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645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挡风玻璃处的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及车辆。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与车辆的后风挡玻璃和流水槽连接,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包括挡水条本体,挡水条本体与后风挡玻璃的下边缘连接,挡水条本体与后风挡玻璃围成导水槽,导水槽的两端与流水槽连通,导水槽用于导流。当有雨水落在后风挡玻璃上,雨水会沿着后风挡玻璃向下流动,流动到导水槽处时,且由于后风挡玻璃具有中间高,两端低且平滑过渡的特点,雨水会受到导水槽的导流作用,从导水槽的两端流入流水槽内,再沿流水槽流出,从而避免雨水继续向下流入行李箱内。向下流入行李箱内。向下流入行李箱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挡风玻璃处的密封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被广泛的应用。且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对汽车造型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的使用功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雨天就尤为考验车辆的设计合理性。在雨天的环境中,行李箱盖开启的状态下,雨水会流过后风挡玻璃并可能一直流过行李箱开口进入到行李箱的内部,尤其对于一些遛背造型的车型来说,雨天行李箱开启浸水的问题尤为突出。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后风挡玻璃下边缘粘贴挡水条,或是增加行李箱密封条的高度来解决行李箱浸水问题,然而挡水效果有限,仍然存在行李箱浸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及车辆,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李箱浸水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与车辆的后风挡玻璃和流水槽连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与车辆的后风挡玻璃(7)和流水槽(8)连接,其特征在于,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包括挡水条本体(1),所述挡水条本体(1)与所述后风挡玻璃(7)的下边缘连接,所述挡水条本体(1)与所述后风挡玻璃(7)围成导水槽(2),所述导水槽(2)的两端与所述流水槽(8)连通,所述导水槽(2)用于导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2)为U型结构,所述后风挡玻璃(7)为所述导水槽(2)的其中一个槽壁,所述挡水条本体(1)包括所述导水槽(2)的其中另一个槽壁和槽底,所述导水槽(2)的两个槽壁之间形成水流的缓冲空间(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条本体(1)为U型结构,所述后风挡玻璃(7)的下边缘位于所述挡水条本体(1)的槽底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条本体(1)与所述后风挡玻璃(7)粘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风挡玻璃挡水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机构(4),所述挡水条本体(1)包括所述导水槽(2)的其中另个一槽壁,该所述槽壁为具有磁性的磁性槽壁(5),所述电磁机构(4)与所述后风挡玻璃(7)对应所述磁性槽壁(5)的位置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余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