台面顶部错位形成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台面底部设有锚定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生态仿条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脚横截面为八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生态仿条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脚底部上设有螺栓。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龙蒋建明陆红祥徐栋钱钟海蒋晓伟孙艺沈艳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久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