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固体发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060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固体发酵方法,属于农业领域,包括:以苹果木屑、麦麸为原料,制成基础培养基;采用固体发酵法对粉红螺旋聚孢霉进行培养,二次发酵,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生防效果稳定的寄生菌粉红螺旋聚孢霉为菌株,采用价廉易得的苹果木屑、麦麸等农林废弃物作为生物菌肥的基础培养基原料,成本低,发酵过程产生的活菌体、代谢产物及发酵基质能够被有效利用,无废液及废弃物排放。排放。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固体发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固体发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在农林生产中,每年果园因修剪、病虫害的侵染危害产生大量的枯枝落叶等大量废弃物,北方这些农林废弃物主要通过运出、填埋和焚烧等方式对农林枝条类废弃物进行处理,不仅费工费时,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同时为病虫害提供了传播源和栖息地,给果园安全高效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开发果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合理利用果园废弃物使其转化为有用的有机肥或者为其他生防菌的培养提供底物,变废为宝,实现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果品安全生产,将极大降低了果园安全生产成本,为果园绿色安全生产提供了一种新路径。
[0004]果园病虫害的生物防控是一项重要的绿色防控措施,开发利用生防制剂是生物防控的重要内容,生防菌可以有效发酵农林固态废弃物并可循环利用,我国北方苹果园栽植面积大,产生大量果园修剪和病虫危害废弃物,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生防菌粉红螺旋聚孢霉对多种病原菌都有有效的抑菌效果,因此,利用农林废弃物作为基质发酵培养粉红螺旋聚孢霉,可以大大降低粉红螺旋聚孢霉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固体发酵方法。本专利技术以生防效果稳定的寄生菌粉红螺旋聚孢霉为菌株,采用价廉易得的苹果木屑、麦麸等农林废弃物作为生物菌肥的基础培养基原料,成本低,发酵过程产生的活菌体、代谢产物及发酵基质能够被有效利用,无废液及废弃物排放。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固体发酵方法,包括:
[0008]以苹果木屑、麦麸为原料,制成基础培养基;
[0009]采用固体发酵法对粉红螺旋聚孢霉进行培养,二次发酵,即得。
[0010]本专利技术以生防效果稳定的寄生菌粉红螺旋聚孢霉为菌株,采用价廉易得的苹果木屑、麦麸等农林废弃物作为生物菌肥的基础培养基原料,成本低,发酵过程产生的活菌体、代谢产物及发酵基质能够被有效利用,无废液及废弃物排放,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显著降低生物菌肥的生产成本,此外,使用固体基质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率,并节省空间和劳动力,同时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任一上述的方法制备的寄生菌粉粉红螺旋聚孢霉。
[0012]本专利技术主要以苹果园废弃物为基质,研究了其固体发酵工艺,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利用了农林废弃物,为提高粉红螺旋聚孢霉的产孢量和生物防效奠定了基础。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上述的寄生菌粉在制备生物菌肥中的应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专利技术以生防效果稳定的寄生菌粉红螺旋聚孢霉为菌株,采用价廉易得的苹果木屑、麦麸等农林废弃物作为生物菌肥的基础培养基原料,成本低,发酵过程产生的活菌体、代谢产物及发酵基质能够被有效利用,无废液及废弃物排放。同时本专利技术对固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有效提高了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孢子量,为后续微生物菌肥产品提高货架期奠定了实验基础。
[0016](2)为了获得较优的固体发酵效果,本专利技术在长期系统研究粉红螺旋聚孢霉发酵特点的基础上,选取了不同的试验材料,经过试验,综合表明选取苹果木屑最合适。
[0017](3)本申请的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普适性,易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粉红螺旋聚孢霉一次发酵的现场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粉红螺旋聚孢霉二次发酵的现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3]一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粉红螺旋聚孢霉的固体发酵方法,包括:
[0024]以苹果木屑、麦麸为原料,制成基础培养基;
[0025]采用固体发酵法对粉红螺旋聚孢霉进行培养,二次发酵,即得。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培养基还包括:腐殖酸、补充碳源、补充氮源、补充无机盐。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培养基中,苹果木屑:麦麸:腐殖酸的质量比为60:35~40:5~10。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培养基中,补充碳源为可溶性淀粉,优选地,用量为5~6%。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充氮源为蛋白胨,优选地,用量为2~3%。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充无机盐为KH2PO4,优选地,用量为0.5~0.6%。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最优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0~7.1,初始含水量50~52%,接种量5~6%。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固体发酵中,一次发酵14~15d,二次浅盘发酵5~6d。
[0033]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该指出,所述具体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34]以下实施例中,粉红螺旋聚孢霉获自重庆巫溪县尖山镇大包村核桃树枝干溃疡病病斑部。
[0035]实施例1:
[0036]粉红螺旋聚孢霉固体发酵的最适基础培养基为苹果木屑:麦麸:腐殖酸=60:35:5,含水量为50%;按照最佳基础培养基质量分别加入5%可溶性淀粉为补充碳源,2%蛋白胨为补充氮源;0.5%KH2PO4为补充无机盐。初始pH值7.0,初始含水量50%,接种量5%为最优培养条件,在最优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下培养15d。
[0037]分装于500mL广口瓶里面,每瓶200g,含水量50%,高温灭菌后在超净工作台内接入五个菌饼,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15d(一次发酵)后,将发酵料平铺在报纸上面,上面用报纸覆盖,并洒一些水保持湿润状态,进行二次发酵,浅盘发酵时间为5d,通过血球计数板测定产孢量,每一组处理进行3次重复计数。
[0038]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量具体测定方法:固体发酵物经过二次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固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苹果木屑、麦麸为原料,制成基础培养基;采用固体发酵法对粉红螺旋聚孢霉进行培养,二次发酵,即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固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培养基还包括:腐殖酸、补充碳源、补充氮源、补充无机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固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培养基中,苹果木屑:麦麸:腐殖酸的质量比为60:35~40:5~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固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培养基中,补充碳源为可溶性淀粉,优选地,用量为5~6%。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粉红螺旋聚孢霉固体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香郝丽琴于成明陈荣邹玉刁雨菲熊雄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