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267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加载组件、驱动组件、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第一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待测轮对,加载组件用于对待测轮对的轮对轴承加载,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陪试轮对转动,以带动待测轮对转动。检测模块用于测量轮对轴承的振动信息,控制模块能够控制驱动组件驱动陪试轮对转动、以及控制加载组件对轮对轴承加载。数据处理模块能够根据检测模块测得的振动信息判断待测轮对的故障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拆卸轮对轴承的情况下可快速测量轮对轴承的故障情况,诊断效率高。且能够保证轮对轴承的诊断精准度,避免故障轮对投入使用,提高货车的行车安全性。提高货车的行车安全性。提高货车的行车安全性。

A fault diagnosis device for wheel set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货车轮对轴承内部故障是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由于缺少对轮对轴承故障机理的认识,缺少正确的故障诊断方法,容易造成故障轮对轴承投入使用,引发行车安全事故。定期检修时,如何在不分解轮对轴承的情况下进行有效诊断,确保投入使用的轮对轴承无故障,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对轮对轴承的检测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经验判断,即将货车轮对推行到检测工位上,操作人员用手推动轮对轴承的外圈,使轮对轴承转动,凭手摸及耳听检查轮对轴承有无卡滞、转动不均匀、异响等情况出现,决定轮对轴承是否需要更换。但是,人工推动轮对轴承转动速度很低,与轮对轴承实际运转情况相差甚远,很多故障不能显现出来,故障诊断精度低,且人工检测费时费力,检测效率极低,检测成本高。二是利用转动装置测量轴承温升,但转动时间受检修流水节奏限制,轴承温升测量不准确,同样影响轮对轴承的故障诊断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能够在不拆卸轮对轴承的情况下快速测量轮对轴承的故障情况,故障诊断精准,且诊断效率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包括:
[0007]第一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待测轮对,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下方安装有陪试轮对,所述陪试轮对的轮缘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待测轮对的踏面滚动配合;
[0008]加载组件,用于对所述待测轮对的轮对轴承加载;
[0009]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陪试轮对转动,以带动所述待测轮对转动;
[0010]检测模块,用于测量所述轮对轴承的振动信息;
[0011]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陪试轮对转动、以及控制所述加载组件对所述轮对轴承加载;
[0012]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能够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振动信息判断所述待测轮对的故障情况。
[0013]作为本技术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轨道,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轨道,所述待测轮对的两个车轮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轨道和所述第二固定轨道滚动配合。
[0014]作为本技术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还包括第一辅助轨道和第二辅助轨道,所述陪试轮对的两个车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辅助
轨道和所述第二辅助轨道的下方,所述第一辅助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铰接,另一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固定轨道对接,所述第二辅助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铰接,另一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固定轨道对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助轨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轨道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横杆升降,以带动所述第一辅助轨道和所述第二辅助轨道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转动。
[0016]作为本技术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组件,所述加载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并位于所述待测轮对的上方。
[0017]作为本技术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加载组件包括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安装架以及分设于所述安装架两端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能够分别卡持对应的所述轮对轴承,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横梁上,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相对所述横梁升降,以使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对所述轮对轴承加载。
[0018]作为本技术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振动传感器和第二振动传感器,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卡爪上,所述第二振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卡爪上。
[0019]作为本技术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的探测摄像头,所述探测摄像头用于检测所述待测轮对的型号。
[0020]作为本技术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陪试轮对的两个轴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上。
[0021]作为本技术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还包括第三固定座,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上。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技术提供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在检测轮对轴承的故障情况时,先将待测轮对置于第一支撑组件上,并调节待测轮对的位置,使其与陪试轮对对中,即保证陪试轮对的轮缘能够与待测轮对的踏面滚动配合。然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加载组件启动,以对待测轮对的轮对轴承加载,当加载载荷达到预设值时,停止加载。随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组件启动,以使驱动组件驱动陪试轮对转动,并带动待测轮对转动,直至待测轮对的转速达到预设值。此过程中,检测模块能够实时测量待测轮对的两个轮对轴承的振动信息,并将测得的振动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根据轮对轴承的振动信息即可判断待测轮对的轮对轴承是否存在故障,以完成轮对轴承的故障诊断。本技术提供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在不拆卸轮对轴承的情况下可快速测量轮对轴承的故障情况,诊断效率高。并且,该诊断方法不依赖人为经验判断,无需投入大量人工,降低测试成本的同时可保
证轮对轴承的诊断精准度,避免故障轮对投入使用,进而提高货车的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的正视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的侧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的俯视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的流程图。
[0029]图中:
[0030]1‑
第一支撑组件;2

加载组件;3

驱动组件;5

第二支撑组件;6

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用于支撑待测轮对(100),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的下方安装有陪试轮对(200),所述陪试轮对(200)的轮缘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待测轮对(100)的踏面滚动配合;加载组件(2),用于对所述待测轮对(100)的轮对轴承(101)加载;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所述陪试轮对(200)转动,以带动所述待测轮对(100)转动;检测模块,用于测量所述轮对轴承(101)的振动信息;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所述驱动组件(3)驱动所述陪试轮对(200)转动、以及控制所述加载组件(2)对所述轮对轴承(101)加载;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能够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振动信息判断所述待测轮对(100)的故障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框架(11)和第二支撑框架(12),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轨道(111),所述第二支撑框架(1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轨道(121),所述待测轮对(100)的两个车轮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轨道(111)和所述第二固定轨道(121)滚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还包括第一辅助轨道(6)和第二辅助轨道(7),所述陪试轮对(200)的两个车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辅助轨道(6)和所述第二辅助轨道(7)的下方,所述第一辅助轨道(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1)铰接,另一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固定轨道(111)对接,所述第二辅助轨道(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12)铰接,另一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固定轨道(121)对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轴承故障诊断装置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机构(8)以及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8)连接的横杆(9),所述横杆(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助轨道(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轨道(7)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8)能够驱动所述横杆(9)升降,以带动所述第一辅助轨道(6)和所述第二辅助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莎喻贵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