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用新型蜗轮蜗杆挤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31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用新型蜗轮蜗杆挤出结构,包括机框,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框上的传动组件和设置在机框上且用于驱动传动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耗材做直线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3D打印机用新型蜗轮蜗杆挤出结构,结构简单,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减速比大的特性,从而适宜轻量化、高速打印的需求。高速打印的需求。高速打印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用新型蜗轮蜗杆挤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蜗轮蜗杆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新型蜗轮蜗杆挤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FDM级3D打印机其基本原理是电机驱动挤出轮,将耗材以丝状进料,经过散热体、喉管,最终在喷嘴处加热熔化成微米级细丝并随着喷头的移动,按照3D模型截面轮廓通过堆积、凝固及成型,最终形成实物零件的过程。其中,电机与挤出轮构成整个打印头的驱动机构,电机驱动挤出轮旋转,挤出轮与耗材接触,通过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持续为耗材提供沿轴向的驱动力,使得耗材实现挤出与回抽的动作。
[0003]传统的挤出机构,驱动力均由步进电机提供,通过直齿齿轮进行减速,从而提升输出扭矩,这样可以实现在低成本低扭矩的步进电机输入下,通过减速提高扭矩的目的。其中,减速机构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实现:1.大齿数齿轮转接。2.行星减速齿轮组。这两种减速机构其减速比一般在1:3~1:7.5之间,为了提高减速比,增大转动扭矩,一般会加大减速齿轮尺寸,或者增大齿轮圈齿数,这样均会使得减速机构的体积比较大、比较重,不适宜轻量化、高速打印的需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用新型蜗轮蜗杆挤出结构,包括机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框(1)上的传动组件和设置在机框(1)上且用于驱动传动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耗材做直线运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与传动组件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与耗材的移动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机用新型蜗轮蜗杆挤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机框(1)上的主传动部和从传动部(5),所述主传动部为转动设置在机框(1)开口内的主动蜗轮(4),所述从传动部(5)包括第二手柄(51)和转动设置在第二手柄(51)一侧并位于开口内的从动挤出轮(52),所述第二手柄(51)底端转动设置在机框(1)开口内、顶端穿出开口,所述驱动组件的蜗杆(3)与主动蜗轮(4)一侧螺纹面啮合,所述从动挤出轮(52)与主动蜗轮(4)另一侧螺纹面之间能形成供耗材穿过的缝隙,所述机框(1)上还设置有与开口连通的上穿口(11)、下穿口(10)且缝隙和上穿口(11)、下穿口(10)处于位于同一直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3D打印机用新型蜗轮蜗杆挤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内设置有第二固定轴(12)和第三固定轴(13),所述主动蜗轮(4)套设在第二固定轴(12)上并能发生转动,所述第二手柄(51)底端套设在第三固定轴(13)上并能发生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机用新型蜗轮蜗杆挤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机框(1)上的第一传动部(7)和第二传动部(8),所述第一传动部(7)包括同轴转动设置在机框(1)上的第一蜗轮(71)、第一挤出轮(72),所述第二传动部(8)包括第一手柄(81)和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手柄(81)一侧的第二蜗轮(82)、第二挤出轮(83),所述第一手柄(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进姚立伟瞿玮季红琛徐青山万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锐力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