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2028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包括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其中嗜酸乳杆菌包括ATCC4356嗜酸乳杆菌和NS1嗜酸乳杆菌;本组合物还包括含纳豆激酶的纳豆冻干粉;含莫拉克林K的红曲米粉以及改善肠道菌群的双歧杆菌,本方案,通过抑制脂代谢和胆固醇代谢过程中相关生物物质含量的升高,降低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含量,从而对血清胆固醇水平进行调控的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达到对肠道中的胆固醇进行降解吸收,抑制生成,以此降低血脂含量,配合双歧杆菌,并利用肠溶胶囊直接输送至肠道位置,实现对肠道菌群的调控。实现对肠道菌群的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从而产生有利于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
[0003]经研究,益生菌对降低血脂、血栓具有一定的功效,但仅有针对性的益生菌能产生效果,广泛的使用各种益生菌并不能起到该效果,现有的益生菌饮品、咀嚼片等均需要通过胃部方能到达肠道,在胃酸的作用下,大部分益生菌会失活,因此难以达到改善肠道菌群的效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益生菌使用不具有针对性难以对血脂、血栓以及肠道菌群产生实质影响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包括通过抑制脂代谢和胆固醇代谢过程中相关生物物质含量的升高,降低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含量,从而对血清胆固醇水平进行调控的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
[0008]其中嗜酸乳杆菌包括:通过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脂细胞分化关键基因LXRα的表达来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的ATCC4356嗜酸乳杆菌;通过增加肝脏SREBP2和LDLR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肪吸收,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NS1嗜酸乳杆菌;
[0009]本组合物还包括富含纳豆激酶的纳豆冻干粉;富含莫拉克林K的红曲米粉以及改善肠道菌群的双歧杆菌。
[0010]优选的,所述双歧杆菌包括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
[0011]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步骤一:菌种提取:从极冷的液氮冰箱中取出纯的干酪乳杆菌、ATCC4356嗜酸乳杆菌、NS1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
[0013]步骤二:发酵放大:在无菌状态下将步骤一中各菌种进行转接至各自独立的灭活后的培养基中,随后将培养基转接至中间发酵罐中,使各个菌种进行自我繁殖;
[0014]步骤三:初步均体浓缩:采用温和工艺,将细菌菌体浓缩20

30倍,减小剪切力和空气混入;
[0015]步骤四:菌株冷冻、造粒:浓缩的菌种迅速冷冻呈丸状小颗粒;
[0016]步骤五:冷冻干燥:干酪乳酸菌采用15℃预冷2h,冻干厚度为4

5mm,冷冻方式采用

196℃液氮冷冻12

15min;ATCC4356嗜酸乳杆菌、NS1嗜酸乳杆菌均采用15℃预冷2h,冻干厚度为3

4.5mm,冷冻方式采用

196℃液氮冷冻10

15min;双歧杆菌采用10

12℃预冷2h,冻干厚度为4

5mm,冷冻方式采用

196℃液氮冷冻12

15min;
[0017]步骤六:将冻干后的菌群放置入多向旋转臂上的不锈钢容器,进行研磨混合;
[0018]步骤七:将纳豆冻干粉、红曲米粉进行研磨混合,并将混合后的冻干粉末按8

9:1的质量分数比和菌群冻干粉末进行混合;
[0019]步骤八:采用肠溶胶囊对冻干粉末的混合物进行封装,并将胶囊封装至铝板中进行密封保存。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七中纳豆冻干粉进行预先冻干处理,红曲米粉进行预先的研磨处理。
[002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通过抑制脂代谢和胆固醇代谢过程中相关生物物质含量的升高,降低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含量,从而对血清胆固醇水平进行调控的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通过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脂细胞分化关键基因LXRα的表达来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的ATCC4356嗜酸乳杆菌;通过增加肝脏SREBP2和LDLR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肪吸收,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NS1嗜酸乳杆菌,配合纳豆激酶、莫拉克林K达到对肠道中的胆固醇进行降解吸收,并抑制其生成,以此降低血脂含量,再添加双歧杆菌,并利用肠溶胶囊直接输送至肠道位置,实现对肠道菌群的调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一:
[0024]公开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包括通过抑制脂代谢和胆固醇代谢过程中相关生物物质含量的升高,降低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含量,从而对血清胆固醇水平进行调控的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
[0025]其中嗜酸乳杆菌包括:通过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脂细胞分化关键基因LXRα的表达来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的ATCC4356嗜酸乳杆菌;通过增加肝脏SREBP2和LDLR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肪吸收,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NS1嗜酸乳杆菌;
[0026]本组合物还包括富含纳豆激酶的纳豆冻干粉;富含莫拉克林K的红曲米粉以及改善肠道菌群的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包括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
[0027]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步骤一:菌种提取:从极冷的液氮冰箱中取出纯的干酪乳杆菌、ATCC4356嗜酸乳杆菌、NS1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
[0029]步骤二:发酵放大:在无菌状态下将步骤一中各菌种进行转接至各自独立的灭活
后的培养基中,随后将培养基转接至中间发酵罐中,使各个菌种进行自我繁殖;
[0030]步骤三:初步均体浓缩:采用温和工艺,将细菌菌体浓缩20倍,减小剪切力和空气混入;
[0031]步骤四:菌株冷冻、造粒:浓缩的菌种迅速冷冻呈丸状小颗粒;
[0032]步骤五:冷冻干燥:干酪乳酸菌采用15℃预冷2h,冻干厚度为4mm,冷冻方式采用

196℃液氮冷冻12min;ATCC4356嗜酸乳杆菌、NS1嗜酸乳杆菌均采用15℃预冷2h,冻干厚度为3mm,冷冻方式采用

196℃液氮冷冻10min;双歧杆菌采用10℃预冷2h,冻干厚度为4mm,冷冻方式采用

196℃液氮冷冻12min;
[0033]步骤六:将冻干后的菌群放置入多向旋转臂上的不锈钢容器,进行研磨混合;
[0034]步骤七:将纳豆冻干粉、红曲米粉进行研磨混合,并将混合后的冻干粉末按8:1的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抑制脂代谢和胆固醇代谢过程中相关生物物质含量的升高,降低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含量,从而对血清胆固醇水平进行调控的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其中嗜酸乳杆菌包括:通过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脂细胞分化关键基因LXRα的表达来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的ATCC4356嗜酸乳杆菌;通过增加肝脏SREBP2和LDLR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肪吸收,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NS1嗜酸乳杆菌;本组合物还包括含纳豆激酶的纳豆冻干粉;含莫拉克林K的红曲米粉以及改善肠道菌群的双歧杆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歧杆菌包括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溶栓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菌种提取:从极冷的液氮冰箱中取出纯的干酪乳杆菌、ATCC4356嗜酸乳杆菌、NS1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步骤二:发酵放大:在无菌状态下将步骤一中各菌种进行转接至各自独立的灭活后的培养基中,随后将培养基转接至中间发酵罐中,使各个菌种进行自我繁殖;步骤三:初步均体浓缩:采用温和工艺,将细菌菌体浓缩20

30倍,减小剪切力和空气混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燕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