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197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使用导频信号,即使多载波信号的基本信号存在电平差也能实现稳定的畸变补偿的放大装置。该放大装置是不使用导频信号的用于放大多频宽带信号的前馈放大装置,在信号的输入级设置输入监视部,或者在信号的输出级设置输出监视部,对于来自这些监视部的信号的电平变动,在信号电平降低、ACP(相邻信道泄露功率)电平的降低量大时,以及在信号电平不降低、ACP电平的增加小时,由控制部将所设定的ACP接收频率切换为多载波的相反侧频率,由此,即使多载波信号的基本信号存在电平差,也能实现稳定的畸变补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载波(carrier)间产生电平差时,改变检测ACP(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相邻信道的漏泄功率)的频率,利用稳定的前馈(FF)控制来进行畸变补偿而不使用导频(pilot)信号的放大装置。
技术介绍
参考图12,说明普通的前馈方式的放大装置(FF放大装置)。图12是表示现有的FF放大装置的基本结构的结构框图。现有的放大装置,如图12所示,由第1方向性耦合器(DirectionalCoupler)1、第1矢量调整器2、放大输入信号的主放大器3、第2方向性耦合器4、第1延迟线5、第2矢量调整器6、辅助放大器7、第2延迟线8、第3方向性耦合器9、畸变检测器10、控制部11、第4方向性耦合器12、导频接收器13和导频信号振荡器14构成。在上述放大装置中,畸变检测回路由第1方向性耦合器1、第1矢量调整器2、放大输入信号的主放大器3、第2方向性耦合器4、延迟线5、畸变检测器10、控制部11构成,畸变去除回路由第2方向性耦合器4、第2矢量调整器6、辅助放大器7、第2延迟线8、第3方向性耦合器9、控制部11、第4方向性耦合器12、导频接收器13构成。在此,在上述放大装置中,第1矢量调整器2、第2矢量调整器6由可变衰减器和可变相位器构成,用于调整回路的平衡。对于所输入的信号,借助于第1矢量调整器2的作用,保持畸变检测回路的平衡,由此来抑制基本信号,并只抽取畸变。基本信号意指已输入的信号成分。另外,由畸变检测器10检测基本信号的抑制量,由控制部11自动地控制第1矢量调整器2,以使得该检测值最小。在第2延迟线8的路径中,由主放大器3放大了的基本信号产生畸变。从导频信号振荡器14将导频信号注入畸变检测回路,由导频接收器13通过第4方向性耦合器12接收导频信号,并由控制部11自动地控制第2矢量调整器6,以使得其电平最小。使用上述的2个回路中的畸变检测器10、导频接收器13这2个检测器、控制部11和第1矢量调整器2、第2矢量调整器6来控制回路的平衡。第2延迟线8的路径中的畸变和所抽取的畸变在第3方向性耦合器9中被反相合成。在输出(OUT)中不存在畸变的基本信号被放大到预定的电平。接着,在图13中表示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的频谱示意图。图13是ACP产生的示意图。图中的横轴是频率,纵轴是信号电平。由于输出信号被放大,因此输出信号的纵轴比输入信号的纵轴大,输出信号的图的虚线示意地表示假定放大器为线性放大器、不产生畸变地进行了放大的情况。当放大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这样的宽带信号时,如图13所示,在输入信号的附近,作为互调畸变(IM)而产生ACP。在FF方式的放大装置中,主放大器3的输出信号,也如图13所示,基本信号发生畸变。在导频接收器13中接收基本信号附近的IM(ACP)电平,如果象上述使用了导频信号的方法那样,控制畸变去除回路以使得降低ACP电平,则没有必要使用导频信号。图14表示不使用导频信号的放大装置的结构。图14是频率固定ACP接收方式的FF放大装置的结构框图。另外,作为现有的畸变补偿放大装置,还有其它的结构。图11是其它的现有畸变补偿放大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11的畸变补偿放大装置,由对输入信号进行畸变补偿的畸变补偿电路21、放大所输入的信号的主放大器22、使所输入的信号分支的方向性耦合器23、检测放大信号中的ACP电平的畸变检测器24、以及对畸变补偿电路21进行补偿量控制的控制部25构成。并且,在图11的畸变补偿放大装置中,由于在主放大器22的输出中产生IM(ACP),因此,为了使由畸变检测器24检测出的ACP电平变小而构成由控制部25控制补偿电路21的反馈回路,来进行畸变补偿。另外,作为畸变补偿放大装置的现有技术,在日本特开2003-28325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畸变补偿放大器”(公开日2003年10月3日,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专利技术人堂坂淳也等)。在该现有技术中记载的畸变补偿放大器是一种对应于多载波的、使用了导频信号的前馈方式的放大器。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参考图15、图16,说明对不使用导频信号的放大装置中的载波电平的变动的畸变补偿。图15和图16是ACP接收方式的FF动作的说明图,图15是1个载波的频谱示意图,图16是多载波时的频谱示意图。另外,图中的横轴是频率,纵轴是信号电平。当系统提供基本信号的频率信息时,如图15所示,使ACP接收频率与基本信号附近的频率一致,由此,可无需使用导频信号。在1个载波的情况下,将ACP接收频率固定在载波的附近,即使载波的电平变化,也只是ACP的电平变化。因此,在低电平的情况下,畸变去除回路不需要大的去除量,在高电平时,ACP的电平也大,因此畸变去除回路的去除量的范围变大,能得到准确的去除量,因此,在1个载波的情况下,该方法是卓有成效的。在多载波的情况下,在各载波没有电平差且为高电平时,在各载波中因主放大器3而产生畸变,但是,如图16的(A)中的虚线所示,产生的畸变大,ACP接收电平也变大。因此,能确保足够的ACP接收动态范围,也能充分得到畸变去除回路的去除量。但是,在ACP接收频率固定的情况下,如图16的(B)所示,在载波f3为高电平而其它的载波电平降低并且各载波产生电平差时,被固定于载波f1的边带的ACP电平也降低,因此,畸变去除回路的去除量减少,存在不能去除载波f4的ACP这样的问题。另外,还有按时间周期来切换ACP接收频率的方法,但是,此时,切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切换周期较快,则存在需要高速且高价的控制处理部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用导频信号,即使多载波信号的基本信号有电平差,也可实现稳定的畸变补偿的放大装置。本专利技术是接收多载波信号的前馈方式的放大装置,包括畸变检测回路,将输入信号分成第1路径(rout)和第2路径,在第1路径中调整输入信号的相位和振幅并进行放大,在第2路径中延迟输入信号,输出来自第1路径的信号,并且以反相位合成从第1路径和第2路径输出的信号,使输入信号中的基波成分信号相互抵消,作为畸变成分信号输出;畸变补偿回路,具有第3路径和第4路径,在第3路径中延迟从第1路径输出的信号,在第4路径中调整畸变成分信号的相位和振幅并进行放大,以反相位合成从第3路径和第4路径输出的信号并作为放大信号输出;畸变检测部,检测第4路径中的畸变成分信号的电平;接收器,检测相邻信道的泄露功率的信号电平;输入监视部,监视输入信号的输入电平;输出监视部,监视输出信号的输出电平;以及控制部,基于在畸变检测部和在接收器中检测出的信号电平以及由接收器检测出的信号电平,进行畸变检测回路中的输入信号的相位或振幅的调整、或/和畸变补偿回路中的畸变成分信号的相位和振幅的调整,或者进行双方的控制,根据输入的信号或者输出的信号的电平,使相邻信道的泄露功率的检测频率位置切换到在基波成分信号的低频区侧附近或者高频区侧附近的任意一者中上述接收器的信号电平较高者。不使用导频信号,即使多载波信号的基本信号存在电平差,也能实现稳定的畸变补偿。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放大装置中,在基波成分信号的低频区侧附近设置有相邻信道的泄露功率的检测频率位置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收多载波信号的前馈方式的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畸变检测回路,将输入信号分成第1路径和第2路径,在第1路径中调整输入信号的相位和振幅并进行放大,在第2路径中延迟输入信号,输出来自第1路径的信号,并且以反相位合成从第1路径和 第2路径输出的信号,使输入信号中的基波成分信号相互抵消,并作为畸变成分信号输出;畸变补偿回路,具有第3路径和第4路径,在第3路径中延迟从第1路径输出的信号,在第4路径中调整畸变成分信号的相位和振幅并进行放大,以反相位合成从第3路径和 第4路径输出的信号并作为放大信号输出;畸变检测部,检测第4路径中的畸变成分信号的电平;接收器,根据放大信号检测相邻信道的泄露功率的信号电平;输入监视部,监视输入信号的输入电平;输出监视部,监视输出信号的输出电 平;以及控制部,基于在畸变检测部和接收器中检测出的信号电平,进行畸变检测回路中的输入信号的相位或振幅的调整、或/和畸变补偿回路中的畸变成分信号的相位和振幅的调整,或者进行双方的控制,根据输入的信号或者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和在接收器中检测 出的信号电平,切换相邻信道的泄露功率的检测频率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野英克成田芳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