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调节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84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调节水箱,包括水箱主体、过滤组件和排水阀,所述水箱主体的上侧顶部设置有隔离板,且隔离板的右侧上端内嵌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下端设置有抽拉板,所述隔离板的上侧中部下端设置有安装板块,且安装板块的上侧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与的安装板块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管,所述水箱主体的外壁一侧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水箱主体的上侧中部上端设置有储水筒,且储水筒的外壁上端连接有排水阀,所述抽拉板与进水槽的接口处设置有滑槽。该带有过滤结构的调节水箱通过过滤组件对水源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将颗粒杂质滞留在滤筒中,从溢流管进入储水筒然后通过排水阀流出的过程。通过排水阀流出的过程。通过排水阀流出的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调节水箱


[0001]本技术涉及调节水箱
,具体为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调节水箱。

技术介绍

[0002]水箱按照材质可分为:不锈钢水箱、搪瓷钢板水箱、玻璃钢水箱、PE水箱等。其中,玻璃钢水箱选用优质树脂为制作原料,加上优良的模压生产工艺制作而成,具有重量轻、无锈蚀、不渗漏、水质好、使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保温性能好,外形美观、安装方便、清洗维修简便、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宾馆饭店、学校、医院、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居民住宅、办公大楼,是作为公共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和工业用水贮水设施的理想产品。
[0003]市场上的调节水箱内部过滤的纳污量小,易受污物堵塞,很容易将部分的杂质与污垢混杂在一块,且过滤的效果不太好,从而影响后期的水源饮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调节水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调节水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调节水箱内部过滤的纳污量小,易受污物堵塞,很容易将部分的杂质与污垢混杂在一块,且过滤的效果不太好,从而影响后期的水源饮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有过滤结构的调节水箱,包括水箱主体、过滤组件和排水阀,所述水箱主体的上侧顶部设置有隔离板,且隔离板的右侧上端内嵌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下端设置有抽拉板,所述隔离板的上侧中部下端设置有安装板块,且安装板块的上侧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与的安装板块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管,所述水箱主体的外壁一侧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水箱主体的上侧中部上端设置有储水筒,且储水筒的外壁上端连接有排水阀,所述抽拉板与进水槽的接口处设置有滑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与过滤组件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导管和溢流管与水箱主体呈垂直状分布相互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网、滤筒和固定螺母,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内壁设置有滤筒,且滤筒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母。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滤筒设置于第一过滤网的内侧,且第一过滤网的内壁与滤筒的外壁相互贴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排水阀包括阀体、第二过滤网、转阀把和固定接口,所述阀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接口,且固定接口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阀体的内侧上端设置有转阀把。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阀把贯通于阀体的内侧,且阀体通过固定接口与溢流管构成拆卸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抽拉板与滑槽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抽拉板通过滑槽与进水槽的内壁构成滑动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洒落便于排料的上料部件,过滤组件在工作时,待过滤的水由溢流管经过第一过滤网,通过出口进入所须的管道进行工艺循环,水中的颗粒杂质被截留在第一过滤网内部,最后被过滤后的颗粒杂质会停留在滤筒中,如此不断的循环,被截留下来的颗粒越来越多,过滤速度越来越慢,而进口的污水仍源源不断地进入,滤筒内的颗粒杂质将会越来越多,滤孔会越来越小,溢流出来的纯净水源就越来越多。
[0013]排水阀安装在储水筒的外壁上端,且与储水筒的内侧相互贯通,排水阀进水流入储水筒中直至水箱中水位上升到一定水位时,可以通过转阀把的转动将排水阀的排水口打开,方便对于生活的饮用,第二过滤网的设置是对排水阀内侧的水源进行二次过滤的保护,使水源用起来更安全。
[0014]进水槽的表面有多个圆孔分布在表面,目的是为了在倾倒水源的时候,水能够从进水槽的进水孔顺流下去,抽拉板通过滑槽将进水槽在过滤的过程中进行密封,具有防尘的作用,使内侧的水源不会与外部的灰尘杂质发生接触,确保水源过滤后的纯净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排水阀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水箱主体;2、隔离板;3、抽拉板;4、进水槽;5、安装板块;6、过滤组件;601、第一过滤网;602、滤筒;603、固定螺母;7、导管;8、溢流管;9、储水筒;10、排水阀;1001、阀体;1002、第二过滤网;1003、转阀把;1004、固定接口;1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调节水箱,包括水箱主体1、过滤组件6和排水阀10,水箱主体1的上侧顶部设置有隔离板2,且隔离板2的右侧上端内嵌有进水槽4,进水槽4的下端设置有抽拉板3,隔离板2的上侧中部下端设置有安装板块5,且安装板块5的上侧设置有过滤组件6,过滤组件6与的安装板块5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管7,水箱主体1的外壁一侧连接有溢流管8,水箱主体1的上侧中部上端设置有储水筒9,且储水筒9的外壁上端连接有排水阀10,抽拉板3与进水槽4的接口处设置有滑槽11,导管7与过滤组件6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导管7和溢流管8与水箱主体1呈垂直状分布相互连通,导管7与过滤组件6之间为固定连接,被倒入的清水会通过导管7进入到过滤组件6内侧,经过内侧的过滤将水流向储水筒9中进行存储地过程,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含有杂质的水源进行过滤,为后期纯净的水源的提供了安全的饮用保障,抽拉板3与滑槽1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抽拉板3通过滑槽11与进水槽4的内壁构成滑动结构,进水槽4的表面有多个圆孔分布在表面,目的是为了在倾倒水源的时候,水能够从进水槽4的进水孔顺流下去,抽拉板3通过滑槽11将进水槽4在过滤的过程中进行密封,具有防尘的作用,使内侧的水源不会与外部的灰尘杂质发生接触,确保水源过滤后的纯净度。
[0020]如图2所示,过滤组件6包括第一过滤网601、滤筒602和固定螺母603,第一过滤网601的内壁设置有滤筒602,且滤筒602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母603,过滤组件6在工作时,待
过滤的水由溢流管8经过第一过滤网601,通过出口进入所须的管道进行工艺循环,水中的颗粒杂质被截留在第一过滤网601内部,最后被过滤后的颗粒杂质会停留在滤筒602中,如此不断的循环,被截留下来的颗粒越来越多,过滤速度越来越慢,而进口的污水仍源源不断地进入,滤筒602内的颗粒杂质将会越来越多,滤孔会越来越小,溢流出来的纯净水源就越来越多,滤筒602设置于第一过滤网601的内侧,且第一过滤网601的内壁与滤筒602的外壁相互贴合,滤筒602内的横隔板将其内腔分为上、下两腔,上腔内配有过滤芯,这样充分利用了过滤空间,显着缩小了过滤组件6的体积,第一过滤网601使得滤芯内部产生喷射效果,任何杂质都将被从光滑的内壁上冲走,利用第一过滤网601直接拦截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
[0021]如图3所示,排水阀10包括阀体1001、第二过滤网1002、转阀把1003和固定接口1004,阀体100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接口1004,且固定接口100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002,阀体1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调节水箱,包括水箱主体(1)、过滤组件(6)和排水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主体(1)的上侧顶部设置有隔离板(2),且隔离板(2)的右侧上端内嵌有进水槽(4),所述进水槽(4)的下端设置有抽拉板(3),所述隔离板(2)的上侧中部下端设置有安装板块(5),且安装板块(5)的上侧设置有过滤组件(6),所述过滤组件(6)与的安装板块(5)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管(7),所述水箱主体(1)的外壁一侧连接有溢流管(8),所述水箱主体(1)的上侧中部上端设置有储水筒(9),且储水筒(9)的外壁上端连接有排水阀(10),所述抽拉板(3)与进水槽(4)的接口处设置有滑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调节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7)与过滤组件(6)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导管(7)和溢流管(8)与水箱主体(1)呈垂直状分布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调节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6)包括第一过滤网(601)、滤筒(602)和固定螺母(603),所述第一过滤网(601)的内壁设置有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飞杨昌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黑马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