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82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附件系统设计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轴承安装座为圆环状;轴承安装座内端面沿轴向开有油槽;轴承安装座外端面沿径向开有进油孔与油槽连通;轴承安装座上开有环形通槽,所述环形通槽与油槽底部连通。轴承安装座上还沿轴向开有回油通槽,所述回油通槽与环形通槽连通,回油通槽长度与轴承安装座高度相等,油槽长度小于轴承安装座高度。轴承座在原有航空常用轴承座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既为了所安装的轴承提供定位需求同时兼具为安装的轴承进行润滑供油与回油的功能,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化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的产品结构,减少以往需要喷油嘴、喷油嘴固定安装及密封等要求。固定安装及密封等要求。固定安装及密封等要求。

A bearing mounting seat with lubricating oil inj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附件系统设计
,提出了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机匣中传动系统拥有多个数量的齿轮,通过从发动机处引入输入轴,输入后带动整体附件传动系统工作。航空发动机按照整体重量控制要求,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附件机匣的材质一般为镁铝合金,每个齿轮和齿轮轴会安装两轴承,以满足齿轮或齿轮轴转动需要,轴承内、外环的安装通常的要求内环为过盈或间隙配合,外环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内环与轴承材料为钢材,配合无问题。外环如直接安装到附件壳体上,因外环材料为钢材,在工作是轴承转动有时会拖动外环一同转动。产生对机匣镁铝合金的磨损,因此一般会在轴承安装处加工钢材的轴承安装座与轴承外环接触,即能解决刮蹭问题,又能方便加工,对轴承能很好的定位。
[0003]常用的轴承安装座仅对轴承起到定位作用,再从附近机匣壳体位置引滑油进油油路,安装喷油嘴等装置,对轴承进行润滑,因航空发动机空间局促,安装喷油嘴时,喷油嘴的安装位置较小,且形状比较复杂,同时需要考虑喷油嘴与油路接触位置的安装固定及密封要求,需要较多零件实现轴承润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优化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能有效的解决轴承润滑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所述轴承安装座为圆环状;
[0007]所述轴承安装座内端面沿轴向开有油槽;
[0008]所述轴承安装座外端面沿径向开有进油孔与油槽连通;
[0009]所述轴承安装座上开有环形通槽,所述环形通槽与油槽底部连通。
[0010]进一步,所述轴承安装座上还沿轴向开有回油通槽,所述回油通槽与环形通槽连通。
[0011]进一步,所述回油通槽长度与轴承安装座高度相等,油槽长度小于轴承安装座高度。
[0012]进一步,所述油槽横截面为扇形,扇形角度120
°
~150
°
,直径 15mm~50mm,深度1.5mm~3mm。
[0013]进一步,所述油槽和进油孔的数量相同,为一个至三个。
[0014]进一步,进油孔直径范围0.5mm~2mm。
[0015]进一步,回油通槽的横截面面积为油槽横截面面积的2~3倍。
[0016]进一步,所述环形油槽的高度为0.8mm~2mm。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专利技术新设计的轴承安装座可实现对轴承的润滑;
[0019]2、本专利技术可根据整体轴承的需油量对安装座的相应尺寸进行调整,以满足要求。
[0020]3、本专利技术新设计的轴承安装座可减少航空发动机轴承润滑零件数量,精简整体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轴承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轴承安装座的A

A面剖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回油实例的示意图;
[0024]图中,1

进油孔,2

油槽,3

环形通槽,4

回油通槽;5

轴承座,6

轴承, 7

齿轮轴,8

附件机匣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部分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用于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6]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新设计一种既可以满足轴承安装定位需求,同时可以为轴承提供润滑的轴承安装座。
[0027]轴承安装座实例如图1和图2所示,在轴承安装座外端面加工进油孔1与轴承安装座内端面连通,根据润滑计算结果和压力大小选取适合的进油孔大小,经计算此方案选取进油孔大小为φ0.5mm,可满足轴承润滑的供油量,此方案中需油量较小,一处φ0.5mm的进油孔即可满足。如其它设计中需油量为本方案的3倍以上,可采取加工2处进油孔,最大量不超过3个,孔大小可在φ0.5~φ2mm间调整,可满足其余方案需要。
[0028]轴承安装座进油孔内端面处用铣刀加工圆柱油槽2,油槽加工时考虑到供油量大小及整体强度对油槽大小及深度进行控制,以便轴承安装后有足够的空间使滑油进入轴承保持架和滚动体中,因此处供油位置为扇形面积及加工深度影响,并计算了需油的裕度,经算此方案选取铣刀直径φ15(R7.5)mm,扇形角度为130
°
左右,深度为轴承安装座内端面向外加工1.5mm左右,供油即可满足。如其它方案需油量较大,可对铣刀直径进行扩大,到φ20~φ50mm间,增大加工处的扇形角度到150
°
,深度可适当增加到3mm。
[0029]在轴承座安装轴承底部位置加工环形油槽3,即方便轴承安装时不会与轴承安装座底面存在间隙,又可对轴承进行辅助供油和帮助多余滑油的排出,此方案中环形油槽的大小为φ0.8mm,如其它方案需排出量较大可进行调整最大不超过φ2mm。
[0030]在进油孔和油槽对面,铣刀加工整体回油通槽4,在轴承安装后,充分考虑回油情况及所需空间,有足够的位置对多余滑油进行回油,一般情况回油槽至少为进油槽面积的2倍以上,以满足回油需求,在允许的情况下可达到3倍,经计算此方案选取铣刀直径φ10,加工成30
°
的环形通槽,面积大概为进油槽面积的2.2倍,即方便加工又满足回油需求,如其它方案回油量需求较大,可按3倍进行设计。
[0031]下面通过图3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2]滑油从油箱经过油泵增压后,带压力的滑油通过外部油路进入到附件机匣壳体内部的供油管路,沿附件机匣壳体内的供油管路路线进入安装轴承安装座的孔外的环形槽内
或直接到达轴承安装座外径,通过轴承安装座外径上进油孔 1进入轴承安装座内,压力滑油瞬间将圆柱油槽2及轴承外环的空间注满后,通过圆柱油槽2与轴承外环的空隙处喷射进入到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处,随着轴承的转动,对整个运动的轴承进行润滑及冷却,润滑后的滑油大多依靠重力流出,多余的滑油通过轴承安装座底端的环形油槽3及轴承上端面处,流出至轴承安装座回油槽4处排出,完成对轴承的进、回油及润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座为圆环状;所述轴承安装座内端面沿轴向开有油槽;所述轴承安装座外端面沿径向开有进油孔与油槽连通;所述轴承安装座上开有环形通槽,所述环形通槽与油槽底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座上还沿轴向开有回油通槽,所述回油通槽与环形通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槽长度与轴承安装座高度相等,油槽长度小于轴承安装座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横截面为扇形,扇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兰涛陈铁娟苏云龙吕长生葛长超王传奇王恩双何振良李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