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2334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包括设备主体、空气过滤机构和分离机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空气过滤机构,且空气过滤机构的下端底部设置有分离机构,所述空气过滤机构包括合成玻璃纤维、活性吸附炭层和纳米过滤膜层,所述合成玻璃纤维的下端底部设置有活性吸附炭层,且活性吸附炭层的下端底部设置有纳米过滤膜层。该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采用多个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功能性强,可在将烟气进行点燃后,将催化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分割引导,来进行烟气分散处理,并利用合成玻璃纤维、活性吸附炭层和纳米过滤膜层从下至上进行逐级过滤,来从多个层次来对催化过后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气进行净化处理。气进行净化处理。

A catalytic combustion flue gas emission device with air filtr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在进行直接排放时,需要将烟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0003]市场上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都是直接利用点燃的方式来对烟气进行处理,来将烟气内的硫化物以及其他气体进行点燃,来达到燃烧剔渣的作用,但无法将烟气中的大部分杂质进行剔除,达不到规定的烟气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都是直接利用点燃的方式来对烟气进行处理,来将烟气内的硫化物以及其他气体进行点燃,来达到燃烧剔渣的作用,但无法将烟气中的大部分杂质进行剔除,达不到规定的烟气排放标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包括设备主体、空气过滤机构和分离机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空气过滤机构,且空气过滤机构的下端底部设置有分离机构,所述空气过滤机构包括合成玻璃纤维、活性吸附炭层和纳米过滤膜层,所述合成玻璃纤维的下端底部设置有活性吸附炭层,且活性吸附炭层的下端底部设置有纳米过滤膜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入气管口、燃烧点燃室、密封垫圈、空气净化室和出气管口,所述入气管口的上端顶部设置有燃烧点燃室,且燃烧点燃室的上端顶部设置有空气净化室,所述燃烧点燃室和空气净化室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空气净化室的上端颈部设置有出气管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点燃室和空气净化室的外侧对应处设置有焊接的连接板,且燃烧点燃室通过连接板和空气净化室构成可拆卸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合成玻璃纤维、活性吸附炭层和纳米过滤膜层呈平行状分布,且合成玻璃纤维、活性吸附炭层和纳米过滤膜层相互贴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过滤棉板、第二过滤棉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的内侧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棉板,且侧板的内侧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棉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棉板和第二过滤棉板朝向内侧进行倾斜,且第一过滤棉板和第二过滤棉板呈对称状分布。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棉板和第二过滤棉板均匀设置有多组进行排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采用多个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功能性强,可在将烟气进行点燃后,将催化燃
烧后的烟气进行分割引导,来进行烟气分散处理,并利用合成玻璃纤维、活性吸附炭层和纳米过滤膜层从下至上进行逐级过滤,来从多个层次来对催化过后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
[0013]1.本技术,整个烟气排放装置采用金属材质作为外部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结构,上端用于对燃烧后烟气的过滤处理,下端则作为烟气的催化燃烧空间,可便于将整个上下结构进行拆分,对内部机构进行维修检测。
[0014]2.本技术,以合成玻璃纤维、活性吸附炭层和纳米过滤膜层从下至上进行逐级过滤,来从多个层次来对催化过后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利用对称倾斜的过滤棉板,来引导烟气进行流通,来对烟气进行分割处理,以保证烟气排放处理过程中的过滤程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空气过滤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分离机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设备主体;101、入气管口;102、燃烧点燃室;103、密封垫圈;104、空气净化室;105、出气管口;2、连接板;3、空气过滤机构;301、合成玻璃纤维;302、活性吸附炭层;303、纳米过滤膜层;4、分离机构;401、第一过滤棉板;402、第二过滤棉板; 403、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空气过滤机构3 和分离机构4,设备主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空气过滤机构3,且空气过滤机构3的下端底部设置有分离机构4,空气过滤机构3包括合成玻璃纤维301、活性吸附炭层302和纳米过滤膜层303,合成玻璃纤维301的下端底部设置有活性吸附炭层302,且活性吸附炭层302 的下端底部设置有纳米过滤膜层303。设备主体1包括入气管口101、燃烧点燃室102、密封垫圈103、空气净化室104和出气管口105,入气管口101的上端顶部设置有燃烧点燃室102,且燃烧点燃室102 的上端顶部设置有空气净化室104,燃烧点燃室102和空气净化室104 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103,空气净化室104的上端颈部设置有出气管口105。燃烧点燃室102和空气净化室104的外侧对应处设置有焊接的连接板2,且燃烧点燃室102通过连接板2和空气净化室104构成可拆卸结构,整个烟气排放装置采用金属材质作为外部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结构,上端用于对燃烧后烟气的过滤处理,下端则作为烟气的催化燃烧空间,可便于将整个上下结构进行拆分,对内部机构进行维修检测。
[0020]如图2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合成玻璃纤维301、活性吸附炭层 302和纳米过滤膜层303呈平行状分布,且合成玻璃纤维301、活性吸附炭层302和纳米过滤膜层303相互贴合。分离机构4包括第一过滤棉板401、第二过滤棉板402和侧板403,侧板403的内侧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棉板401,且侧板403的内侧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棉板402,第一过滤棉板401和第二过滤棉板402朝向内侧进行倾斜,且第一过滤棉板401和第二过滤棉板402呈对称状分布,第一过滤棉板401和第二过滤棉板402均匀设置有多组进行排列,以合成玻璃纤维301、活性吸附炭层302和纳米过滤膜层303从下至上进行逐级过滤,来从多个层次来对催化过后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
利用对称倾斜的过滤棉板,来引导烟气进行流通,来对烟气进行分割处理,以保证烟气排放处理过程中的过滤程度。
[0021]综上,该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使用时,首先用户将该排放装置安装于烟气排出处,来从设备主体1底端的入气管口101内进入,来使烟气传输至燃烧点燃室102内,来被燃烧点燃室102内点火装置,来对烟气进行催化燃烧作业,并使处理过后的烟气向上传输,进入到空气净化室104内,来先对称倾斜的过滤棉板,来引导烟气进行流通,来对烟气进行分割处理,之后穿过上端从下至上进行逐级过滤的分离机构4,来通过合成玻璃纤维301、活性吸附炭层302和纳米过滤膜层303来进行过滤处理,并将烟气中的异味进行吸附以及将杂质进行过滤掉,之后从出气管口105内流出,来达到烟气净化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空气过滤机构(3)和分离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空气过滤机构(3),且空气过滤机构(3)的下端底部设置有分离机构(4),所述空气过滤机构(3)包括合成玻璃纤维(301)、活性吸附炭层(302)和纳米过滤膜层(303),所述合成玻璃纤维(301)的下端底部设置有活性吸附炭层(302),且活性吸附炭层(302)的下端底部设置有纳米过滤膜层(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包括入气管口(101)、燃烧点燃室(102)、密封垫圈(103)、空气净化室(104)和出气管口(105),所述入气管口(101)的上端顶部设置有燃烧点燃室(102),且燃烧点燃室(102)的上端顶部设置有空气净化室(104),所述燃烧点燃室(102)和空气净化室(104)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103),所述空气净化室(104)的上端颈部设置有出气管口(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点燃室(102)和空气净化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飞杨昌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黑马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