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螺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螺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现象是1963年Pope等人最早发现的,直到1987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等人报道了基于荧光效率高、电子传输性好的8
‑
羟基喹啉铝和空穴传输性良好的芳香二胺两种有机半导体材料,通过真空热蒸镀制备了器件为三明治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驱动电压小于10V的电压下,前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达到了1%,使得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具有了实用性的可能,从此引起了众多科学家和产业界对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
[0003]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技术作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技术上的突飞猛进使得有机电致发光技术成为显示领域和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最热门的研究之一。
[0004]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屏体仍然存在驱动电压高、电流效率低的缺陷,为了改善这些缺陷,一方面器件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也需要改进各功能层光材料的性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含螺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X选自氧或硫;L选自单键、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30亚芳基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30亚杂芳基;R1选自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40芳基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40杂芳基;R2选自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9
‑
C40稠环芳基、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5
‑
C40稠环杂芳基和
‑
NR
21
R
22
,其中R
21
和R
22
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选自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40芳基、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3
‑
C40杂芳基、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9
‑
C40稠环芳基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5
‑
C40稠环杂芳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氰基、C1
‑
C10烷基和C1
‑
C10烷氧基,优选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和碘,所述C1
‑
C10烷基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正己基和正庚基;所述C1
‑
C10烷氧基选自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叔丁氧基、异丁氧基、正戊氧基、异戊氧基、正己氧基和正庚氧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式II或式III所示,其中,X选自氧或硫;L选自单键、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30亚芳基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30亚杂芳基;R1选自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40芳基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40杂芳基;R
21
和R
22
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选自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40芳基、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3
‑
C40杂芳基、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9
‑
C40稠环芳基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5
‑
C40稠环杂芳基;
R
23
选自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9
‑
C40稠环芳基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5
‑
C40稠环杂芳基。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选自单键、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20亚芳基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20亚杂芳基,优选选自单键、亚苯基、亚联苯基或亚萘基。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式IIA、式IIB、式IIIA或式IIIB所示其中,X选自氧或硫;R1选自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40芳基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40杂芳基;R
21
和R
22
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选自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6
‑
C40芳基、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3
‑
C40杂芳基、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9
‑
C40稠环芳基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5
‑
C40稠环杂芳基;R
23
选自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9
‑
C40稠环芳基和含取代基或不含取代基的C5
‑
C40稠环杂芳基。6.根据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式IIB
技术研发人员:吕瑶,冯美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