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径回转窑浮动式套筒及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23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变径回转窑用浮动式套筒及安装结构,包括筒节、套筒安装结构、套筒、轮带安装结构和轮带;套筒安装结构设置在筒节外缘上,套筒设置在筒节外侧;轮带安装结构的直角挡块分别设置在套筒一端外缘上的各垫板B的U形缺口处和套筒另一端外缘上相邻的两垫板B之间;轮带设置在两圈直角挡块之间的套筒外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轮带与筒节之间设置浮动式套筒,实现回转窑变径要求,减小筒节宽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采用整圈式的挡环加大支撑面积,保证套筒固定的可靠性;整圈挡环加挡块的安装固定方式,可使挡环的受力更均匀,垫板设计成宽度窄,数量多的形式,从而通过增加挡块数量,提高安装固定工具的可靠性。提高安装固定工具的可靠性。提高安装固定工具的可靠性。

Floating sleeve and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variable diameter rotary kil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径回转窑浮动式套筒及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窑
,特别涉及一种变径回转窑用浮动式套筒及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回转窑是一种低速重载回转类设备,回转窑的载荷通过筒体垫板传至轮带,然后由轮带传到支承装置,根据回转窑的长径比的变化,支承装置有两档、三挡、四档甚至于五档支承的形式;由于窑体的安装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以实现物料从窑尾向窑头端的移动,故在靠近窑尾端的支承处设有液压挡轮装置,有时设有双挡轮装置,以控制窑体下窜且能沿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因此在筒体旋转过程中,会产生大的下滑力,该下滑力使得轮带与托轮产生摩擦;回转窑是热工设备,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热变形;摩擦力以及热变形形成的力对轮带、筒体和垫板的受力状况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0003]目前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变径回转窑,该回转窑需要窑筒体在支承处的筒体实行变径,即回转窑筒体大部分直段处的筒体直径一致,而轮带下筒体的外径需要放大,目的是为了能在小直径回转窑上使用大规格的轮带和支承装置,通过加大长径比,提高筒体转速等方法实现小规格窑的产量升级;同时,若后续需要改造升级,只需要将小直径筒体更换成新的大直径筒体,其他的大型铸锻件可以继续使用,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需要设计出一个能弥补大规格轮带与小直径筒体之间间隙的结构,该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以克服筒体下滑产生的剪切力以及由于该结构自身上下表面存在大的温差,从而产生的热应力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径回转窑用浮动式套筒及安装结构,结构简单,安装固定时无需修改轮带结构,轮带能重复利用,不额外增加过多的建设投入,提高结构的性价比。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径回转窑用浮动式套筒及安装结构,包括筒节、套筒安装结构、套筒、轮带安装结构和轮带;所述套筒安装结构设置在筒节外缘上,套筒安装结构包括垫板A、垫板挡块、小挡块、大挡块和挡环;垫板A为长条形板件,垫板A一端设置两个直角缺角,垫板A方向一致均匀间隔设置在筒节外缘上,垫板挡块分别贴合设置在垫板A四角位置的筒节外缘上;小挡块为长方体块,大挡块为类三角形结构,小挡块设置在垫板A和两块垫板挡块相邻处的上侧,大挡块设置在垫板A端部的上侧,小挡块和大挡块分别交错间隔设置在垫板A的两端,两个挡环分别设置在筒节两端的各大挡块内侧;所述套筒为双层结构,两层筒壁之间沿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加筋板,两层筒壁之间沿圆周与加筋板交错设置有两圈腹板;套筒设置在筒节外侧,套筒内圈位于两挡环之间;
所述轮带安装结构包括垫板B和直角挡块;垫板B为长条形板件,垫板B一端设置U形缺口,垫板B的U形缺口方向一致均匀设置在套筒外缘上;直角挡块分别设置在套筒一端外缘上的各垫板B的U形缺口处和套筒另一端外缘上相邻的两垫板B之间;轮带设置在两圈直角挡块之间的套筒外侧上,轮带两侧面分别与两圈直角挡块贴合设置。
[0006]具体的,所述的直角挡块包括垂直挡块和水平挡块,垂直挡块下侧设置有两个与垫板B上U形缺口和两垫板B间距相配合的缺角,水平挡块设置在垂直挡块外侧。
[0007]更具体的,所述的直角挡块的垂直挡块两侧与的垫板B上U形缺口两侧、直角挡块的垂直挡块两侧与相邻两垫板B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挡块。
[0008]具体的,所述的套筒采用Q345R压力容器钢板。
[0009]具体的,所述的套筒内部腹板上端与外层套筒内壁之间的主承力焊缝采用大坡口加角焊缝,腹板下端与内层套筒外壁之间采用半U型剖口焊缝,加筋板与两层套筒之间的焊缝采用角焊缝。
[0010]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本专利技术在轮带与筒节之间设置浮动式套筒,实现回转窑变径要求,垫板B用于传力带动轮带和筒节一起回转;垫板B的U形缺口的设置,配合直角挡块和加强挡块的固定形式,方便润滑剂从两侧加入,减少垫板B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垫板A两个直角缺角的设置,将垫板挡块与直角缺角配合,对垫板A在轴向和周向都有限位,不在垫板端部设置挡块,减小筒节宽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采用整圈式的挡环加大支撑面积,保证套筒固定的可靠性;整圈挡环加挡块的安装固定方式,可使挡环的受力更均匀,垫板设计成宽度窄,数量多的形式,从而通过增加挡块数量,提高安装固定工具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筒节与套筒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筒节与套筒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套筒的截面示意图。
[0016]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垫板A的示意图。
[0017]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直角挡块的示意图。
[0018]图中:1

筒节,2

套筒安装结构,21

垫板A,22

垫板挡块,23

小挡块,24

大挡块,25

挡环,3

套筒,31

加筋板,32

腹板,4

轮带安装结构,41

垫板B,42

直角挡块,421

垂直挡块,422

水平挡块,43

加强挡块,5

轮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20]结合附图1

7的一种变径回转窑用浮动式套筒3及安装结构,包括筒节1、套筒安装结构2、套筒3、轮带安装结构4和轮带5。
[0021]套筒安装结构2设置在筒节1外缘上,套筒安装结构2包括垫板A21、垫板挡块22、小
挡块23、大挡块24和挡环25;垫板A21为长条形板件,垫板A21一端设置两个直角缺角,垫板A21方向一致均匀间隔设置在筒节1外缘上,垫板挡块22分别贴合设置在垫板A21四角位置的筒节1外缘上;小挡块23为长方体块,大挡块24为类三角形结构,小挡块23设置在垫板A21和两块垫板挡块22相邻处的上侧,大挡块24设置在垫板A21端部的上侧,小挡块23和大挡块24分别交错间隔设置在垫板A21的两端;两个挡环25分别设置在筒节1两端的各大挡块24内侧。
[0022]套筒3为双层结构,采用Q345R压力容器钢板,两层筒壁之间沿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加筋板31,两层筒壁之间沿圆周与加筋板31交错设置有两圈腹板32;套筒3设置在筒节1外侧,套筒3内圈位于两挡环25之间;套筒3内部腹板32上端与外层套筒3内壁之间的主承力焊缝采用大坡口加角焊缝,腹板32下端与内层套筒3外壁之间采用半U型剖口焊缝,加筋板31与两层套筒3之间的焊缝采用角焊缝。...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径回转窑用浮动式套筒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节、套筒安装结构、套筒、轮带安装结构和轮带;所述套筒安装结构设置在筒节外缘上,套筒安装结构包括垫板A、垫板挡块、小挡块、大挡块和挡环;垫板A为长条形板件,垫板A一端设置两个直角缺角,垫板A方向一致均匀间隔设置在筒节外缘上,垫板挡块分别贴合设置在垫板A四角位置的筒节外缘上;小挡块为长方体块,大挡块为类三角形结构,小挡块设置在垫板A和两块垫板挡块相邻处的上侧,大挡块设置在垫板A端部的上侧,小挡块和大挡块分别交错间隔设置在垫板A的两端;两个挡环分别设置在筒节两端的各大挡块内侧;所述套筒为双层结构,两层筒壁之间沿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加筋板,两层筒壁之间沿圆周与加筋板交错设置有两圈腹板;套筒设置在筒节外侧,套筒内圈位于两挡环之间;所述轮带安装结构包括垫板B和直角挡块;垫板B为长条形板件,垫板B一端设置U形缺口,垫板B的U形缺口方向一致均匀设置在套筒外缘上;直角挡块分别设置在套筒一端外缘上的各垫板B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兵王文煜乔斌王雅娟闫玲娣张益阔朱鹏飞崔臣王利英张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