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高发酵率、抑菌持久的溶藻弧菌噬菌体GVA-P2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09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株高发酵率、抑菌持久的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A bacteriophage gva-p21 of Vibrio alginolyticus with high fermentation rate and long-lasting bacteriostasi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高发酵率、抑菌持久的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株高发酵率、抑菌持久的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水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和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海水养殖业中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导致水产养殖动物感染的病原菌中,致病性弧菌占有较高的例,这不仅给水产动物健康带来高风险,也给海水养殖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0003]常见的水产动物致病性弧菌主要有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其中,溶藻弧菌的数量居海洋弧菌之首,其引起的弧菌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流行范围广等特点。溶藻弧菌可引起人的伤口感染、食物中毒、中耳炎等疾病,又可引起鱼、虾、贝等海水养殖动物的弧菌病爆发,尤其是夏季,溶藻弧菌病的爆发常造成水产养殖业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针对水产养殖相关的弧菌病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为主,但是,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越来越多的病原弧菌产生耐药性,使得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
[0004]噬菌体是指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的总称,其结构简单,特异性强,能高效裂解宿主病原菌;溶藻弧菌噬菌体能有效裂解溶藻弧菌,在水产养殖预防和治疗上具有非常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筛选得到的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通过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溶藻弧菌的生物控制提供新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株溶藻弧菌噬菌体(Vibrio alginolyticus phage);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将所述的溶藻弧菌噬菌体(Vibrio alginolyticus phage)应用于抑菌。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申请人在广东湛江某水产养殖水塘,分离出一株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所述噬菌体在2021年11月23日保藏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480,命名为GVA

P21。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具有高发酵率,在最佳感染复数MOI=0.01时,发酵6h,效价可达8.24
×
10
10
PFU/mL,对工业发酵提供了理论数据。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具有较宽裂解谱,对355株溶藻弧菌中的339株具有裂解效果,裂解率达95.5%,对溶藻弧菌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优异的治疗资源与方法。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具有优秀的抑菌表现,抑菌时长可达24h,与其它噬菌体相比,具有明显、直观的抑菌效果,在24h时,噬菌体GVA

P21将溶藻弧菌OD
600

制在0.20以内,噬菌体VAPL1组的溶藻弧菌OD
600
到达1.1,浓度相差5倍。
[0014]本专利技术能为噬菌体疗法的应用提供优良的菌株资源和安全、无毒副作用、特异性强且可大规模发酵生产的生物防控措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噬菌斑;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电镜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不同感染复数下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的效价;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反应不同时间后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的pH值稳定性;
[0019]图5为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于不同温度下存放不同时间后的效价;
[0020]图6为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的工业发酵动态;
[0021]图7为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与VAPL1溶藻弧菌的动态抑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3]实施例1:
[0024]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的分离纯化
[0025]在广东湛江某水产养殖水塘采集水样3份,每份50mL,6000rpm/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并用0.22μm滤器除菌,取5mL处理后上清液与0.5mL溶藻弧菌(浓度为5
×
108CFU/mL左右)混合均匀,静止吸附15min后,放置于28℃培养箱中150rpm/min振荡发酵培养过夜;取发酵后液体6000rpm/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并用0.22μm滤器除菌,得种子滤液,取滤液100μL与300μL溶藻弧菌(浓度为5
×
108CFU/mL左右)混合均匀,静止吸附15min后,将混合物与2%氯化钠TSB半固体(含0.65%琼脂)混合均匀,浇筑在2%氯化钠TSA底板上,待凝固后,将培养皿放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过夜。记录培养皿噬菌体的效价,在培养皿上挑取噬菌斑透而亮的斑点,于1mLSM液中振荡解吸附后过0.22um的微孔滤膜除菌得噬菌体滤液,将其接种于5mL2%氯化钠TS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00uL相应的宿主溶藻弧菌菌液并混匀,静止吸附15min,37℃下150rpm/min过夜培养,5000rpm/min离心10min取上清后以细菌滤膜过滤,采用双层平板法观察噬菌斑形态。重复操作3

5次后,即可得形状和大小一致的噬菌斑。
[0026]从水样中分离到两株溶藻弧菌噬菌体,分别是GVA

P21与VAPL1。噬菌体GVA

P21与宿主菌形成圆形透亮的噬菌斑,直径为1mm。该噬菌体GVA

P21已于2021年11月23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命名为溶藻弧菌噬菌体(Vibrio alginolyticus phage)GVA

P21,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 NO:M 20211480。
[0027]实施例2:
[0028]溶藻弧菌噬菌体GVA

P21对溶藻弧菌裂解范围实验
[0029]采用双层点滴法来测定噬菌体的裂解谱。准备好足量的盛有3mL的2%氯化钠TSB的EP管,355株溶藻弧菌接种于该培养基中,37℃恒温200rpm/min振荡7h,得到355份溶藻弧菌菌液;准备好足量的TSA底板,将0.9ml溶藻弧菌菌液与50℃左右的6m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分离的溶藻弧菌噬菌体(Vibrio alginolyticus phage),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480,命名为GV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亮黄金梅田甲张秀玲徐岳张晓东李越胡雄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格瑞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