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215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该内切开刀主要由手柄、保护鞘、可弯软轴和刀片组成;所述可弯软轴的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刀片、其尾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该可弯软轴外部套有保护鞘,所述手柄尾端及侧端设有开口。使用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在输尿管镜直视下刀片锐性切开输尿管狭窄处管腔壁,且切口平滑,利于愈合和血供恢复,避免其他方式进行内切开对输尿管壁造成的二次热损伤,减少再次狭窄发生和重复内切开率;所述保护鞘广泛适配各类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热损伤,消毒后可反复利用,对配套设备无特殊要求,可有效减少医疗费用,应用前景良好。应用前景良好。应用前景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涉及泌尿外科用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该切开刀可用于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管腔狭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公开了输尿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泌尿系统疾病,研究显示,该疾患可由于先天性因素、外伤性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等引起,尤其多见于输尿管结石激光碎石术后或输尿管吻合术后,是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实践中,对于较长段的输尿管狭窄,通常采用输尿管整形手术,对于长度较短(<1cm)的输尿管狭窄,主要采用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和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的治疗方式。例如,公告号为CN204698504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用途输尿管镜球囊导丝”,其需要导丝可扩张头端通过狭窄段后注入液体或气体使球囊膨胀;该类技术方案的临床应用面临下述问题:1)输尿管狭窄复发率高,有文献报道术后输尿管再狭窄发生率高达50%

80%;2)对于重度的输尿管狭窄,导丝头端无法通过狭窄段,易造成手术失败;3)术后留置支架需定期更换,增加患者负担。r/>[0003]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手柄、保护鞘(13)、可弯软轴(6)和刀片组成;所述可弯软轴(6)的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刀片、其尾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该可弯软轴(6)外部套有保护鞘(13),所述手柄尾端及侧端设有开口。2.按权利要求1 所述的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外形为圆柱形,其由手柄上盖(1)和手柄下盖(7)组成;所述手柄上盖(1)与手柄下盖(7)通过短圆头柱销定位C 固定,并采用不锈钢自攻螺钉(12)将所述手柄上盖(1)与所述手柄下盖(7)紧固;其中,所述手柄下盖(7)内设有滑槽。3.按权利要求1 或2 所述的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还设有弹簧组件,该弹簧组件包括滑块(2)、弹簧(3)、止动弹片(10)、复位弹片(11)、揿钮(14);所述滑块(2)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可弯软轴(6)、后端露于所述手柄尾端开口外;所述弹簧(3)连接于所述滑块(2)的前端;所述揿钮(14)的前端与所述止动弹片(10)固定连接、后端露于所述手柄的侧端开口外;所述复位弹片(11)固定连接于所述揿钮(14)后部;所述滑块(2)上还设有凸台止动部分;所述滑块(2)与所述可弯软轴(6)固定连接后置于所述手柄下盖(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昊文徐晨阳邹鲁佳刘宇飞章哲宇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