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5G网络的智慧校园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校园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5G网络的智慧校园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慧校园是指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学与教的效果为目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核心技术,提供一种环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作型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并能对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进行洞察和预测的智慧学习环境。然而目前智慧校园管理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实现全国性、全球化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不够全面,仍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硬件和系统维护消耗大,投入成本昂贵;2、设备之间数据相互分离,没有有效互联,师生间、教师间和学生间不能实现夸区域交互,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差,缺少交互,教师无法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G网络的智慧校园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教学硬件设备和校园管理硬件设备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5G网络的智慧校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慧校园管理系统,所述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与多个智能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硬件设备:在当前校园内投入教学硬件设备和校园管理硬件设备,所述教学硬件设备包括课堂智能终端、学习终端和教师助手,在当前校园内部署5G网络并搭建校园网站和门户;S2:建立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建立教务管理系统,所述教务管理系统用于各硬件设备中建设综合管理平台,所述管理平台通过所述各硬件设备建立若干个独立数据包,所述各硬件设备上设置有若干个接口,所述若干个接口与所述若干个独立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管理平台向各硬件设备发送综合管理指令,并对管理指令做出反馈,独立数据包接收反馈数据做更新处理;S3:建立数字课堂:所述课堂智能终端进行数字教学,学习终端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助手、课堂智能终端和学习终端内安装有相匹配的APP,APP内设置有交行功能的操作指令按键,所述课堂智能终端和学习终端接收交互指令,交互指令上传至APP数据云平台,教师助手通过读取云平台中的指令数据进行交互指令反馈,由APP数据云平台反馈至各课堂智能终端和学习终端;S4:建立智慧校园:基于物联网将各教学设备及智慧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各教学设备建立单独数据库,并依据各教学设备进行标签分类,所述教学设备使用其单独数据库直接将另一教学设备作为所述教学设备的储存单元进行访问,实现各设备间的数据交互,以云端数据库为核心,将所述单独数据库信息共享至云端数据库中,建立子数据库用于分类储存单独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并为各单独数据库提供子数据库的相关参数,由所述教学设备中搜索引擎进行数据搜索;S5:建立校园交互方式:智慧校园分别与省市及教育专有云平台进行数据交互,省市及教育专有云平台与全国教育云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省市及教育专有云平台与全国教育云平台均采用专属云平台和云空间,每个专属云平台和云空间均为中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网络的智慧校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基础建设的步骤包括:S101:所述校园管理硬件设备包括物联网监控终端设备、视频监控终端设备、环境监控终端设备和办公数据运营终端设备,校园管理硬件设备和教学硬件设备构成终端数据采集,校园管理硬件设备和教学硬件设备随资源数量、访问并发量的增长自由添加,为系统建设提供数据源,所述门户包括人员管理、运营管理、设备数据管理、基础数据管理、警报监控混合校园运营大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网络的智慧校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系统建设的步骤包括:教务管理系统建立在基础建设提供的平台上,教师通过登录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师信息管理,为教师提供调课代课服务和考试监功能,综合管理平台与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综合管理平台由校园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综合管理平台包括学生管理功能、行政管理功能、后勤管理功能和家园管理功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5G网络的智慧校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综合管理平台的步骤,所述学生管理功能对学生的信息和档案进行分类管理,针对学生档案进行
相对应的成绩记录,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综合评价后对学生的学习进度生成图表,行政管理功能对校园招生档案进行管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网络的智慧校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所述智慧校园,还包括:基于所述教学设备以及所述智慧终端确定对学生进行监控的目标监控数据,同时,获取所述目标监控数据的数据标识;将所述目标监控数据的数据标识输入至预设监控数据库中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输出对所述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监控的基本数据类型,其中,所述预设监控数据库中包括学生、老师以及学校职工的基本数据类型;将所述目标监控数据与所述基本数据类型进行一一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将所述目标监控数据进行第一分类,生成第一目标监控数据段与第二目标监控数据段,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监控数据段为所述目标监控数据中与所述基本数据类型不一致的数据,所述第二目标监控数据段为所述目标监控数据中与所述基本数据类型一致的数据;基于所述匹配结果将所述第二目标监控数据段中的数据根据所述基本数据类型进行第二分类,生成子监控数据组;随机提取若干所述第一目标监控数据段中的数据作为第一样本数据,同时,随机分别提取所述子监控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第二样本数据;对所述第一样本数据进行读取,确定所述学生的行为特征点,同时,根据所述行为特征点构建所述学生的第一行为网络,同时,基于所述行为特征点将所述第一目标监控数据在所述第一行为网络中进行部署;基于部署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监控数据在所述第一行为网络中的部署特征,并根据所述部署特征确定所述学生的第一行为习惯;基于所述基本数据类型构建第二行为网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楚,王添喜,陈其亦,詹惠虎,林烈森,陈任良,唐忠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安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