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闽江学院专利>正文

一株分离自海马齿根际的植物促生真菌BF-F的分离及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060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分离自海马齿根际的植物促生真菌B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分离自海马齿根际的植物促生真菌BF

F的分离及鉴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分离自海马齿根际的植物促生真菌BF

F的分离及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量施用化肥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产生的危害已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减少化肥施用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利用自然界中植物共生微生物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有效措施及相关研究,正在成为农业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自然环境中,植物与多种微生物相互接触且以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许多微生物及微生物组对它们的宿主有很多实质性的益处;这些益处包括促进营养吸收、增强抗逆性和提高植物对生物胁迫(病虫害)和非生物胁迫(热、干旱、盐)的抵抗力等。因此,筛选获得高效的植物促生菌,有利于开发高效的生物菌肥,生物肥料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的施用,实现我国提出的化肥、农药的双减目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0003]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 L.)又名滨水菜,番杏科海马齿属的多年生匍匐性肉质草本植物,生长在海边沙地或者盐碱地。海马齿在淡水和海水浇灌或者水培条件下均能完成生活史,对高盐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除耐高盐外,海马齿还耐干旱及多种重金属离子胁迫等,可作为一种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用于滨海湿地及海水等环境的生态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分离自海马齿根际的植物促生真菌BF

F的分离及鉴定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株分离自海马齿根际的植物促生真菌BF

F,其分类命名为枝孢菌属 Cladosporium sp. (BF

F),已于2021年07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3053。
[0006]植物促生真菌BF

F菌株的菌落特征及菌落形态:BF

F菌株在PDA培养基上,25℃培养7天,菌落直径34

36 mm,灰绿色;具放射状皱纹;质地丝绒状;反面靛色;无渗出液产生,无可溶性色素产生。微观形态表现为菌丝分隔,分枝,宽2.0

5.5 μm,老后颜色变深;分生孢子梗发生于气生菌丝,孢梗茎有分隔,直立或略弯曲;分生孢子椭圆形,大小(2.5

5.5)
×
(2

4)μm;分枝分生孢子偶有形成,长柱状或椭圆形,大小(6

12)
×
(2.5

4.5)μm。
[0007]上述一株植物促生促生真菌BF

F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所述植物包括但不限于海马齿、拟南芥和水稻。
[000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分离自海马齿根际的植物促生真菌BF

F的分离及其鉴定。所述植物促生真菌BF

F为枝孢菌Cladosporium sp. 属真菌;研究发现该菌株能高效促进盐生植物海马齿、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和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生长,有潜力提取植物生长促生剂,从而推进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0009]图1 BF

F 菌株在PDA培养基培养7天后的菌落形态图。
[0010]图2 植物促生真菌BF

F真菌菌丝扫描电镜形态图。
[0011]图3 基于ITS rDNA和EF1

α序列构建的BF

F 菌株系统发育树。图中发育树节点只显示Bootstrap值大于70%数值,上标“T”代表模式菌株,A:ITS rDNA序列;B:EF1

α序列。
[0012]图4 海马齿组培苗接种BF

F菌株5周后的植株状态。A为未接种对照组,B为接种BF

F菌株组。
[0013]图5 BF

F菌株室外接种海马齿组培苗。
[0014]图6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和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的接种效果图。A为接种BD

28菌株15天后野生型拟南芥对照组(CK)与处理组(BF

F)植株状态;B为接种BD

28菌株4周后野生型水稻Tp309对照组(CK)与处理组(BF

F)的植株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试验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一株植物促生真菌BF

F的分离及鉴定(1)植物促生真菌BF

F的分离纯化:将海马齿成熟种子进行表面消毒后播种于含有MS培养基的平板中,25℃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5天左右,将长出子叶的海马齿实生苗移栽至含有MS培养基的组培瓶中放在温度为25℃、湿度为75%、光照培养16h和黑暗培养8小时的人工气候室进行正常培养,2个月后一瓶海马齿实生苗根际发现真菌污染,且被真菌侵染的植株长势显著优于未污染植株。对被污染的海马齿根际的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分离培养基为MEA固体培养基。用无菌镊子夹取海马齿根际菌落不同部位的少许菌块,放置于MEA固体培养基制成的平板中培养2~7天,期间对新长出的菌落进行反复分离和纯化,最终筛选获得包括BF

F在内的7株纯培养菌株。进行海马齿植株回接验证的实验结果显示BF

F能有效的促进植株生长。为了进一步阐释BF

F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首先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
[0017]MEA(麦芽提取物培养基)配方为:胰蛋白胨1 g、麦芽提取物 20g、葡萄糖和琼脂各 2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121℃高压灭菌20分钟,冷却至60℃以下摇晃均匀后倒平板待用。
[0018]MS培养基的配制:4.43 g/L MS基础培养基+30 g/L蔗糖+8 g/L 琼脂,经高压灭菌后在超净工作台中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备用。
[0019](2)菌落特征及菌落形态:菌株在PDA培养基上,25℃暗培养7天,菌落直径34

36 mm,灰绿色;具放射状皱纹;质地丝绒状;反面靛色;无渗出液产生,无可溶性色素产生(图1)。微观形态表现为菌丝分隔,分枝,宽2.0

5.5 μm,老后颜色变深;分生孢子梗发生于气生菌丝,孢梗茎有分隔,直立
或略弯曲;分生孢子椭圆形,大小(2.5

5.5)
×
(2

4) μm;分枝分生孢子偶有形成,长柱状或椭圆形,大小(6

1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分离自海马齿根际的植物促生真菌BF

F,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马齿促生真菌BF

F其分类命名为枝孢菌Cladosporium sp.(BF

F),已于2021年07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翔莺杨楠王丹何伟红
申请(专利权)人:闽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