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结构及预制桩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47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接结构及预制桩连接机构,插接结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插杆、弹性套筒、限位件及抗拉件,插杆固定安装于第一套筒;插杆的外周壁上设有沿轴向方向排列的第一卡齿组,限位件的内周壁设置有与第一卡齿组相互配合的第二卡齿组;弹性套筒套设限位件,且弹性套筒及限位件均容置于第二套筒,抗拉件固定连接于第二套筒,弹性套筒能够弹性扩张,使得插杆插入限位件;且第一卡齿组与第二卡齿组在弹性套筒的弹性收缩下相互啮合;其中,插杆包括沿轴向设置且相互固定的连接部及插接部,连接部用于连接第一套筒,插接部开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插接部包括多个翅片,多个翅片相互围设并使插杆能够径向收缩。缩。缩。

Plug in structure and precast pile connect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接结构及预制桩连接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插接结构及预制桩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
中,经常需要将两根预制预制桩连接机构的端部相互对接并固定,从而延长预制预制桩连接机构的长度,以满足特定的施工需要。常用的对接手段是在两根预制预制桩连接机构之间设置快速对接组件,快速对接组件分别与两根预制预制桩连接机构中的轴向钢筋相连接,并且可以相互插接并形成不可拆除的固定连接。
[0003]现有的快速对接组件对接后的连接稳定性较低,当其受到侧向剪切或冲击作用时容易晃动甚至出现强度破坏,无法保证两端的预制预制桩连接机构保持可靠的相对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插接结构及预制桩连接机构。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插接结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插杆、弹性套筒、限位件及抗拉件,插杆固定安装于第一套筒;插杆的外周壁上设有沿轴向方向排列的第一卡齿组,限位件的内周壁设置有与第一卡齿组相互配合的第二卡齿组;弹性套筒套设限位件,且弹性套筒及限位件均容置于第二套筒,抗拉件固定连接于第二套筒,且抗拉件能够止挡限位件脱出第二套筒;弹性套筒能够弹性扩张,使得插杆插入限位件;且第一卡齿组与第二卡齿组在弹性套筒的弹性收缩下相互啮合;其中,插杆包括沿轴向设置且相互固定的连接部及插接部,连接部用于连接第一套筒,插接部开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插接部包括多个翅片,多个翅片相互围设并使插杆能够径向收缩。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沿插杆轴线方向的深度与第二卡齿组沿限位件轴线方向的总高度相匹配。
[0007]如此设置,第一凹槽能够允许设有第二卡齿组的插杆部分获得收缩形变能力,因而能够使设有第二卡齿组的插杆部分与弹性套筒的弹性收缩过程协调配合,以实现第二卡齿组与第一卡齿组充分啮合固定。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径向尺寸沿插杆的插入方向呈增大趋势。
[0009]如此设置,插杆内延伸有第一凹槽部分的壁厚尺寸沿相对远离第一套筒的方向呈减小趋势,因而第一凹槽周壁的形变能力沿相对远离第一套筒的方向呈增大趋势,有利于插杆与限位件充分可靠地啮合固定。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插接结构还包括扩撑件,扩撑件容置于第二套筒内,扩撑件能够伸入第一凹槽内并撑开插杆,第一卡齿组与第二卡齿组在弹性套筒以及扩撑件的作用下相互啮合。
[0011]如此设置,插接结构通过扩撑件对插杆施加扩撑力,使插杆产生形变并与限位件齿啮合固定的方式实现插接固定,能够提高插接结构对接后的连接强度以及对侧向剪切或
冲击作用的承受极限性能,不易出现晃动或强度破坏。因而能够用于对外部结构,例如预制建筑桩的可靠对接固定;扩撑件对插杆的径向扩撑作用和弹性套筒弹性收缩时对限位件的径向压力作用协同配合以压紧插杆与限位件,因而能进一步提高第一卡齿组与第二卡齿组结合的紧密性,保证插接结构在服役中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扩撑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及撑开部,支撑部用于将扩撑件固定在外部结构上,撑开部能够伸入第一凹槽中并撑开插杆;撑开部的径向尺寸沿插杆的插入方向呈增大趋势。
[0013]如此设置,扩撑件能够与用于连接外部结构的套筒固定连接;此外,随着撑开部伸入第一凹槽的深度逐步增大,插杆沿径向外扩形变量增大,撑开部对第一凹槽的内壁面施加的扩撑力逐渐增大,插杆形变更充分,使得插杆与限位件之间的啮合固定更充分,有利于提高插杆与限位件固定的效果。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插杆上设置有翅片的部分形成插接形变部,插接结构还包括收缩件,收缩件设置在插接形变部的外周;在扩撑件未伸入第一凹槽时,收缩件能够使插接形变部径向收缩。
[0015]如此设置,便于将插杆快速插入限位件。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插杆在插入限位件时能够使收缩件发生形变或失效。
[0017]如此设置,收缩件通过收缩形变减小其径向尺寸,从而减小其在限位件内占据的空间体积,因而插杆在插接至限位件内的极限位置时破坏收缩件的构型来实现在限位件中的充分插接,并实现第一卡齿组与第二卡齿组的充分啮合固定。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收缩件包括抱箍,抱箍套设于插接形变部的外周。
[0019]如此设置,收缩件在插杆上的安装更容易更方便。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抱箍为弹性抱箍。
[0021]如此设置,抱箍能够通过弹性作用紧固在插杆上,不容易从插杆上脱落。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插杆的外周壁沿径向方向开设有容置槽,收缩件容置于容置槽中。
[0023]如此设置,容置槽的设置可以提高收缩件在插杆上安装后的稳定性,此外容置槽可以防止收缩件外突于插杆周壁,从而避免收缩件对插杆和限位件之间啮合固定的影响。
[002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扩撑件伸入第一凹槽时,扩撑件在限位件轴向方向的高度高于限位件的高度。
[0025]如此设置,在扩撑件的作用下,插杆的插接形变部能够产生更为显著的形变,且插杆产生扩撑形变的部分在轴向上的高度高于限位件的高度,从而有利于保证限位件与插杆实现更充分的啮合固定。
[002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插接结构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容置于第二套筒内并位于扩撑件相对背离插杆的一侧,弹性件弹性作用于扩撑件。
[0027]如此设置,在扩撑件与插杆插接过程中,弹性件能够起到对扩撑件缓冲减震的作用,防止第一凹槽内壁冲击扩撑件进而使扩撑件产生强度破坏,另外,弹性件的弹性作用有利于带动扩撑件充分插接于第一凹槽中,并使第一卡齿组与第二卡齿组更好的相互啮合。
[002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套筒内设置有止挡台阶,扩撑件可活动地置
于限位件与止挡台阶之间,扩撑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弹性抵接于止挡台阶。
[0029]如此设置,限位件与止挡台阶协同,将扩撑件限定于限位件与止挡台阶之间的空间内,从而实现对扩撑件沿轴向的双向止挡限位作用;此外,扩撑件通过弹性件与止挡台阶间接接触,避免扩撑件与止挡台阶之间直接刚性接触,防止扩撑件被止挡台阶挤压产生强度破坏。
[003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性垫圈,弹性垫圈的直径大于止挡台阶的内径,止挡台阶能够止挡弹性垫圈。
[0031]如此设置,弹性垫圈的两端分别与止挡台阶和扩撑件抵接,能够通过沿扩撑件的轴向收缩形变缓冲扩撑件受到的冲击力,采用弹性垫圈的减震效果和耐用性更好,且弹性垫圈的安装更可靠。
[003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垫圈为C形,且弹性垫圈的两个端部位于不同的径向平面。
[0033]如此设置,C字形弹性垫圈的两端在扩撑件轴向上形成高度差,既能够承受来自扩撑件更大的压力,还具有更高的形变能力,产生更大的形变量,从而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筒(210)、第二套筒(220)、插杆(10)、弹性套筒(70)、限位件(60)及抗拉件(80),所述插杆(1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210);所述插杆(10)的外周壁上设有沿轴向方向排列的第一卡齿组(1221),所述限位件(60)的内周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齿组(1221)相互配合的第二卡齿组(2161);所述弹性套筒(70)套设所述限位件(60),且所述弹性套筒(70)及所述限位件(60)均容置于所述第二套筒(220),所述抗拉件(8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220),且所述抗拉件(80)能够止挡所述限位件(60)脱出所述第二套筒(220);所述弹性套筒(70)能够弹性扩张,使得所述插杆(10)插入所述限位件(60);且所述第一卡齿组(1221)与所述第二卡齿组(2161)在所述弹性套筒(70)的弹性收缩下相互啮合;其中,所述插杆(10)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1)及插接部(12),所述连接部(11)用于与所述第一套筒(210)连接,所述插接部(12)包括多个翅片(121),多个所述翅片(121)围设并形成第一凹槽(123),所述插杆(1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凹槽(123)径向收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23)沿所述插杆轴线方向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卡齿组(2161)沿所述限位件(60)轴线方向的总高度相匹配;及/或,所述第一凹槽(123)的径向尺寸沿所述插杆(10)的插入方向呈增大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还包括扩撑件(22),所述扩撑件(22)容置于所述第二套筒(220)内,所述扩撑件(22)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凹槽(123)内并撑开所述插杆(10),所述第一卡齿组(1221)与所述第二卡齿组(2161)在所述弹性套筒(70)以及所述扩撑件(22)的作用下相互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撑件(22)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221)及撑开部(222),所述支撑部(221)用于将所述扩撑件(22)固定在外部结构上,所述撑开部(222)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凹槽(123)中并撑开所述插杆(10);所述撑开部(222)的径向尺寸沿所述插杆(10)的插入方向呈增大趋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0)上设置有所述翅片(121)的部分形成插接形变部(124),所述插接结构还包括收缩件(90),所述收缩件(90)设置在所述插接形变部(124)的外周;在所述扩撑件(22)未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万豪许顺良樊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欣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