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探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454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UT探伤装置,包括:盒体,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盒体其中一侧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检测开口;探头本体,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检测端对应于所述检测开口;以及支杆,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盒体的侧壁,且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检测开口的开口方向;本申请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盒体底部设有检测开口,探头本体的检测端朝向检测开口,使用时使检测端贴合于工件表面,操作人员手持盒体沿焊缝进行扫查,当需要测量盒体距离焊缝的距离时,操作人员可单手推动支杆使得支杆的一端移动至焊缝的上方,从而实现灵活稳定地测距,解决了焊缝探伤时单人不能同时完成探伤扫查和测距的问题,节省了人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T探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UT探伤
,具体涉及一种UT探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在行业内简称UT,是工业无损探伤检测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进入物体遇到缺陷时,一部分声波会产生反射,检测装置的接收器可对反射波进行分析,从而精确地测出缺陷位置和大小。
[0003]UT探头可用于焊缝探伤、工件内部缺陷检测等,在生产质量控制、原材料检验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用途。为了准确探测和记录缺陷的位置,在使用时需要测量UT探头到焊缝的距离,现有的测量方式需要一人手持UT探头沿焊缝扫查,另一人拿钢直尺手动测量,操作不便,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UT探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UT探头在测量距离时需要一人手持UT探头沿焊缝扫查,另一人拿钢直尺手动测量,操作不便,浪费人力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UT探伤装置,包括:盒体,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盒体其中一侧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检测开口;探头本体,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检测端对应于所述检测开口;以及支杆,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盒体的侧壁,且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检测开口的开口方向;使用时,所述支杆的一端滑动至工件待检测位置的上方,用于测量工件待检测位置和所述盒体之间的距离。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T探伤装置还包括:支架,设于所述盒体,所述支架与所述盒体的侧壁围合形成滑动腔,所述支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滑动腔,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滑动腔连通的螺纹孔;以及紧定螺钉,设于所述螺纹孔,且螺杆端能抵接于所述支杆。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杆的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刻度线。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与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有第二容纳腔,所述UT探伤装置还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轮盘,所述轮盘与所述支杆传动连接,所述支杆能够带动所述轮盘转动,所述轮盘围绕自身旋转中心设有刻度数字,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用于查看所述刻度数字的观察孔。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杆和所述轮盘啮合传动。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T探伤装置还包括:灯珠,设于所述观察孔;以及电池单元,设于所述盒体,用于为所述灯珠提供电能。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盒体上还设有连接块,所述UT探伤装置还包括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的扶杆。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扶杆为伸缩杆。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扶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
上设有防滑橡胶套。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盒体开设有供所述探头本体的接线端穿过的接线孔。
[0015]本申请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盒体底部设有检测开口,探头本体的检测端朝向检测开口,使用时使检测端贴合于工件表面,操作人员手持盒体沿焊缝进行扫查,当需要测量盒体距离焊缝的距离时,操作人员可单手推动支杆使得支杆的一端移动至焊缝的上方,从而实现灵活稳定地测距,解决了焊缝探伤时单人不能同时完成探伤扫查和测距的问题,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UT探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UT探伤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轮盘和支杆配合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UT探伤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0021]图6为以图5为正视方向参考时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UT探伤装置
[0024]10、盒体
ꢀꢀꢀꢀꢀꢀꢀꢀꢀꢀꢀ
11、接线孔
ꢀꢀꢀꢀꢀꢀꢀꢀꢀꢀ
12、连接块
[0025]13、拆卸孔
ꢀꢀꢀꢀꢀꢀꢀꢀꢀ
20、探头本体
ꢀꢀꢀꢀꢀꢀꢀꢀ
21、接线端
[0026]30、支杆
ꢀꢀꢀꢀꢀꢀꢀꢀꢀꢀꢀ
40、支架
ꢀꢀꢀꢀꢀꢀꢀꢀꢀꢀꢀꢀ
41、观察孔
[0027]50、紧定螺钉
ꢀꢀꢀꢀꢀꢀꢀ
60、轮盘
ꢀꢀꢀꢀꢀꢀꢀꢀꢀꢀꢀꢀ
61、刻度数字
[0028]70、灯珠
ꢀꢀꢀꢀꢀꢀꢀꢀꢀꢀꢀ
80、扶杆
ꢀꢀꢀꢀꢀꢀꢀꢀꢀꢀꢀꢀ
81、把手
[0029]2、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固定”、“固设”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于”、“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通”时,它可以是直接与另一元件通过通道连通,也可以是通过其它元件、管路、阀门等间接与另一元件连通。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多个”指两个及以上数量。“至少一个”指一个及以上数量。“若干”指一个及以上数量。
[00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0033]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UT探伤装置1进行说明。
[0034]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UT探伤装置1,包括:盒体10,具有第一容纳腔,盒体10其中一侧壁形成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检测开口;探头本体20,置于第一容纳腔内,且检测端对应于检测开口;以及支杆30,可滑动地设于盒体10的侧壁,且滑动方向垂直于检测开口的开口方向,使用时,支杆30的一端滑动至工件待检测位置的上方,用于测量工件待检测位置和盒体10之间的距离。
[003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盒体10、支杆30可以采用塑料、金属等材质加工制作,盒体10的形状与探头本体20(即UT探头)的形状相适配,盒体10能够保护探头本体20,避免探头本体20因磕碰而损坏,同时方便操作人员握持。探头本体20安装在盒体10内部,具体可以采用螺钉、卡扣、胶粘等形式进行固定,检测开口开设于盒体10底部,使用时,探头本体20的检测端通过检测开口与待检测工件表面相贴合。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探头本体20的型号可以是2.5P13X13K2超声波探伤仪斜探头。本技术实施例能够适用于钢板、轨道工件、梁体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UT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盒体其中一侧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检测开口;探头本体,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检测端对应于所述检测开口;以及支杆,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盒体的侧壁,且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检测开口的开口方向,使用时,所述支杆的一端滑动至工件待检测位置的上方,用于测量工件待检测位置和所述盒体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T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T探伤装置还包括:支架,设于所述盒体,所述支架与所述盒体的侧壁围合形成滑动腔,所述支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滑动腔,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滑动腔连通的螺纹孔;以及紧定螺钉,设于所述螺纹孔,且螺杆端能抵接于所述支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T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的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刻度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T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有第二容纳腔,所述UT探伤装置还包括可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海孙振王扬刘少楠魏广宾赵国栋郭京伟郭成松宁旭正贾林萱王伟王进京王庆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