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0947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刀柄和刀体,所述刀体包括主支撑体和主切割体;所述主支撑体一端固定在刀柄一端,另一端与主切割体一端通过一绝缘弹性件连接;所述主切割体与主支撑体通过所述绝缘弹性件可相对转动;所述绝缘弹性件内嵌设有一初始弯曲的压电弹性变形体;所述压电弹性变形体在一电路控制下发生形变以驱动所述主切割体相对主支撑体转动;所述主切割体上下两侧均为刃部;该手术刀兼具了韧性和硬度,巧妙克服了金属手术刀和陶瓷手术刀的缺陷,融合两者的优点,主刀医生可以减少更换镊子、剪刀等其他手术器具的情况,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失误率,手术刀的变形整体操作简单快速,易于熟练掌握,且安全性高。且安全性高。且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具体为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手术刀指由刀片和刀柄组成用于切割人体或动物体组织的特制刀具,是外科手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术工具。
[0003]手术刀通常由刀片和刀柄组成。解剖时刀刃用于切开皮肤和肌肉。根据创口大小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刀片及刀柄。由于普通手术刀具有切割后对组织“零”损伤的特性,因此可以应用于各种手术,但其切割后创面出血活跃,应控制性的应用于出血较多的手术中。
[0004]现有技术的手术刀都是单刃结构,只能用于正面切割这一种用法,而在手术过程中往往要频繁使用镊子、剪刀等其他器具交替或一同使用,多次在传统手术刀与其他器具之间交替使用便延长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效率。
[0005]此外,现有技术的手术刀一般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的手术度硬度受到限制,锋利度和耐久性不足;当前也有少数采用陶瓷材质制备的手术刀,虽然较为锋利,但脆性较大,抗弯折能力较差,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折断,对患者造成较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及其操作方法,该手术刀兼具了韧性和硬度,巧妙克服了金属手术刀和陶瓷手术刀的缺陷,融合两者的优点,主刀医生可以用所述手术刀作出切割、回挑、修洁血管、神经、骨膜或其他组织的操作,从而减少更换镊子、剪刀等其他手术器具的情况,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失误率,手术刀的变形整体操作简单快速,易于熟练掌握,且安全性高。<br/>[0007]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包括刀柄和刀体,所述刀体包括主支撑体和主切割体;所述主支撑体一端固定在刀柄一端,另一端与主切割体一端通过一绝缘弹性件连接;所述主切割体与主支撑体通过所述绝缘弹性件可相对转动;所述绝缘弹性件内嵌设有一初始弯曲的压电弹性变形体;所述压电弹性变形体在一电路控制下发生形变以驱动所述主切割体相对主支撑体转动;所述主切割体上下两侧均为刃部。
[0008]其中,所述压电弹性变形体包括弧形的弹性绝缘片和贴附在弹性绝缘片两面的弧形的压电陶瓷片;电路控制两片压电陶瓷片产生相反的电场。
[0009]其中,在主支撑体和主切割体之间还连接有一绝缘弹性密封腔体;所述绝缘弹性密封腔体内填充有电流变液;所述绝缘弹性密封腔体内还设置有一对电极;一电路通过所述电极对电流变液施加电场。
[0010]其中,所述绝缘弹性密封腔嵌设在绝缘弹性件内或直接在绝缘弹性件内开设;所述绝缘弹性密封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主支撑体和主切割体;所述电极固定在所述绝缘弹性密封腔两端且分别支撑于所述主支撑体和主切割体上。
[0011]其中,所述主切割体向其前端延伸一尖刃部;所述尖刃部前伸位置超过所述绝缘弹性件;所述尖刃部向下的一侧为刃部,朝向绝缘弹性件的一侧为钝部。
[0012]其中,所述主支撑体为高强度透明高分子材料制备。
[0013]其中,所述主切割体为陶瓷体。
[0014]其中,所述刀柄上设置有压电陶瓷电场调节开关和电流变液保险开关。
[0015]高韧性陶瓷手术刀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①
主刀医生使用所述手术刀的常态切割皮肤和肌肉;
[0017]②
主刀医生根据需要通过压电陶瓷电场调节开关选择档位,档位对应主切割体相对主支撑体的张开夹角;在这一过程中两压电陶瓷片受电场作用发生伸长和缩短,从而使压电弹性变形体发生减小弯曲的形变,从而驱动绝缘弹性件带动主切割体相对主支撑体向下转动,主切割体和主支撑体之间相互张开形成夹角;主切割体相对主支撑体张开夹角到位后,主刀医生打开电流变液保险开关,电流变液受电场作用转化为固态,使主切割体和主支撑体之间的张开角度固化;然后主刀医生通过压电陶瓷电场调节开关关闭压电陶瓷片所受电场,因固化的绝缘弹性密封腔支撑,所以主切割体和主支撑体之间的张开角度不会变化;此时主刀医生可以用所述手术刀作出切割、回挑、修洁血管、神经、骨膜或其他组织的操作;
[0018]③
完成操作后,主刀医生关闭电流变液保险开关,电流变液失去电场作用重新转化为液态,主切割体在绝缘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回复初始状态,主切割体回转与主支撑体贴合。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及其操作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申请的手术刀兼具了韧性和硬度,巧妙克服了金属手术刀和陶瓷手术刀的缺陷,融合两者的优点,主刀医生可以用所述手术刀作出切割、回挑、修洁血管、神经、骨膜或其他组织的操作,从而减少更换镊子、剪刀等其他手术器具的情况,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失误率,手术刀的变形整体操作简单快速,易于熟练掌握,且安全性高。
[0021]2、本申请的刀体分为主支撑体和主切割体,使刀体的支撑部分与切割部位分离,因此两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材质,实现主支撑体高强度、高韧性与主切割体高硬度、高锋利度的结合;且主支撑体与主切割体之间通过绝缘弹性件连接,一方面是为了连接主支撑体和主切割体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还能够结合压电弹性变形体实现主支撑体和主切割体可逆且可控的相对张开夹角,从而利用主切割体的双刃结构为主刀医生提供更灵活、更多功能的操作,可减少和改善主刀医生需要频繁更换手术器械带来的手术时间的加长、手术风险的增大、体力的消耗、感染风险的挺高、组织器官的损伤以及麻醉、生命维持等的消耗。
[0022]3、本申请还设置有绝缘弹性密封腔体,利用电流变液的特性,一方面实现主支撑体和主切割体张开角度的可逆固化,起到保险作用,防止主切割体张开角度不稳定伤害患者组织器官;另一方面还无需维持压电弹性变形体的形变,减少电力消耗。
[0023]4、本申请的主切割体在按压切割时贴靠主支撑体,以主支撑体为支撑,可有效防止断裂情况发生;而在张开一定角度后采取回拉切割操作,或左右拨动刮取操作时通过绝缘弹性件的弹性形变作用又能有效克服陶瓷刀片抗弯折能力差的缺点,同样能够避免主切割体断裂,整体寿命较长,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在静力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在主切割体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圆圈处的放大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压电弹性变形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9]1、刀柄;11、压电陶瓷电场调节开关;12、电流变液保险开关;2、刀体;21、主支撑体;22、主切割体;221、尖刃部;23、绝缘弹性件;24、压电弹性变形体;241、弹性绝缘片;242、压电陶瓷片;25、绝缘弹性密封腔体;26、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包括刀柄(1)和刀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2)包括主支撑体(21)和主切割体(22);所述主支撑体(21)一端固定在刀柄(1)一端,另一端与主切割体(22)一端通过一绝缘弹性件(23)连接;所述主切割体(22)与主支撑体(21)通过所述绝缘弹性件(23)可相对转动;所述绝缘弹性件(23)内嵌设有一初始弯曲的压电弹性变形体(24);所述压电弹性变形体(24)在一电路控制下发生形变以驱动所述主切割体(22)相对主支撑体(21)转动;所述主切割体(22)上下两侧均为刃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弹性变形体(24)包括弧形的弹性绝缘片(241)和贴附在弹性绝缘片(241)两面的弧形的压电陶瓷片(242);电路控制两片压电陶瓷片(242)产生相反的电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其特征在于:在主支撑体(21)和主切割体(22)之间还连接有一绝缘弹性密封腔体(25);所述绝缘弹性密封腔体(25)内填充有电流变液;所述绝缘弹性密封腔体(25)内还设置有一对电极(26);一电路通过所述电极(26)对电流变液施加电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弹性密封腔(25)嵌设在绝缘弹性件(23)内或直接在绝缘弹性件(23)内开设;所述绝缘弹性密封腔(2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主支撑体(21)和主切割体(22);所述电极(26)固定在所述绝缘弹性密封腔(25)两端且分别支撑于所述主支撑体(21)和主切割体(22)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陶瓷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割体(22)向其前端延伸一尖刃部(221);所述尖刃部(221)前伸位置超过所述绝缘弹性件(23);所述尖刃部(221)向下的一侧为刃部,朝向绝缘弹性件(23)的一侧为钝部。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双捷
申请(专利权)人:悦兴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