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模具零件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360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模具零件研磨装置,包括底板、横移装置和工作台,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一竖板,所述横移装置包括一电机、一导向机构、一丝杆机构和一砂轮机,所述工作台的上端设有一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紧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夹紧装置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左侧,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一轨道、一支撑板、一导向支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横移装置和夹持机构,能够使砂轮往复横移及上下移动,操作更加方便,同时定位装置与夹紧装置可调节,可适用不同尺寸的零件研磨。可适用不同尺寸的零件研磨。可适用不同尺寸的零件研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模具零件研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模具零件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传统的研磨装置对于模具的打磨过程中,由于夹具调节的范围有限,从而导致加工出的模具种类受限,并且夹持不够牢固,打磨时容易存在失误,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模具零件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调式模具零件研磨装置,其中,包括:
[0006]底板,所述底板两端均固定有一竖板;
[0007]横移装置,所述横移装置设置在一对竖板之间,所述横移装置包括:
[0008]一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左侧的竖板上;
[0009]一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安装在一对竖板的上端;
[0010]一丝杆机构,所述丝杆机构设置在所述导向机构的连接座上,且所述丝杆机构的左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0011]一砂轮机,所述砂轮机设置在所述丝杆机构外端的移动座上,且所述砂轮机由所述丝杆机构上端的第一电动推杆控制上下驱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一对导柱,一对导柱均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前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丝杆机构包括:
[0014]一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0015]一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
[0016]一滑座,所述滑座安装在所述螺母的外端,且所述滑座均与一对导柱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移动座上的一对滑块能够与所述滑座的滑槽滑动配合。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端;其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一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0018]一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左上端;
[0019]一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右上端;
[0020]其中,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定位装置能够将模具零件可靠夹持在所述工作台上。
[0021]进一步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
[0022]一轨道,所述轨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左上端;
[0023]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并位于所述轨道的左侧;
[0024]一导向支撑机构,所述导向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右侧端面上;
[0025]一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轨道的滑动块的上端固接;
[0026]一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一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之间;
[0027]一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二连杆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支撑机构与所述压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0028]一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上端;
[0029]一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座的内部;
[0030]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移动机构的一端固接,且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座的滑动槽滑动配合;
[0031]一摆臂机构,所述摆臂机构与所述定位座的内壁铰接;
[0032]一推移机构,所述推移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座中,且所述推移机构的上端与所述摆臂机构的右端滑动配合。
[0033]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支撑机构包括:
[0034]一连接下板,所述连接下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
[0035]一连接上板,所述连接上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
[0036]一对导杆,一对导杆均设置在所述连接上板与所述连接下板之间,且一对导杆之间呈间隔设置;
[0037]一对滑板,一对滑板均与一对导杆滑动配合;
[0038]其中,一对导杆的上下两端均套设有一第一压缩弹簧,上端的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压在所述连接上板与上端的滑板之间,下端的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压在下端的滑板与所述连接下板之间。
[003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
[0040]一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推杆部固接;一对第一铰接杆,一对第一铰接杆的左端均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一对第一铰接杆的右端分别与对应的滑板铰接。
[004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
[0042]一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安装在所述压板上;
[0043]一对第二铰接杆,一对第二铰接杆的左端分别与对应的滑板铰接,一对第二铰接杆的右端均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
[0044]进一步地,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一对缓冲筒,上端的缓冲筒安装在所述连接上板与上端的滑板之间,下端的缓冲筒安装在下端的滑板与所述连接下板之间。
[0045]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46]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横移装置和夹持机构,能够使砂轮横移及上下移动,操作更加方便,同时定位装置与夹紧装置可调节,可适用不同尺寸的模具零件的加工。
附图说明
[004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4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0]图3为图1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1]图4为图3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示意图。
[0053]图6为图5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4]图7为图6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5]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筒的结构剖视图。
[0056]附图标记列表:底板1、竖板2、横移装置3、电机31、连接座32、导柱33、丝杆34、螺母35、滑座36、滑槽361、第一电动推杆37、移动座38、滑块381、砂轮机39、工作台4、模具零件5、夹紧装置6、轨道61、滑动块611、支撑板62、第二电动推杆63、连接上板64、压板65、导杆66、第一压缩弹簧661、第一连接块67、第一铰接杆671、第二铰接杆672、第二连接块673、滑板674、缓冲筒68、筒体681、活塞杆682、移动块683、第二压缩弹簧684、连接下板69、定位装置7、定位座71、滑动槽711、导槽712、定位块72、驱动块73、滑轨74、第一拉簧741、摆臂75、连接槽751、压块752、第二拉簧753、移动杆76、调节螺钉77、抵压块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模具零件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两端均固定有一竖板(2);横移装置(3),所述横移装置(3)设置在一对竖板(2)之间,所述横移装置(3)包括:一电机(31),所述电机(31)安装在左侧的竖板(2)上;一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安装在一对竖板(2)的上端;一丝杆机构,所述丝杆机构设置在所述导向机构的连接座(32)上,且所述丝杆机构的左端与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一砂轮机(39),所述砂轮机(39)设置在所述丝杆机构外端的移动座(38)上,且所述砂轮机(39)由所述丝杆机构上端的第一电动推杆(37)控制上下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模具零件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一对导柱(33),一对导柱(33)均设置在所述连接座(32)的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模具零件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机构包括:一丝杆(34),所述丝杆(34)与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一螺母(35),所述螺母(35)与所述丝杆(34)螺纹配合;一滑座(36),所述滑座(36)安装在所述螺母(35)的外端,且所述滑座(36)均与一对导柱(33)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移动座(38)上的一对滑块(381)能够与所述滑座(36)的滑槽(361)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模具零件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安装在所述底板(1)的上端;其中,所述工作台(4)上设有一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一夹紧装置(6),所述夹紧装置(6)安装在所述工作台(4)的左上端;一定位装置(7),所述定位装置(7)安装在所述工作台(4)的右上端;其中,所述夹紧装置(6)与所述定位装置(7)能够将模具零件(5)可靠夹持在所述工作台(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模具零件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6)包括:一轨道(61),所述轨道(6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4)的左上端;一支撑板(62),所述支撑板(6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4)的上端并位于所述轨道(61)的左侧;一导向支撑机构,所述导向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2)的右侧端面上;一压板(65),所述压板(65)与所述轨道(61)的滑动块(611)的上端固接;一第二电动推杆(63),所述第二电动推杆(63)安装在所述支撑板(62)上;一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二电动推杆(63)之间;一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二连杆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飞张珊珊刘敬祺李勇姜鹤明王曙光滕淑珍叶向敏朱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