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054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3:14
在具有能够收容卷体和切割介质双方的供送托盘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包括:供送辊(2);供送托盘(11),能够相对于壳体(100a)插拔,具有能够收容卷体(R)的第一收容部(11a)和能够将切割纸(P2)以多张层叠的状态收容的第二收容部(11b);及移动机构(20)。移动机构(20)能够向供送辊(2)与从收容于第一收容部(11a)的卷体(R)卷出的卷纸(P1a)抵接的位置移动,且能够向供送辊(2)与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b)的切割纸(P2)抵接的位置移动。纸(P2)抵接的位置移动。纸(P2)抵接的位置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能够收容卷体和切割介质双方的供送托盘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能够收容片状的纸张被卷绕成卷状而得到的卷体和切割纸双方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形成有卷体用的载置部及切割纸用的载置部的供纸盒(供送托盘)的传真机(图像形成装置)。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

2645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专利文献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从供纸盒供送从卷体卷出的卷纸的辊和用于从供纸盒供送切割纸的辊另外设置。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需要在装置内部设置配置卷纸用及切割纸用的辊的空间,装置会大型化。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具有能够收容卷体和切割介质双方的供送托盘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的图像形成装置。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壳体;供送托盘,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插拔,能够收容片状介质;供送辊,从所述供送托盘将所述片状介质朝向运送路径供送;图像形成部,对所述运送路径内的所述片状介质形成图像;及移动机构,所述供送托盘具有:第一收容部,能够收容长尺寸的片状介质被卷绕成卷状而得到的卷体;及第二收容部,能够将切割介质以多张层叠的状态收容,所述切割介质是比所述长尺寸的片状介质短尺寸的片状介质,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向所述供送辊与从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部的所述卷体卷出的片状介质即卷介质抵接的位置移动,且能够向所述供送辊与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所述切割介质抵接的位置移动。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将从收容于第一收容部的卷体卷出的卷介质或收容于第二收容部的切割介质利用共用的供送辊来选择性地运送。由此,在具有能够收容卷体和切割介质双方的供送托盘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图。
[0014]图2是切割纸收容时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图。
[0015]图3是示出电动机进行了正转时的移动机构的动力的传递的图。
[0016]图4是示出电动机进行了反转时的移动机构的动力的传递的图。
[0017]图5是供送托盘的插拔时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图。
[0018]图6是示出供送托盘插入于壳体时的退避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0019]图7是供送托盘的插拔时的退避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0020]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图。
[0021]图9是切割纸收容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图。
[0022]图10是供送托盘的插拔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第一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图1~图7来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将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设为打印机100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
[0025](打印机100的整体结构)
[0026]如图1所示,打印机100包括壳体100a、供送托盘11、供送辊2、运送辊对3a、排纸辊对3b、切割器机构4、头5(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部)、排纸托盘6、引导件7、中间辊对9及控制部10。供送托盘11能够相对于壳体100a的下部插拔。排纸托盘6构成壳体100a的上部的前侧的侧壁,能够相对于壳体100a开闭。
[0027]供送托盘11能够相对于壳体100a在前后方向上插拔。供送托盘11具有:第一收容部11a,能够收容长尺寸的纸张P1(本专利技术的长尺寸的片状介质)被卷绕成卷状而得到的卷体R;及第二收容部11b,能够将切割纸P2(本专利技术的切割介质,参照图2)以多张层叠的状态收容的,切割纸P2是比长尺寸的纸张P1短尺寸的纸张。另外,在供送托盘11的后端部即供送托盘11的从壳体100a拔出的方向的上游端部形成有向上侧延伸的凸部18。凸部18是在供送托盘11相对于壳体100a的插拔时用于避免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b的切割纸P2脱落的构件。
[0028]第一收容部11a具有圆筒状的芯构件Rc、2个辊14、15及卷罩16。卷体R是在圆筒状的芯构件Rc的外周面呈卷状地卷绕长尺寸的纸张P1而得到的。卷体R以使沿着其旋转轴Rx(芯构件Rc的中心轴)的轴向(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与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旋转轴Rx的轴向也相当于长尺寸的纸张P1及切割纸P2的宽度方向。
[0029]2个辊14、15沿着左右方向长尺寸地延伸,形成为比卷体R的宽度长一些。辊15配置于辊14的后方。辊14、15的旋转轴与旋转轴Rx平行。并且,这2个辊14、15以与卷体R的下侧部分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将该卷体R从下方支承。
[0030]在从卷体R卷出长尺寸的纸张P1时,2个辊14、15从动于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图1中的实线箭头)的卷体R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收容于第一收容部11a的卷体R卷出的长尺寸的纸张P1称作卷纸P1a(本专利技术的卷介质)。从收容于第一收容部11a的卷体R卷出的卷纸P1a通过第二收容部11b的底面17(后述)的下方的路径而被输送至供送辊2。卷纸P1a由供送辊2朝向运送路径供送,经过中间辊对9、运送辊对3a、头5、排纸辊对3b而被输送至排纸托盘6。需要说明的是,卷纸P1a的运送路径由供送辊2、中间辊对9、运送辊对3a、排纸辊对3b规定。
[0031]卷罩16是覆盖收容于第一收容部11a的卷体R的构件。卷罩16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形成为比辊14、15的宽度长。另外,卷罩16以能够接近能够收容于第一收容部11a的最大尺寸的卷体R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由此,即使卷体R的卷绕松缓而卷体R的外径要变大,卷体R的外周面也会与卷罩16的内表面接触,能够限制外径变大。
[0032]第二收容部11b位于第一收容部11a的后方,具有将切割纸P2从下方支承的底面17。底面17沿着左右方向长尺寸地延伸,形成为比切割纸P2的宽度长一些。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b的切割纸P2由供送辊2朝向运送路径供送,经过中间辊对9、运送辊对3a、头5、排纸辊对3b而被输送至排纸托盘6。切割纸P2的运送路径由供送辊2、中间辊对9、运送辊对3a、排纸辊对3b规定。
[0033]另外,对第二收容部11b的底面17的后端部分且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进行了切口加工。在对卷纸P1a进行打印时,如上所述,从卷体R卷出的卷纸P1a通过第二收容部11b的底面17的下方的路径而被输送至供送辊2。然后,卷纸P1a从未收容切割纸P2的状态的第二收容部11b的底面17的被切口加工的部分通过与供送辊2抵接而被朝向运送路径供送。
[0034]另外,在第二收容部11b形成有表示收容了最大数量的切割纸P2时的最大高度位置的记号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供送托盘,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插拔,能够收容片状介质;供送辊,从所述供送托盘将所述片状介质朝向运送路径供送;图像形成部,对所述运送路径内的所述片状介质形成图像;及移动机构,所述供送托盘具有:第一收容部,能够收容长尺寸的片状介质被卷绕成卷状而得到的卷体;及第二收容部,能够将切割介质以多张层叠的状态收容,所述切割介质是比所述长尺寸的片状介质短尺寸的片状介质,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向所述供送辊与从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部的所述卷体卷出的片状介质即卷介质抵接的位置移动,且能够向所述供送辊与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所述切割介质抵接的位置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送辊能够将所述卷介质及所述切割介质沿着共用的运送路径供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将所述供送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的摆动臂和将所述摆动臂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的摆动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轴位于相比所述供送托盘的上端部靠近下侧处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安装于所述摆动臂且用于将来自驱动源的动力向所述供送辊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传递带及齿轮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还包括切断机构,该切断机构配置于所述传递带与所述供送辊之间,能够选择性地选取从驱动源向所述供送辊传递动力的状态和切断所述动力的传递的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施力构件,该施力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立松侑也山口真诚宫濑悟吏野田宪吾金泽学郎森本尚央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