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建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57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建筑桩,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一种工程建筑桩,包括基桩,所述基桩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内杆,内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盖,基桩的上侧开设有上槽,基桩的内侧开设有内槽,内槽的形状同样为L状,基桩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设置有固定装置,该工程建筑桩,此时滑板则带动支点板在外槽的内壁滑出,进而使支点板进入挖设槽口内部相吻合的对接槽内,进而形成基桩与工地预设口的对接固定,这样的方式保障了基桩进行安装的便捷性,降低了传统基桩需要人工在预设口内进行掩埋、定型和敲击固定的繁琐性改善了基桩进行循环使用的便利性,降低了传统基桩使用后在起土时的费时费力,也提高了基桩底端的稳定性。也提高了基桩底端的稳定性。也提高了基桩底端的稳定性。

A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建筑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工程建筑桩。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桩就是在工程中使用的,最终在建构筑物中受力起作用的桩,工程桩根据土体提供的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相对比例,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桩和端承摩擦桩及摩擦端承桩四类,按桩直径的大小可分为大直径桩、中等直径桩、小直径桩三类,桩按桩身材料可分为混凝土桩、木桩、钢桩和组合桩等;现有的工程桩施工方式一般都是先将桩孔打好,再将工程桩筒放入桩孔内,最后在桩筒内放入钢筋框并浇筑混凝土成型。
[0003]经查阅文献得知一种建筑工程桩,对于木质基桩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先将桩孔打好,再将工程桩筒放入桩孔内,最后在桩筒内添加土或者混凝土进行固定定位,最后通过人工在预设口内进行掩埋、定型和敲击,这样的方式不但在操作中相对的费时费力,并且不便于木桩进行二次回收利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工程建筑桩,能够解决先将桩孔打好,再将工程桩筒放入桩孔内,最后在桩筒内添加土或者混凝土进行固定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建筑桩,包括基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桩(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内杆(2),内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盖(3),基桩(1)的上侧开设有上槽(5),基桩(1)的内侧开设有内槽(6),内槽(6)的形状为L状,基桩(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7),滑槽(7)的内壁设置有固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形状同样为L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板(8),滑板(8)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槽(7)的内壁,滑板(8)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板(8)的表面和滑槽(7)的内壁,滑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道远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