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21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该内切开刀主要由手柄、保护鞘、可弯软轴和刀片组成;所述可弯软轴的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刀片、其尾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该可弯软轴外部套有保护鞘,所述手柄尾端及侧端设有开口。使用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在输尿管镜直视下刀片锐性切开输尿管狭窄处管腔壁,且切口平滑,利于愈合和血供恢复,避免其他方式进行内切开对输尿管壁造成的二次热损伤,减少再次狭窄发生和重复内切开率;所述保护鞘广泛适配各类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热损伤,消毒后可反复利用,对配套设备无特殊要求,可有效减少医疗费用,应用前景良好。应用前景良好。应用前景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涉及泌尿外科用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该切开刀可用于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管腔狭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公开了输尿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泌尿系统疾病,研究显示,该疾患可由于先天性因素、外伤性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等引起,尤其多见于输尿管结石激光碎石术后或输尿管吻合术后,是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实践中,对于较长段的输尿管狭窄,通常采用输尿管整形手术,对于长度较短(<1cm)的输尿管狭窄,主要采用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和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的治疗方式。例如,公告号为CN204698504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用途输尿管镜球囊导丝”,其需要导丝可扩张头端通过狭窄段后注入液体或气体使球囊膨胀;该类技术方案的临床应用面临下述问题:1)输尿管狭窄复发率高,有文献报道术后输尿管再狭窄发生率高达50%

80%;2)对于重度的输尿管狭窄,导丝头端无法通过狭窄段,易造成手术失败;3)术后留置支架需定期更换,增加患者负担。
[0003]另有一种常用于输尿管狭窄的手术器械是钬激光器,例如公告号为CN201332212Y的技术专利,采用激光光纤将激发光的能量传递至病灶,以期达到分解组织的目的;实践显示,该类手术器械用于输尿管狭窄,不可避免的对输尿管管壁产生热损伤,导致患者术后一段时间后,同一部位易发生再次狭窄,需反复内切开,增加手术难度,且增加患者负担。
[0004]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申请拟提供一种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该内切开刀能克服现有技术中手术失败率高、狭窄再发生率高的不足,且能用于在输尿管镜直视下进行输尿管管腔狭窄部位的腔内切开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该切开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热损伤,可反复利用,能避免再次狭窄发生和重复内切开的缺陷,适用在输尿管镜直视下进行输尿管管腔狭窄部位的腔内切开操作。
[0006]本技术的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手柄、保护鞘13、可弯软轴6和刀片组成;所述可弯软轴6的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刀片、其尾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该可弯软轴6外部套有保护鞘13;所述手柄尾端及侧端设有开口;上述部件中刀片与可弯软轴6,以及可弯软轴6与手柄可以分拆使用,也可组装使用。
[0007]本技术中,所述手柄由手柄上盖1和手柄下盖7组成;所述手柄上盖1与手柄下盖7通过短圆头柱销定位C固定,并采用不锈钢自攻螺钉12将所述手柄上盖1与所述手柄下盖7紧固;所述手柄下盖7内设有滑槽;
[0008]所述手柄外形为圆柱形,便于手持;可将所述刀片从所述保护鞘13中伸出并固定,也可复原回纳刀片,避免损伤输尿管镜器械通道;
[0009]所述手柄可通过所述弹簧组件将所述刀片从所述保护鞘13中伸出并固定,也可复
原回纳所述刀片,避免损伤输尿管镜器械通道;
[0010]本技术中,所述切开刀设有弹簧组件,所述手柄尾端及侧端设有两处开口,与所述弹簧组件配合工作;其中,
[0011]所述弹簧组件包括滑块2、弹簧3、止动弹片10、复位弹片11、揿钮14;所述滑块2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可弯软轴6、后端露于所述手柄尾端开口外,可在外力推动下向前滑动直至固定;所述弹簧3连接于所述滑块2的前端,工作时所述弹簧3压缩,结束工作时所述弹簧3复原;
[0012]所述止动弹片10可作用于所述滑块2,防止所述滑块2回退;
[0013]所述揿钮14的前端与所述止动弹片10固定连接、后端露于所述手柄的侧端开口外,可复原所述止动弹片10;所述复位弹片11固定连接于所述揿钮14后部(置于所述手柄内部),可复原所述揿钮14;
[0014]所述手柄下盖7内设有滑槽,所述滑块2与所述可弯软轴6固定连接后置于该滑槽内,保证其滑动自如;
[0015]所述滑块2上设有凸台止动部分,所述滑块2向前移动时,所述止动弹片10作用于所述滑块2的凸台止动部分,防止工作时刀头退回,手术结束时揿下所述揿钮14,销钉前端推动所述止动弹片10脱离凸台制动部分,所述压缩弹簧3释放能量,推动所述滑块2与所述可弯软轴6构成的组件随即复位,所述揿钮14在所述复位弹片11作用下亦随即退回,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0016]本技术的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还设有螺纹压盖4,该螺纹压盖4旋于所述手柄上盖1与所述手柄下盖7组成的两半螺纹端头,并压紧所述可弯软轴6端部法兰;所述螺纹压盖4可采用非金属件或金属件材质制备(采用非金属件时,采用医用塑料材料注塑成型;采用金属件时,采用医用不锈钢制造);
[0017]本技术中,所述可弯软轴6位于保护鞘13内,可在操控手柄控制下推出所述刀片;该可弯软轴6的直径为0.5

1.2mm(1.5

3.6Fr)、长度为30

80cm,其通常采用塑料材料制备;
[0018]本技术中,所述保护鞘13呈圆筒状,其长度为30

80cm(长度稍短于所述可弯软轴与所述刀头长度之和)、外径为1.0

1.6mm(3

5Fr)、内径为0.6

1.3mm(1.8Fr

3.9Fr);
[0019]本技术中,所述刀片位于所述可弯软轴6的前端,其刃宽≤0.5mm,刃长≤3cm,所述刀片的纵截面可为梯形或直角三角形结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刀片材质通常采用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制备。
[0020]使用时,持操控手柄将所述内切开刀置入输尿管镜器械通道,可弯软轴可以使刀片通过弯曲的输尿管镜器械通道和输尿管弯曲处,直至到达输尿管狭窄部位,利用操纵手柄将所述可弯软轴及刀片从所述保护鞘内弹出,弹出过程中提供纵向切割力,弹出后通过旋转、移动操纵手柄调整所述刀片位置和切割角度;内切开完成后回纳所述刀片,并收回所述内切开刀。
[0021]经使用,结果表明,本技术通过在刃宽接近输尿管壁厚度的金属冷刀片,能实现在输尿管镜直视下刀片锐性切开输尿管狭窄处管腔壁;所述刀片切开的切口平滑,利于愈合和血供恢复,且能避免其他方式进行内切开对输尿管壁造成的二次热损伤,明显减少再次狭窄发生和重复内切开率;所述韧性保护鞘直径最宽处小于5Fr,可通过现有的输尿管
镜等内镜器械通道,从而可广泛适配输尿管镜和细径经皮肾镜等各类设备。
[0022]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热损伤,能有效避免再次狭窄发生和重复内切开,消毒后可反复利用,对配套设备无特殊要求,可有效减少医疗费用,应用前景良好。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的主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可弯式细径输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手柄、保护鞘(13)、可弯软轴(6)和刀片组成;所述可弯软轴(6)的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刀片、其尾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该可弯软轴(6)外部套有保护鞘(13),所述手柄尾端及侧端设有开口。2.按权利要求1 所述的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外形为圆柱形,其由手柄上盖(1)和手柄下盖(7)组成;所述手柄上盖(1)与手柄下盖(7)通过短圆头柱销定位C 固定,并采用不锈钢自攻螺钉(12)将所述手柄上盖(1)与所述手柄下盖(7)紧固;其中,所述手柄下盖(7)内设有滑槽。3.按权利要求1 或2 所述的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式细径输尿管内切开刀还设有弹簧组件,该弹簧组件包括滑块(2)、弹簧(3)、止动弹片(10)、复位弹片(11)、揿钮(14);所述滑块(2)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可弯软轴(6)、后端露于所述手柄尾端开口外;所述弹簧(3)连接于所述滑块(2)的前端;所述揿钮(14)的前端与所述止动弹片(10)固定连接、后端露于所述手柄的侧端开口外;所述复位弹片(11)固定连接于所述揿钮(14)后部;所述滑块(2)上还设有凸台止动部分;所述滑块(2)与所述可弯软轴(6)固定连接后置于所述手柄下盖(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昊文徐晨阳邹鲁佳刘宇飞章哲宇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