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出水动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19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压出水动力机构,包括有安装壳和偏心凸轮杆,偏心凸轮杆横卧转动安装于安装壳内,以偏心凸轮杆的横卧方向为前后方向,偏心凸轮杆的轴向第一端端部伸出安装壳外,上述偏心凸轮杆位于安装壳内的部位具有若干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偏心段,各偏心段的轴心线均与偏心凸轮杆的轴心线相平行,各偏心段的轴心线均不在同一直线上,上述偏心段上安装有第一端端部伸出安装壳外的连接杆。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一偏心凸轮杆的转动来带动各出水缸体依次连续不间断的运动,使高压出水的出水压力稳定,并无需将整体体积设计的较大。并无需将整体体积设计的较大。并无需将整体体积设计的较大。

High pressure water outlet power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出水动力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出水领域,特别涉及高压出水动力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高压出水泵是能产生高压水的一种装置,现有的产生高压水的动力端主要是通过液压油缸驱动的,具体的是,出水缸体内具有能沿出水缸体往复运动的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伸出出水缸体外,每一个出水缸体上均配设有驱动活塞杆往复运动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控制活塞杆不断循环往复的做直线运动,外界水流至出水缸体内,经活塞杆将出水缸体内水受压向外推出;应用时出水缸体均是多个设置以保证出水连续。然而因采用多个液压油缸切换控制,而多个液压油缸的连续配合工作会有一定的时间差,液压油缸的推力也会有一定的误差,从而使多个液压油缸的循环工作来当作高压水的动力机构时会高压出水压力不稳定的问题。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高压出水动力机构,以解决现有采用液压油缸而造成高压出水压力不稳定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高压出水动力机构,包括有安装壳和偏心凸轮杆,偏心凸轮杆横卧转动安装于安装壳内,以偏心凸轮杆的横卧方向为前后方向,偏心凸轮杆的轴向第一端端部伸出安装壳外,上述偏心凸轮杆位于安装壳内的部位具有若干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偏心段,各偏心段的轴心线均与偏心凸轮杆的轴心线相平行,各偏心段的轴心线均不在同一直线上,上述偏心段上安装有第一端端部伸出安装壳外的连接杆,上述安装壳与安装杆相对的一面上设有水循环冷却结构。
[0006]上述安装壳具有其一侧面敞开的壳体和盖设在壳体敞开面上的密封盖,密封盖内设有冷却腔室,上述密封盖的底部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口,上述密封盖为所述的水循环冷却结构。
[0007]所述密封盖为右端面敞开的中空矩形盖,所述密封盖的中空腔室内设有与密封盖一体成型的过水条,过水条具有若干个横部和若干个竖部,各所述横部沿密封盖前后方向延伸,且各横部呈上下间隔排列,各所述竖部沿密封盖上下方向延伸,且各竖部呈前后间隔排列,各横部与各竖部垂直相交围成网格结构,所述横部和竖部均为中空结构,相互垂直相交的横部与竖部相连通设置,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前侧设有各竖部中处于最前侧的竖部底端相连通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为上述的进水口,所述密封盖的后端顶部上设有各竖部中处于最后侧的竖部顶端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为上述的出水口。
[0008]所述偏心段设置有三段,三偏心段分由前至后依次分为第一段体、第二段体和第三段体,第一段体前端部具有其外径大于第一段体外径的前扩径偏心块,前扩径偏心块的前侧面上一体成型有伸出壳体中心外并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的前伸出轴,所述第一段体的的
中心轴线位于前伸出轴中心轴线的右下侧,所述第二段体的中心轴线位于前伸出轴中心轴线的左上侧,所述第三段体的中心轴线位于前伸出轴中心轴线的右上侧,三偏心段的外径均相同,两偏心段之间通过扩径偏心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三段体后端部具有其外径大于第三段体外径的后扩径偏心块,所述后扩径偏心块的后侧面上一体成型有伸出壳体中心外并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的后伸出轴,所述前伸出轴和后伸出轴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0009]所述连接杆具有左环体、右拔叉和铰接块,所述左环体为半圆环状,左环体套紧在偏心段的左半部外,所述右拔叉具有由左至右依次一体连接的拔叉脚、拔叉柄和拔叉头,所述拔叉脚为半圆环状,并套紧在偏心段的右半部外,所述拔叉脚和左环体锁固连接在一起,所述拔叉头呈沿前后方向横卧设置的圆柱结构,所述铰接块沿左右方向横卧设置的圆柱结构,所述铰接块的左侧面凹设有供拔叉头伸入于内并能上下转动的连接孔,所述拔叉头通过销轴以上下转动的方式铰接在连接孔内,铰接块的右端部固定连接伸出安装壳右侧外的连接轴。
[0010]所述壳体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空条形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面呈敞开状,所述密封盖与壳体的左侧面锁固在一起,所述壳体的右侧面呈封闭状,所述壳体的右侧面对应于各连接轴处一一对应设有供连接轴伸出的通孔,所述连接轴外套设有安装在通孔内并密封通孔的安装轴承。
[0011]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高压出水动力机构,使用时,偏心凸轮杆上的连接杆与出水缸体一一对位设置,并与出水缸体内的活塞杆连接,偏心凸轮杆的一端采用动力设备如电机或旋转气缸来驱动旋转,在偏心凸轮杆偏心转动的作用力下驱动偏心段转动推动连接杆依次往复运动,此时水进入出水缸体内,连接杆的推动,出水缸体内压力升高,产生高压水喷出;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偏心凸轮杆的转动来带动各连接杆同步往复运动,各连接杆的同步依次往复运动带动各出水缸体依次无缝对接出水,使各出水缸体的出水压力较为稳定的;且多出水缸体采用一根偏心凸轮杆的转动来统一驱动,整体体积较小,解决了传统多出水缸体的设置使每一出水缸体均需配一个液压油缸,从而使整体体积设置较大的问题,另,整个动力机构,若需增加出水缸体时也只需相应增设偏心段即可,无需增设驱动装置,使用方便,最后,安装壳上具有水循环冷却系统可对偏心凸轮杆的机械运动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延长了偏心凸轮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省略安装壳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密封盖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偏心凸轮杆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偏心凸轮杆的另一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右拔叉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的高压出水动力机构,如图1

6所示,包括有安装壳1和偏心凸轮杆2,安装壳1的一面上安装有水循环冷却结构,即安装壳1具有左侧面敞开的壳体11和盖设在壳
体敞开面上的密封盖12,壳体11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空条形壳体,壳体11的左侧面呈敞开状,密封盖12与壳体11的左侧面锁固在一起,壳体11的右侧面呈封闭状,密封盖12内设有冷却腔室,密封盖12的底部设有进水口100、顶部设有出水口200,此密封盖为所述的水循环冷却结构。
[0019]所述偏心凸轮杆2横卧转动安装于壳体11内,以偏心凸轮杆2的横卧方向为前后方向,偏心凸轮杆2的前端端部伸出壳体11外,应用时偏心凸轮杆2的前端端部外安装有驱动偏心凸轮杆转动2的电机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具体的是,电机驱动装置具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偏心凸轮杆2的前端端部传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套固有主动皮带轮,偏心凸轮杆2前端端部外套固有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主动皮带轮的外径小于从动皮带轮的外径,该电机驱动装置为本领域公知技术;驱动电机的转动经主动皮带轮及传动皮带带动从动皮带轮的转动,从而使偏心凸轮杆转动。该电机驱动装置也可以是旋转气缸,只要是带动偏心凸轮杆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即可替换。
[0020]所述偏心凸轮杆2位于壳体11内的部位具有若干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偏心段,各偏心段的轴心线均与偏心凸轮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出水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壳和偏心凸轮杆,偏心凸轮杆横卧转动安装于安装壳内,以偏心凸轮杆的横卧方向为前后方向,偏心凸轮杆的轴向第一端端部伸出安装壳外,上述偏心凸轮杆位于安装壳内的部位具有若干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偏心段,各偏心段的轴心线均与偏心凸轮杆的轴心线相平行,各偏心段的轴心线均不在同一直线上,上述偏心段上安装有第一端端部伸出安装壳外的连接杆,上述安装壳与安装杆相对的一面上设有水循环冷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出水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壳具有其一侧面敞开的壳体和盖设在壳体敞开面上的密封盖,密封盖内设有冷却腔室,上述密封盖的底部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口,上述密封盖为所述的水循环冷却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出水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为右端面敞开的中空矩形盖,所述密封盖的中空腔室内设有与密封盖一体成型的过水条,过水条具有若干个横部和若干个竖部,各所述横部沿密封盖前后方向延伸,且各横部呈上下间隔排列,各所述竖部沿密封盖上下方向延伸,且各竖部呈前后间隔排列,各横部与各竖部垂直相交围成网格结构,所述横部和竖部均为中空结构,相互垂直相交的横部与竖部相连通设置,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前侧设有各竖部中处于最前侧的竖部底端相连通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为上述的进水口,所述密封盖的后端顶部上设有各竖部中处于最后侧的竖部顶端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为上述的出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出水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段设置有三段,三偏心段分由前至后依次分为第一段体、第二段体和第三段体,第一段体前端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志浧水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