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鲜菇栽培规模化高产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鲜菇培养
,具体为一种海鲜菇栽培规模化高产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海鲜菇一般指蟹味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玉蕈属,又名玉蕈、斑玉蕈、真姬菇、胶玉蘑、鸿喜菇等,是一种大型木质腐生真菌。在自然环境中,一般秋季群生于山毛榉等阔叶树枯木或活立木上。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海鲜菇栽培的技术中往往忽略了选种,常常会因为菌种上含有病虫杂菌、黄水、大量菌被,或者因菌丝生命力不强导致培训出的海鲜菇品质不佳,同时,现有的海鲜菇栽培技术中,由于培养基的配比问题,海鲜菇的生产周长较长,不利于后期的出菇和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海鲜菇栽培高产技术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鲜菇栽培规模化高产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海鲜菇栽培规模化高产技术的步骤如下:步骤一:选种,品种上选择抗病、无杂菌、少或无菌被、菌丝粗壮和生命力旺盛的优质菌种;步骤二:制备培养基,将柳杉木屑、松树木屑、棉籽壳、麸皮、石灰、石膏粉、碳酸钙和定量的水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并控制其酸碱度;步骤三:将优选的菌种拌入培养基,将培养基与菌种装入培养袋,装袋松紧适中,袋中央用直径1.5cm的钢筋打孔,扎紧袋口,并对培养袋进行消毒;步骤四:将培养袋堆至大棚内,保持大棚内环境温度在20
‑
30℃,当菇蕾分化期间,将大棚内相对湿度调至90
‑
95%,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05
‑
0.1%,当子实体生长阶段期间,将大棚内相对湿度调至85
‑
90%,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2
‑
0.4%;步骤五:等待发菌,通风3
‑
4次/天,25
‑
30分钟/次,等待30
‑
35天培养袋发满菌丝;步骤六:人工催蕾,将发菌完全的海鲜菇培养袋经表面清洗,并控制大棚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沐奇,甘传龙,夏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建宁大川生物菌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