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速器系统及其车辆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187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速器系统及其车辆传动系统。该缓速器系统,包括:油箱、缓速泵、辅助泵和换热器;所述油箱内存储油液;所述缓速泵为转子泵,所述缓速泵内设置有与待缓速部件连接的转子;所述缓速泵的出液口处设置有节流孔,所述缓速泵抽送油液时,油液在所述缓速泵的驱动下逐渐向所述缓速泵的出液口逐渐堆积,在所述节流孔的限制作用下形成小孔节流,实现转子动能到油液压力势能再到热能的转化,实现缓速制动。该车辆传动系统至少包括上述缓速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缓速器系统结构简单、部件可适性强,较现有同类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可形成简单的防抱死功能。时可形成简单的防抱死功能。时可形成简单的防抱死功能。

A retarder system and its vehicle transmis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速器系统及其车辆传动系统


[0001]本技术涉机械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缓速器系统及其车辆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城市道路路口多、公交站点密、客流量大,公交车经常要进行频繁制动;山区道路陡、急弯多,长期行驶在山区路段的中大型货车客车也经常需要制动。
[0003]制动器在长时间频繁工作情况下,会引起制动蹄片快速磨损、制动器摩擦片使用寿命短,以及由于制动器热衰退导致制动力丧失或制动性能大幅下降,这也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配备辅助制动系统十分必要。
[0004]缓速器作为车辆的辅助制动部件,通过作用于原车的传动系统而减轻原车制动系统的负荷,使车辆均匀减速,以提高车辆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并能因此大幅降低车辆使用成本。
[0005]目前常见的电涡流缓速器需装备强力的电磁感应设备,尺寸庞大、机体沉重使用多有不便。成本高,还不能防抱死导致湿滑路面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缓速设备尺寸庞大、机体沉重不便于使用。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速器系统,包括:油箱、缓速泵、辅助泵和换热器;
[0009]所述油箱内存储油液;
[0010]所述缓速泵为转子泵,所述缓速泵内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与待缓速部件连接,待缓速部件带动所述转子转动;所述缓速泵与油箱管路连接,油液在所述缓速泵与所述油箱之间循环流动;所述缓速泵的出液口处设置有节流孔,所述缓速泵抽送油液时,油液在所述缓速泵的驱动下逐渐向所述缓速泵的出液口逐渐堆积,在所述节流孔的限制作用下形成小孔节流,实现转子动能到油液压力势能再到热能的转化,实现缓速制动;
[0011]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缓速泵与所述油箱之间,维持油液温度保持稳定;
[0012]缓速作业状态,所述缓速泵抽取所述油箱内的油液输送至所述换热器,最终回流至所述油箱;
[0013]所述缓速泵、辅助泵和油箱管路连接;
[0014]卸荷状态,所述辅助泵将所述缓速泵内残留的油液抽取到所述油箱;
[0015]空载状态,所述缓速泵的进液口与所述油箱截断;所述辅助泵将所述油箱内的油液输送到所述缓速泵,对所述缓速泵进行润滑,减小所述缓速泵运转过程中的摩擦阻力。
[00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内采用至少能够密封 0.08mm间隙的机油;所述缓速泵2为转子泵,转子两端与壳体间要有浮动配流盘。
[00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速泵内油液的工作温度为零下四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六十摄氏度。
[00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速泵包括密封壳、定子和转子;所述密封壳内设置有密封腔,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形成工作腔,所述转子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工作腔内的压力发生变化,带动油液流动;所述转子为摆线式、叶片式或行星轮式。
[00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速泵还包括第一控制阀;
[0020]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密封壳管路连接,当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时,所述密封壳内的密封腔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时,所述密封壳内的密封腔与外界空气隔断;
[0021]缓速作业状态下,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卸荷状态以及空载状态下,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
[002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泵与所述缓速泵之间,或所述辅助泵与所述油箱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缓速泵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辅助泵为双向泵;
[0023]缓速作业状态下,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三控制阀打开;卸荷状态以及空载状态下,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第三控制阀关闭。
[002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速泵的出液口处设置有多孔板和第四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通过调节所述多孔板上通孔的开度大小,对工作腔内压力进行调节,从而控制缓速制动力大小。
[002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上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为流入所述油箱方向的单向阀,所述安全阀将所述油箱的内腔与外部空气连通。
[002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速泵外设置有卸荷管道,所述卸荷管道连接所述缓速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卸荷管道上设置有卸荷阀,所述卸荷阀打开的状态下所述缓速泵的进液口与出液口连通,所述卸荷阀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缓速泵的进液口与出液口断开;
[0027]缓速作业状态下,所述卸荷阀关闭;卸荷状态以及空载状态下,所述卸荷阀打开。
[0028]一种车辆传动系统,至少包括以上所述的缓速器系统和齿轮组;
[0029]所述缓速泵通过所述齿轮组与待安装车辆的变速箱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组为增速降扭齿轮组。
[00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缓速器系统,包括:油箱、缓速泵、辅助泵和换热器;所述油箱内存储油液;所述缓速泵为转子泵,所述缓速泵内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与待缓速部件连接,待缓速部件带动所述转子转动;所述缓速泵与油箱管路连接,油液在所述缓速泵与所述油箱之间循环流动;所述缓速泵的出液口处设置有节流孔,所述缓速泵抽送油液时,油液在所述缓速泵的驱动下逐渐向所述缓速泵的出液口逐渐堆积,在所述节流孔的限制作用下形成小孔节流,实现转子动能到油液压力势能再到热能的转化,实现缓速制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缓速泵与所述油箱之间,维持油液温度保持稳定;缓速作业状态,所述缓速泵抽取所述油箱内的油液输送至所述换热器,最终回流至所述油箱;所述缓速泵、辅助泵和油箱管
路连接;卸荷状态,所述辅助泵将所述缓速泵内残留的油液抽取到所述油箱;空载状态,所述缓速泵的进液口与所述油箱截断;所述辅助泵将所述油箱内的油液输送到所述缓速泵,对所述缓速泵进行润滑,减小所述缓速泵运转过程中的摩擦阻力。
[0032]本技术提供的缓速器系统,通过转子带动液体流动,进而使液体与转子和定子发生相对摩擦,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达到缓速效果;无需缓速时,所述缓速泵的进液口与所述油箱截断,所述缓速泵停止抽吸所述油箱中的油箱进行空转,所述辅助泵抽取所述油箱中的油液对所述缓速泵进行润滑,减小所述转子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采用本技术提供的缓速器系统,无需额外设置电磁感应设备进行制动,将所述缓速泵与待缓速部件直接连接即可,结构简单、整体重量较轻;此外,本技术提供的缓速器系统各组件直接通过管路连接,安装时可根据需要将各组件进行合理排布,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有效地降低了所需的使用空间,较同类产品具有明显优势。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缓速泵(2)、辅助泵(3)和换热器(4);所述油箱(1)内存储油液;所述缓速泵(2)为转子泵,所述缓速泵(2)内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与待缓速部件连接,待缓速部件带动所述转子转动;所述缓速泵(2)与油箱(1)管路连接,油液在所述缓速泵(2)与所述油箱(1)之间循环流动;所述缓速泵(2)的出液口处设置有节流孔,所述缓速泵(2)抽送油液时,油液在所述缓速泵(2)的驱动下逐渐向所述缓速泵(2)的出液口逐渐堆积,在所述节流孔的限制作用下形成小孔节流,实现转子动能到油液压力势能再到热能的转化,实现缓速制动;所述换热器(4)设置在所述缓速泵(2)与所述油箱(1)之间,维持油液温度保持稳定;缓速作业状态,所述缓速泵(2)抽取所述油箱(1)内的油液输送至所述换热器(4),最终回流至所述油箱(1);所述缓速泵(2)、辅助泵(3)和油箱(1)管路连接;卸荷状态,所述辅助泵(3)将所述缓速泵(2)内残留的油液抽取到所述油箱(1);空载状态,所述缓速泵(2)的进液口与所述油箱(1)截断;所述辅助泵(3)将所述油箱(1)内的油液输送到所述缓速泵(2),对所述缓速泵(2)进行润滑,减小所述缓速泵(2)运转过程中的摩擦阻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内采用至少能够密封0.08mm间隙的机油,所述缓速泵(2)为转子泵,转子两端与壳体间要有浮动配流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速泵(2)内油液的工作温度为零下四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六十摄氏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速泵(2)包括密封壳、定子和转子;所述密封壳内设置有密封腔,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形成工作腔,所述转子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工作腔内的压力发生变化,带动油液流动;所述转子为摆线式、叶片式或行星轮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飞王欠欠尹垚任孝义
申请(专利权)人: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