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并列式曝气发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438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08
公开了一种有机肥并列式曝气发酵系统,包括发酵槽、鼓风机和曝气管道。曝气管道上均匀开设曝气微孔。曝气管道沿所述发酵槽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每条曝气管道的一端对应连接一台鼓风机。通过对侧面分段直接供氧,解决供氧不均匀,发酵不彻底的问题。还包括有控制系统,根据温度和时间精准控制鼓风机工作,降低能耗。降低能耗。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并列式曝气发酵系统


[0001]本技术有机肥生产
,具体的涉及一种向堆肥发酵设备内供氧的堆肥发酵槽曝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曝气发酵,指的是将空气充分通入有机肥中,以实现发酵过程中的充分供氧,提供有机肥发酵菌在有机肥生产所需的氧气,同时带走水分,达到有机肥腐熟和去除多余水分的目的。
[0003]公开号为CN 208440539 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堆肥发酵曝气系统,其通过先设置主布风道,再进行分流曝气。但是该种通风系统,由于采用集中曝气,风压高,曝气距离远,导致供氧不均匀,发酵不均匀,凝水层比较厚,产品很难一次达到国家有机肥的相关生产标准;同时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能耗高,噪音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堆肥发酵通风系统,通入风压控制困难,发酵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并列式恒压曝气发酵系统。该系统包括发酵槽、鼓风机和曝气管道。发酵槽底部间隔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曝气管道的凹槽,曝气管道上均匀开设曝气微孔。曝气管道沿所述发酵槽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每条曝气管道的一端对应连接一台鼓风机。
[0005]该系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曝气管路上开设曝气微孔,实现对肥堆内部的有效供氧;通过并列排布曝气管道,曝气管道与鼓风机一一对应,实现对侧面分段直接供氧,缩短曝气距离,加快发酵速度,解决供氧不均匀,发酵不彻底问题,所生产的产品能够一次性达到国家有机肥NY/T525

2021、NY884

2012、NY525

>2012的相关标准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串联供气,该系统还避免了分流管道气体间的互相干扰,整体设计也更加简单,建设成本更低,维护方便。
[0006]优选地,曝气管道上均匀开设的曝气微孔可以位于曝气管道的顶端和/或两侧,微孔大小为0.1

2cm,微孔间距2

20cm。
[0007]优选地,位于所述曝气管道两端的所述曝气微孔距离所述发酵槽两侧10

100cm。
[0008]优选地,相邻曝气管道的间隔为0.5

2m。
[0009]优选地,该系统的发酵槽长度为2

10m,高度为1

3m。
[0010]其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各项参数的合理配置,可以使该系统适用于多种发酵物料,且满足不同的产量要求。
[0011]优选地,每条曝气管道对应连接的鼓风机功率为0.5

3kw。
[0012]优选地,鼓风机由控制系统控制运行,控制系统设置于发酵槽的一侧壁。
[0013]其有益效果是,通过系统地控制鼓风机的工作,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整供氧;且由于风机与曝气管道是一一对应的,此系统可以针对不同区域的发酵状态精准控制,进一步避免了局部供氧不足或超量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4]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15]图1为一种有机肥并列式曝气发酵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曝气管道及其微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8]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列式堆肥曝气发酵系统,包括发酵槽1、鼓风机2、曝气管道3、控制系统4。
[0019]发酵槽1整体是一个敞开的长方体结构,其墙体需要结实,底部开槽,垂直于发酵槽的长度方向,放置并列排布的多条曝气管道,相邻曝气管道的间隔在0.5

2m之间,根据设计处理量和管道的服务面积,确定合理间隔。曝气管道3从发酵槽1的墙体一侧穿入发酵槽1,管材需要使用耐腐蚀材料,管道与墙体连接部分需要做密封处理。
[0020]曝气管道3上均匀开设曝气微孔31。微孔的位置可以在管道的顶端和/或两侧,孔间隔在2

20cm之间,孔径大小在0.1

2cm之间,根据物料颗粒直径合理选择。
[0021]每个曝气管道对应连接一台鼓风机2,风机功率在0.5

3kw之间。
[0022]实际工作时,通过曝气管道3,风机将空气送入发酵槽1中,为有机肥的发酵提供充分的氧气。
[0023]发酵槽1长度在2

10米之间,高度在1

3m之间。堆肥原料的堆积高度则以2m以下为宜,堆积高度过高会使原料在自重的作用下压实,导致空气无法充分、均匀地通入物料的问题。
[0024]曝气发酵系统的各项配置参数可以根据实际堆肥的物料和产能要求合理设计,上述实施例中给出的数值,仅仅是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5]另一实施例中,在该发酵系统中配置了控制系统4来控制鼓风机2的工作。控制系统设置于发酵槽一侧壁上,包括有温度传感器和定时组件,根据温度,时间等参数,控制鼓风机的开关和功率。堆肥过程通常包括:升温阶段,此阶段温度逐步上升;高温阶段,通常为55℃,最适于多数微生物活跃,分解有机物;低温阶段,微生物死亡,有机物开始稳定,此阶段需氧量大大降低。通过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发酵的进程,合理调整风机的运行状态,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降低能耗。
[0026]另一实施例中,鼓风机2向外界抽气,在堆肥中形成负压,使堆肥上方的空气渗入堆肥内部,以实现曝气效果。发酵产生的气体从管道抽出,而不向环境中排放,降低发酵槽上方有害气体的浓度,但对应的,管道和风机需要采用耐腐蚀材质。由于堆肥上方和室外的空气温度不同,一些情况下,如冬季,负压供氧使低温的空气进入堆肥,导致堆肥温度降低。因此,此实施例也可以与正压曝气的方式组合,配合温度传感器,使用合理的气流方向曝气。
[0027]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技术做出的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并列式曝气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槽、鼓风机和曝气管道,所述发酵槽底部间隔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曝气管道的凹槽,所述曝气管道上均匀开设曝气微孔,所述曝气管道沿所述发酵槽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每条曝气管道的一端对应连接一台鼓风机。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并列式曝气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微孔位于所述曝气管道的顶端和/或两侧,微孔大小为0.1

2cm,微孔间距2

20cm。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并列式曝气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曝气管道两端的所述曝气微孔距离所述发酵槽两侧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哲渊刘德文张春柳黄乾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瑞赛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