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顺-11-十六碳烯醛破囊壶菌菌株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5225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产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顺

11

十六碳烯醛破囊壶菌菌株的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顺

11

十六碳烯醛破囊壶菌菌株的培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破囊壶菌进行氮离子诱变进行选育,从而获得高产菌株的方法。
技术背景
[0002]小菜蛾作为农业生产中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广泛分布在中国多个粮食产区。近年来,有许多学者鉴定出顺

11

十六碳烯醛是小菜蛾信息素的主要有效成分,利用小菜蛾信息素可以高效、精准的诱捕并杀死害虫,达到绿色防治的目的。然而,目前市场上多数使用化学合成法生产顺

11

十六碳烯醛,造成了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筛选并培育高产顺

11

十六碳烯醛的破囊壶菌迫在眉睫。
[0003]在微生物菌种选育过程中,氮离子诱变是主要方法之一。利用简单高效的氮离子诱变技术,可以使菌株在非自然条件下大幅提高突变效率,进而挑选出所需的高产菌。提高破囊壶菌的顺

11

十六碳烯醛产量可以大幅提高发酵效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0004]关于培育破囊壶菌产脂肪酸的方法有很多,如专利(CN201811209492.X)采用紫外光诱变破囊壶菌使其高产二十二碳六烯酸,虽然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有利变异少,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或如专利(CN201911192842.0)通过改良破囊壶菌液体MP培养基及破囊壶菌发酵培养基来达到高产脂肪酸的目的,虽然培养基配方简单,能源利用高,利于工业化生产,但是所产总脂肪酸含量不高,且棕榈酸和DHA的含量均低于0.6g/L;或如专利(201911104758.9)中采用化学合成法合成顺

11

十六碳烯醛,虽然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但是所产生的副产物会造成污染,不如生物制备法绿色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顺

11

十六碳烯醛破囊壶菌菌株的培育方法,突破微生物法产顺

11

十六碳烯的产量瓶颈。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产顺

11

十六碳烯醛破囊壶菌菌株的培育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0007](1)取破囊壶菌于活化培养基中得活化菌液,将活化后的菌液离心,去除上清液,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菌体悬浮,获得细胞浓度在107~109CFU/mL的菌悬液;
[0008](2)在无菌条件下,取步骤(1)获得的菌悬液均匀平铺在固体培养皿中,平铺量为1.5~2mL/cm2,进行氮离子注入诱变,注入能量为20~40keV,氮离子注入量为5~50
×
10
14
ions/cm2;
[0009](3)将步骤(2)中经过氮离子注入诱变的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体积50~150倍,取稀释后的菌液均匀涂布在M4固体平板培养基上,涂布的量为50~100μL/cm2,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0010](4)于M4平板上挑选出单菌落作为初筛菌;
[0011](5)将步骤(4)中获得的初筛菌进行发酵培养,得到能稳定产顺

11

十六碳烯醛的
破囊壶菌菌株。
[0012]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活化培养基的成分为:葡萄糖50~55g/L、无水乙醇5~8g/L,酵母提取物2~3g/L、K2HPO
4 0.2~0.3g/L,人工海盐13~14g/L、蛋白胨0.1~0.2g/L。
[0013]优选步骤(1)中活化培养条件为:在温度28~30℃,转速160~180rpm,pH为6.5~7.5条件下培养3~6天。
[0014]优选步骤(3)中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条件为15~30℃中恒温培养24~48h。
[0015]优选步骤(3)中M4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0~22g/L,蛋白胨1.5~2g/L,酵母提取物1.0~2.0g/L,人工海盐33~36g/L,琼脂粉20~25g/L。
[0016]优选步骤(5)中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为15~30℃、转速为200~250r/min,培养时间为4~6天。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破囊壶菌培育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在实际中易于操作。经过本专利技术方法所获得的破囊壶菌菌株,较野生型破囊壶菌顺

11

十六碳烯醛产量提高最多可达65.18%,远超同类方法,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以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 sp.NJTU

63菌,购买自宁波明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但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限制,其他野生型破囊壶菌也适用于本专利技术。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产顺

11

十六碳烯醛破囊壶菌菌株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1)挑取破囊壶菌于活化培养基中,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50g/L、无水乙醇8g/L,酵母提取物3g/L、K2HPO
4 0.2g/L,人工海盐14g/L、蛋白胨0.1g/L在温度28℃,转速160rpm,pH为6.5条件下培养3天,得活化菌液,将活化后的菌液离心,去除上清液,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菌体悬浮,获得细胞浓度在107CFU/mL的菌悬液;
[0023](2)在无菌条件下,取步骤(1)获得的菌悬液均匀平铺在固体培养皿中,平铺量为1.5mL/cm2,进行氮离子注入诱变,注入能量为20keV,氮离子注入量为5
×
10
14
ions/cm2;
[0024](3)将步骤(2)中经过氮离子注入诱变的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体积50倍,取50μL/cm2均匀涂布在M4培养基上,M4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2g/L,蛋白胨1.5g/L,酵母提取物2.0g/L,人工海盐33g/L,琼脂粉25g/L,15℃中恒温培养48h;
[0025](4)于M4平板上挑选出单菌落作为初筛菌;
[0026](5)将步骤(4)中获得的初筛菌进行发酵培养,在15℃、200r/min培养6天,检测其生物量及顺

11

十六碳烯醛产量。
[0027]检测发酵后菌株生物量:收集10mL上述步骤(5)获得的菌液,于已称重的离心管内,12000r/min离心10min,去上清,离心管中剩余沉淀物用生理盐水清洗3次,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冻干,称量冻干后离心管重量,离心管冻干后的重量减去空离心管重量即为发酵液生物量。经过检测,筛选得到的菌株生物量较野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顺

11

十六碳烯醛破囊壶菌菌株的培育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取破囊壶菌于活化培养基中得活化菌液,将活化后的菌液离心,去除上清液,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菌体悬浮,获得细胞浓度在107~109CFU/mL的菌悬液;(2)在无菌条件下,取步骤(1)获得的菌悬液均匀平铺在固体培养皿中,平铺量为1.5~2mL/cm2,进行氮离子注入诱变,注入能量为20~40keV,氮离子注入量为5~50
×
10
14
ions/cm2;(3)将步骤(2)中经过氮离子注入诱变的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体积50~150倍,取稀释后的菌液均匀涂布在M4培养基上,涂布的量为50~100μL/cm2,放入培养箱中培养;(4)于M4平板上挑选出单菌落作为初筛菌;(5)将步骤(4)中获得的初筛菌进行发酵培养,得到能稳定产顺

11

十六碳烯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红杨晶晶崔子龙赵芷若郭宏康叶竞灵王志汪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