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171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流程:测量放线、场地清理、场地找平、场地分线、EPDM铺装、划线和养护,所述EPDM铺装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铺设场地的混凝土基础面安装弹性钢构件,使弹性钢构件的底座埋设于混凝土基础面内,然后将EPDM橡胶颗粒与聚氨酯胶水和碳纤维丝混合;最后进行EDPM面层铺设,铺设完成时将弹性钢构件的顶部覆盖;所述的弹性钢构件使铺设后的EPDM面层与混凝土基础层面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EPDM材料铺设过程中加入钢构件以及加入碳丝,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合不密实,雨汛天气易浮起等,能极大减少EPDM塑胶地面泡水浮起和连接裂缝问题,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臭氧、耐老化和电绝缘性的特性,且施工方便,能大大减少维修及返工率。能大大减少维修及返工率。能大大减少维修及返工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园林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EPDM材料铺装施工过程中,铺装面经常会出现贴合不密实,雨汛天气易浮起的情况,常用的底胶、火烧等措施不能满足大面积施工工艺要求。EPDM彩色颗粒塑胶地面施工作业,施工材料连接,铺筑过程中不同批次材料的进场时间、连接温度有,着较高的标准要求,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断裂等质量问题,造成维修及返工工程量较大,人员配备增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及不足,提供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按照顺序包括以下流程:测量放线、场地清理、场地找平、场地分线、EPDM铺装、划线和养护,所述EPDM铺装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铺设场地的混凝土基础面安装弹性钢构件,使弹性钢构件的底座埋设于混凝土基础面内,然后将EPDM橡胶颗粒与聚氨酯胶水和碳纤维丝混合;最后进行EDPM面层铺设,铺设完成时将弹性钢构件的顶部覆盖;所述的弹性钢构件使铺设后的EPDM面层与混凝土基础层面相连接。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弹性钢构件包括底座、缓冲弹簧和顶帽,底座的中心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的上方设有与底座相连接的连接筒,所述顶帽为T形结构,包括顶盖和连接轴,缓冲弹簧套设于连接轴上,缓冲弹簧的底端与连接轴的末端固定连接,连接轴插设于连接筒内,且缓冲弹簧的顶端与连接筒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安装于铺设场地的混凝土基础层面内,顶帽埋设于EDPM面层中。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性钢构件的铺设密度为每平米铺设2

6枚弹性钢构件。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性钢构件的缓冲腔底部设有凹槽,凹槽的上端口还设有弹性气囊。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EPDM橡胶颗粒先与聚氨酯胶水混合搅拌,再加入碳纤维丝混合。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碳纤维丝的加入量与EPDM橡胶颗粒的重量之比为1:16

30。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

15min。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EPDM橡胶颗粒与聚氨酯胶水和碳纤维丝混合时还加入了催化剂。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所述EDPM面层铺设完成48h后在表面喷涂聚氨酯胶水。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一、本专利技术中在EPDM材料铺设过程中采用弹性钢构件进行硬性锚固方式可以提高EPDM材料与混凝土基础的贴合能力,为EPDM卷材施工粘结加一道硬性保险;同时采用碳丝纤维混合材料连接不同批次EPDM材料的方式,可以使EPDM材料连接稳定,有效避免连接口出现裂缝。
[0016]二、本专利技术在EPDM材料铺设过程中加入钢构件以及EPDM材料中加入碳丝,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合不密实,雨汛天气易浮起等,能极大减少EPDM塑胶地面泡水浮起和连接裂缝问题,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臭氧、耐老化和电绝缘性的特性,且施工方便,能大大减少维修及返工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碳纤维丝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弹性钢构件结构示意图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弹性钢构件结构示意图的平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弹性钢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弹性钢构件的锚固分布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弹性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缓冲弹簧,3、顶帽,4、缓冲腔,5、连接筒,301、顶盖,302、连接轴,6、混凝土基础层,7、EPDM面层,8、凹槽,9、弹性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
[0018]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按照顺序包括以下流程:测量放线、场地清理、场地找平、场地分线、EPDM铺装、划线和养护,其特征在于:所述EPDM铺装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铺设场地的混凝土基础面安装弹性钢构件,使弹性钢构件的底座埋设于混凝土基础面内,然后将EPDM橡胶颗粒与聚氨酯胶水和碳纤维丝混合,EPDM橡胶颗粒先与聚氨酯胶水混合搅拌5min,再加入碳纤维丝混合,碳纤维丝的加入量与EPDM橡胶颗粒的重量之比为1:20;最后进行EDPM面层铺设,铺设完成时将弹性钢构件的顶部覆盖;所述的弹性钢构件使铺设后的EPDM面层与混凝土基础面相连接,弹性钢构件的铺设密度为每平米铺设3枚弹性钢构件。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弹性钢构件包括底座、缓冲弹簧和顶帽,底座的中心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的上方设有与底座相连接的连接筒,所述顶帽为T形结构,包括顶盖和连接轴,缓冲弹簧套设于连接轴上,缓冲弹簧的底端与连接轴的末端固定连接,连接轴插设于连接筒内,且
缓冲弹簧的顶端与连接筒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安装于铺设场地的混凝土基础面内,顶帽埋设于EDPM面层中。
[0020]为了使本实施例具有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EPDM橡胶颗粒与聚氨酯胶水和碳纤维丝混合时还加入了催化剂。且在EDPM面层铺设完成48h后在表面喷涂聚氨酯胶水。实施例2
[0021]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按照顺序包括以下流程:测量放线、场地清理、场地找平、场地分线、EPDM铺装、划线和养护,其特征在于:所述EPDM铺装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铺设场地的混凝土基础面安装弹性钢构件,使弹性钢构件的底座埋设于混凝土基础面内,然后将EPDM橡胶颗粒与聚氨酯胶水和碳纤维丝混合,EPDM橡胶颗粒先与聚氨酯胶水混合搅拌10min,再加入碳纤维丝混合,碳纤维丝的加入量与EPDM橡胶颗粒的重量之比为1:25;最后进行EDPM面层铺设,铺设完成时将弹性钢构件的顶部覆盖;所述的弹性钢构件使铺设后的EPDM面层与混凝土基础面相连接,弹性钢构件的铺设密度为每平米铺设4枚弹性钢构件。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弹性钢构件包括底座、缓冲弹簧和顶帽,底座的中心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的上方设有与底座相连接的连接筒,所述顶帽为T形结构,包括顶盖和连接轴,缓冲弹簧套设于连接轴上,缓冲弹簧的底端与连接轴的末端固定连接,连接轴插设于连接筒内,且缓冲弹簧的顶端与连接筒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安装于铺设场地的混凝土基础面内,顶帽埋设于EDPM面层中。
[0023]为了使本实施例具有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EPDM橡胶颗粒与聚氨酯胶水和碳纤维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按照顺序包括以下流程:测量放线、场地清理、场地找平、场地分线、EPDM铺装、划线和养护,其特征在于:所述EPDM铺装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铺设场地的混凝土基础面安装弹性钢构件,使弹性钢构件的底座埋设于混凝土基础面内,然后将EPDM橡胶颗粒与聚氨酯胶水和碳纤维丝混合;最后进行EDPM面层铺设,铺设完成时将弹性钢构件的顶部覆盖;所述的弹性钢构件使铺设后的EPDM面层与混凝土基础层面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钢构件包括底座、缓冲弹簧和顶帽,底座的中心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的上方设有与底座相连接的连接筒,所述顶帽为T形结构,包括顶盖和连接轴,缓冲弹簧套设于连接轴上,缓冲弹簧的底端与连接轴的末端固定连接,连接轴插设于连接筒内,且缓冲弹簧的顶端与连接筒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EPDM材料的新型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安装于铺设场地的混凝土基础层面内,顶帽埋设于EDPM面层中。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E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李亚南张玉堂申佳丽王泽垄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重庆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