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519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公路桥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包括夯实设备本体和移动小车,所述夯实设备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的前端上部卡合有吸气罩,所述吸气罩的左端上部安装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气管,且所述进气管远离吸气泵的一端与吸气罩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吸气泵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吸气罩的右端上部设置有集尘盒,所述集尘盒的右端底部与吸气罩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排气管远离吸气泵的一端与集尘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盒的左端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转动有圆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除尘操作,且灰尘易于收集和清理,操作较为简单,使用方便便捷。使用方便便捷。使用方便便捷。

A backfill compaction equipment for highway culvert b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公路桥梁
,具体涉及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公路桥梁工程公路跨越水域、山谷及一切交通通道的构造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全部工作,在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夯实机对地面进行夯实,以确保桥梁支撑柱的地基稳定,但现有的夯实机在对地面进行夯实时,不能根据夯实的需要调节夯实的角度,影响装置的适用性,并且在对地面进行夯实前,不能对夯实地面上的石块和杂物进行清理,导致夯实的效果不好。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111608166B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用涵背回填夯实设备,通过角度调节组件工作可以对夯实的角度进行调节,以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夯实作业,二次压平装置工作对夯实产出的凹凸不平的夯实坑进行压平作业,但该夯实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0004]在对地面进行夯实时,由水泵水通过软管输送至连接管上,连接管将水输送至若干喷嘴上,若干喷嘴将水喷淋在需要夯实的地面上,在喷淋的同时摆动电机带动摆动架摆动,摆动架摆动带动若干喷嘴转动,从而将水均匀的喷淋在地面上,避免造成大量的灰尘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的工作,但此种喷淋除尘的方式会造成待夯实的地面过于潮湿,使得该设备上的夯实座在后续的夯土时会造成泥水崩溅,并造成泥水大量附着,给该夯实设备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具有除尘方便和清灰快捷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包括夯实设备本体和移动小车,所述夯实设备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的前端上部卡合有吸气罩,所述吸气罩的左端上部安装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气管,且所述进气管远离吸气泵的一端与吸气罩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吸气泵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吸气罩的右端上部设置有集尘盒,所述集尘盒的右端底部与吸气罩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排气管远离吸气泵的一端与集尘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盒的左端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转动有圆盘,所述集尘盒的右端开设有半圆形漏料口,且所述半圆形漏料口的左侧贴合有半圆形挡料板,所述半圆形挡料板与圆盘之间固定有连杆,且所述连杆的左端固定有转把。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半圆形挡料板与圆盘厚度相同,且所述半圆形挡料板的直径大于半圆形漏料口的内部直径,所述半圆形挡料板和圆盘均与连杆相互垂直,且所述连杆的长度大于集尘盒的长度。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槽的内壁四
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圆盘的外壁四周固定有限位环,且所述限位环与限位槽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把为“U”形结构,且所述转把与连杆呈“山”字形相互垂直。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气罩的后端底部左右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与移动小车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小车的上端安装有储能电源,且所述吸气泵与储能电源电性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在使用时,移动小车前端因清扫而扬起的灰尘可在吸气泵的吸力作用下,依次通过吸气罩、进气管、吸气泵和排气管进入集尘盒的内部,由此来减少扬尘的产生,且不会造成地面潮湿,避免了泥水崩溅和大量附着的情况。
[0014]2、本技术在使用后,通过转把以及连杆和圆盘可上提集尘盒,此过程中集尘盒通过转轴可相对吸气罩上翻,在通过转把上提集尘盒的同时,可进一步通过转把以及连杆带动半圆形挡料板向上翻转度,从而使半圆形漏料口被打开而将集尘盒内部存积的灰尘倒掉清出,操作较为简单,使用方便便捷。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吸气罩、吸气泵、集尘盒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集尘盒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夯实设备本体;2、移动小车;3、储能电源;4、吸气罩;5、吸气泵;6、集尘盒;7、固定块;8、进气管;9、排气管;10、转轴;11、圆槽;12、圆盘;13、连杆;14、转把;15、半圆形漏料口;16、半圆形挡料板;17、限位槽;18、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图2、图3、图和图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包括夯实设备本体1和移动小车2,夯实设备本体 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小车2,其中,夯实设备本体1以及移动小车2的具体结构和使用请参阅公开号CN111608166B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公路桥梁用涵背回填夯实设备,为现有公知技术,此处不再进行赘述说明,移动小车2的前端上部卡合有吸气罩4,其中,吸气罩4的后端底部左右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固定
块7,且固定块7与移动小车2固定连接,吸气罩4的左端上部安装有吸气泵5,吸气泵5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气管8,且进气管8远离吸气泵5的一端与吸气罩4的上端固定连接,吸气泵5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气管9,吸气罩4的右端上部设置有集尘盒6,集尘盒6的右端底部与吸气罩4通过转轴10转动连接,且排气管9远离吸气泵5的一端与集尘盒6的上端固定连接,其中,吸气泵5以及进气管8和排气管9的具体结构及使用为现有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进行赘述说明,吸气泵5的型号不作具体限定,另外,在使用时,可在吸气罩4内部上端固定安装与吸气罩4内部安装矩形金属防尘网,图中未具体示出,来防止外部质量较轻的物体被吸入到进气管8而造成堵塞,排气管9 集尘盒6的左端开设有圆槽11,圆槽11的内部转动有圆盘12,集尘盒6的右端开设有半圆形漏料口15,且半圆形漏料口15的左侧贴合有半圆形挡料板 16,半圆形挡料板16与圆盘12之间固定有连杆13,且连杆13的左端固定有转把14,本技术在使用时,移动小车2前端因清扫而扬起的灰尘可在吸气泵5的吸力作用下,依次通过吸气罩4、进气管8、吸气泵5和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包括夯实设备本体(1)和移动小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设备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小车(2),所述移动小车(2)的前端上部卡合有吸气罩(4),所述吸气罩(4)的左端上部安装有吸气泵(5),所述吸气泵(5)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气管(8),且所述进气管(8)远离吸气泵(5)的一端与吸气罩(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吸气泵(5)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气管(9),所述吸气罩(4)的右端上部设置有集尘盒(6),所述集尘盒(6)的右端底部与吸气罩(4)通过转轴(10)转动连接,且所述排气管(9)远离吸气泵(5)的一端与集尘盒(6)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盒(6)的左端开设有圆槽(11),所述圆槽(11)的内部转动有圆盘(12),所述集尘盒(6)的右端开设有半圆形漏料口(15),且所述半圆形漏料口(15)的左侧贴合有半圆形挡料板(16),所述半圆形挡料板(16)与圆盘(12)之间固定有连杆(13),且所述连杆(13)的左端固定有转把(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涵背回填夯实设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松涛栾加友栾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进步混凝土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