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207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硼氮吡啶化合物为基本骨架,首先与三溴化硼发生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四配位硼氮芳环化合物备受科研界关注,主要由于这类体系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即存在极性的B

N键和特殊的光学性质,在光电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目前,四配位硼氮芳环化合物已应用于多个领域,比如非线性光学器件、聚合物材料、生物成像、生物细胞标记、双电子吸收和发射材料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等。这其中就有典型的具有芳香性的四配位硼氮芴化合物。最早由Masahiro Murakami等在J.Org.Chem.2010,75,8709报道了四配位硼氮芴化合物的合成。之后该类化合物被大量探究,通过调控氮杂环的取代基、氮原子数、以及芳环共轭等途径,从而研究出具有特殊光电特性的有机功能分子。到目前为止,合成的四配位硼氮芴化合物大多带有单个B

N键,而对于带有双硼氮键的四配位硼氮芴结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根据文献调研,在2015年由Shih

Yuan Liu等在J.Am.Chem.Soc.2015,137,5536报道了一例以N

B

N

B键相连的四配位双硼氮芴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底物来源困难,需要特殊途径合成,过程中需用过渡金属催化,且反应步骤较多,过程较为繁琐,从而影响该体系的进一步探究。对于四配位双硼氮芴化合物的研究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缺乏有效的合成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硼氮吡啶化合物为基本骨架,合成一种新型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该化合物结构新颖,目前尚未报道,且该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方便、原料廉价易得。合成的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光学特性,通过调节四配位硼原子或硼氮吡啶芳环上的取代基,可有效调节该类化合物的光学性能,从而拓展其应用范围。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硼氮吡啶化合物为基本骨架,首先与三溴化硼发生C

H硼氢化反应,再与烷基铝或芳基锌试剂进行金属交换制得目标产物,步骤如下:
[0006]1)在惰气氛围下,于0℃,将BBr3滴加到硼氮吡啶化合物与(i

Pr)2NEt的DCM溶剂中,投料比为3:1:1,缓慢恢复室温,反应24h后,将DCM抽干,有机溶剂萃取、水洗、浓缩干燥,即得反应中间体;
[0007]2)在惰气氛围下,于0℃,将烷基铝滴加到上述反应中间体的甲苯溶液中,投料比为2.1:1,缓慢恢复室温,反应1h后,将甲苯抽干,有机溶剂萃取、水洗、浓缩干燥,过柱分离纯化即得双烷基取代的四配位双硼氮芴目标产物。
[0008]3)在惰气氛围下,将制备的芳基锌试剂与上述反应中间体在甲苯溶液中混合均匀,投料比为2.1:1,80℃下反应12h后,将甲苯抽干,有机溶剂萃取、水洗、浓缩干燥,过柱分
离纯化即得双芳基取代的四配位双硼氮芴目标产物。
[0009]所述硼氮吡啶化合物为芳基取代的硼氮吡啶化合物,其通式为N(R)NCH2C(Me)CH2B(Ph),其中R分别为苯基、2

溴苯基、4

溴苯基、4

甲基苯基、4

甲氧基苯基。
[0010]所述硼氮吡啶的制备方法:芳基肼与2

甲基丙烯醛于85℃在乙醇和两滴冰醋酸溶液中混合均匀,投料比为1:1,加热反应3

6h,旋蒸除去溶剂得到芳基腙。之后与苯基二溴化硼和吡啶在甲苯溶液中混合均匀,投料比为1:1:2,氩气条件下,于110℃加热反应8h,抽干溶剂,过柱分离纯化制得。其中芳基肼分别为苯肼、2

溴苯肼、4

溴苯肼、4

甲基苯肼、4

甲氧基苯肼。
[0011]所述芳基锌试剂为二芳基取代的锌试剂,其通式为R2Zn,其中R分别为苯基、对甲苯基、对氟苯基、对三氟甲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
[0012]所述芳基锌试剂的制备方法:0℃下,将丁基锂滴加到芳基碘代物的乙醚溶液中,缓慢恢复室温,于

78℃下,将该溶液缓慢滴加到ZnCl2的乙醚溶液中,三者投料比为2:2:1,搅拌12h,抽干溶剂即可。其中芳基碘代物分别为碘苯、对甲基碘苯、对氟碘苯、对三氟甲基碘苯、对甲氧基碘苯。
[0013]所述惰气为氮气或氩气。
[0014]所述烷基铝为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丁基铝、三辛基铝中的任意一种。
[0015]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正己烷、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以硼氮吡啶化合物为基本骨架,合成一种新型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该化合物结构新颖,目前尚未报道,且该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方便、原料廉价易得。合成的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光学特性,发射荧光的波长范围为440nm

580nm,通过调节四配位硼原子或硼氮吡啶芳环上的取代基,可有效调节该类化合物的光学性能,从而拓展其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实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
[0018]实施例1:
[0019]一种新型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结构式为
[0020][0021]的合成方法,以硼氮吡啶化合物为基本骨架,首先与三溴化硼发生C

H硼氢化反应,再与烷基铝进行金属交换制得目标产物,反应流程及步骤如下:
[0022]1)在惰气氛围下,于0℃,将BBr3滴加到硼氮吡啶化合物与(i

Pr)2NEt的DCM溶剂中,投料比为3:1:1,缓慢恢复室温,反应24h后,将DCM抽干,有机溶剂萃取、水洗、浓缩干燥,即得反应中间体;
[0023]2)在惰气氛围下,于0℃,将三甲基铝滴加到上述反应中间体的甲苯溶液中,投料比为2.1:1,缓慢恢复室温,反应1h后,将甲苯抽干,有机溶剂萃取、水洗、浓缩干燥,过柱分离纯化即得双甲基取代的四配位双硼氮芴目标产物。产率99%。HRMS:calculated for[M+Na]+
309.1711,found 309.1708。荧光激发波长:346nm,荧光发射波长:444nm。
[0024]实施例2:
[0025]一种新型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结构式为
[0026][0027]的合成方法,以硼氮吡啶化合物为基本骨架,首先与三溴化硼发生C

H硼氢化反应,再与烷基铝进行金属交换制得目标产物,反应流程及步骤如下:
[0028]1)在惰气氛围下,于0℃,将BBr3滴加到硼氮吡啶化合物与(i

Pr)2NEt的DCM溶剂中,投料比为3:1:1,缓慢恢复室温,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硼氮吡啶化合物为基本骨架,首先与三溴化硼发生C

H硼氢化反应,再与烷基铝或芳基锌试剂进行金属交换制得目标产物,步骤如下:1)在惰气氛围下,于0℃,将BBr3滴加到硼氮吡啶化合物与(i

Pr)2NEt的DCM溶剂中,投料比为3:1:1,缓慢恢复室温,反应24h后,将DCM抽干,有机溶剂萃取、水洗、浓缩干燥,即得反应中间体;2)在惰气氛围下,于0℃,将烷基铝滴加到上述反应中间体的甲苯溶液中,投料比为2.1:1,缓慢恢复室温,反应1h后,将甲苯抽干,有机溶剂萃取、水洗、浓缩干燥,过柱分离纯化即得双烷基取代的四配位双硼氮芴目标产物;3)在惰气氛围下,将制备的芳基锌试剂与上述反应中间体在甲苯溶液中混合均匀,投料比为2.1:1,80℃下反应12h后,将甲苯抽干,有机溶剂萃取、水洗、浓缩干燥,过柱分离纯化即得双芳基取代的四配位双硼氮芴目标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氮吡啶化合物为芳基取代的硼氮吡啶化合物,其通式为N(R)NCH2C(Me)CH2B(Ph),其中R分别为苯基、2

溴苯基、4

溴苯基、4

甲基苯基、4

甲氧基苯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四配位双硼氮芴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氮吡啶的制备方法:芳基肼与2

甲基丙烯醛于85℃在乙醇和两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冰崔春明张建颖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