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30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1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在该方法中,LiFi站点需要先分别通过至少两条路径与LiFi终端对准。然后,该LiFi站点按照该第一路径对应的第一对准方向向该LiFi终端发送业务数据。当该LiFi站点确定该第一路径被遮挡,则该LiFi站点按照该第二路径对应的第二对准方向向该LiFi终端发送该业务数据。由于,在该第一路径被遮挡时,该LiFi站点已经获知该第一路径的对准方向。因此,LiFi站点可以省去因扫描LiFi终端的而造成的时延。LiFi站点与LiFi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不中断,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利于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利于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light fidelity,LiFi),又称为光保真技术,是一种利用可见光波谱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传输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上植入芯片,利用电信号控制LED发出肉眼看不到的高速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该技术能够使得在室内灯光可达的范围即可布置通信网络,能够在实现照明的同时,实现高速的数据通信。然而,可见光波长较短,当LiFi站点与LiFi终端之间的视距(line of sight,LOS)路径受遮挡物遮挡后,LiFi终端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将严重衰减,将严重影响室内LiFi的通信质量。
[0003]目前,常采用反射面技术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地,当LiFi站点与LiFi终端之间的视距路径受遮挡物遮挡后,该LiFi站点将通过反射面扫描非视距(no line of sight,NLOS)路径,以重新建立LiFi站点与LiFi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也可以采用切换LiFi站点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地,当LiFi站点与LiFi终端之间的视距路径受遮挡物遮挡后,该LiFi站点将与该LiFi终端通信的任务切换至另一个与该LiFi终端能够进行视距通信的LiFi站点。然后,由该切换之后的LiFi站点扫描该LiFi终端并与该LiFi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0004]但是,前述两种解决方式都将引入较大时延,导致LiFi终端与LiFi站点之间业务数据传输中断,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用于避免在LiFi站点与LiFi终端之间的视距路径受遮挡物遮挡时引入因扫描波束或重建链路而引起的时延,降低LiFi终端与LiFi站点之间业务数据传输中断的几率,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该方法用于LiFi站点和LiFi终端之间的光通信。在该方法中,LiFi站点需要先分别通过至少两条路径与LiFi终端对准,其中,不同的路径对应的对准方向不同,该至少两条路径包括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然后,该LiFi站点按照该第一路径对应的第一对准方向向该LiFi终端发送业务数据。当确定该第一路径被遮挡时,则该LiFi站点按照该第二路径对应的第二对准方向向该LiFi终端发送该业务数据。
[0007]其中,前述LiFi站点分别通过至少两条路径与LiFi终端对准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是,LiFi站点确定至少两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的对准方向的过程。
[0008]应当理解的是,当确定某一条路径的对准方向之后,若该LiFi站点向该对准方向发送信号,该LiFi终端可以收到前述信号。因此,该对准方向可以反映该LiFi终端的位置信息。
[0009]本实施例中,LiFi站点分别通过至少两条路径与LiFi终端对准,并且,该LiFi站点
已知前至少两条路径中每条路径的对准方向。也就是说,该LiFi站点通过前述任意一条路径对应的对准方向发送业务数据,该LiFi终端均可以收到来自该LiFi站点的业务数据。因此,当其中一条路径被遮挡时,LiFi站点可以通过已知的另一条路径的对准方向向该LiFi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此时,LiFi站点无需再次扫描以确定LiFi终端的位置,而是直接采用未被遮挡的路径对应的对准方向向LiFi终端发送业务数据。由于,LiFi站点省去了因扫描LiFi终端的而造成的时延。因此,LiFi站点与LiFi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不中断,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而传统的技术中,LiFi站点与LiFi终端之间仅有一条路径的对准方向是明确的,该LiFi站点不感知其他路径上的对准方向。当该LiFi站点与该LiFi终端之间已知的这一条路径被遮挡之后,该LiFi站点才会触发扫描另一条路径。因此,传统技术需要引入因扫描LiFi终端的而造成的时延。
[00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LiFi站点分别通过至少两条路径与LiFi终端对准,包括:该LiFi站点分别在该至少两条路径中的每一条路径上发射信标光束,其中,不同路径上发射的信标光束的发射方向不同,不同路径上发射的信标光束的波长不同;若收到与该信标光束具有相同波长的反馈光束,则该LiFi站点确定该波长对应的信标光束的发射方向为该信标光束对应的路径的对准方向。
[0011]其中,该反馈光束是前述信标光束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射而获得的信号,因此,若LiFi站点发出一个信标光束之后,能收到与该信标光束具有相同波长的反馈光束,则说明该LiFi站点刚好与该LiFi终端对准。本实施方式中,LiFi站点在至少两条路径上发射信标光束,为了区分不同路径上的信标光束,采用不同波长的光分别作为不同路径上的信标光束。也就是说,该LiFi站点会向LiFi终端发射至少两个不同波长的信标光束。而传统技术中,LiFi站点不会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射信标光束,在一条路径被遮挡之后,才会触发在另一条路径上发射信标光束。因此,该LiFi站点在不同路径扫描LiFi终端时,均采用的一种波长的信标光束。
[00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LiFi站点按照该第一路径对应的第一对准方向向该LiFi终端发送业务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LiFi站点存储至少两条路径对应的对准方向,该至少两条路径对应的对准方向包括该第一路径对应的该第一对准方向和该第二路径对应的该第二对准方向。
[0013]本实施方式中,提出LiFi站点在切换路径之间就能够存储指示两条路径对应的对准方向,而传统技术中LiFi站点仅获知一条路径的对准方向,无法存储两个或多个对准方向。相比于传输技术,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得LiFi站点在其中一条路径被遮挡的情况下,立即根据存储的另一条路径的对准方向发送业务数据,即切换至另一条路径传输业务数据,而无需在切换之前重新发射信标光束以确定对准方向。因此,LiFi站点省去了因扫描LiFi终端的而造成的时延,该LiFi站点与LiFi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不中断,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
[00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LiFi站点按照该第一路径对应的第一对准方向向该LiFi终端发送业务数据,包括:该LiFi站点按照该第一路径对应的第一对准方向向该LiFi终端发送数据帧,该数据帧携带该业务数据和位置指示信息,该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对准方向;若收到基于该数据帧的响应帧,且,该响应帧携带该位置指示信息,则该LiFi站点确定该第一路径未被遮挡。
[0015]本实施方式中,提出LiFi站点在向LiFi终端发送携带业务数据的数据帧时,也可以在该数据帧中携带位置指示信息,以使得该LiFi终端能够获知LiFi站点相对与该LiFi终端的方向。
[00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LiFi站点按照该第二路径对应的第二对准方向向该LiFi终端发送业务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该LiFi站点向该第一对准方向发射第一信标光束;若收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LiFi站点分别通过至少两条路径与LiFi终端对准,不同的所述路径对应的对准方向不同,所述至少两条路径包括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所述LiFi站点按照所述第一路径对应的第一对准方向向所述LiFi终端发送业务数据;当所述第一路径被遮挡时,所述LiFi站点按照所述第二路径对应的第二对准方向向所述LiFi终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Fi站点分别通过至少两条路径与LiFi终端对准,包括:所述LiFi站点分别在所述至少两条路径中的每一条路径上发射信标光束,其中,不同路径上发射的信标光束的发射方向不同,不同路径上发射的信标光束的波长不同;若收到与所述信标光束具有相同波长的反馈光束,则所述LiFi站点确定所述波长对应的信标光束的发射方向为所述信标光束对应的路径的对准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Fi站点按照所述第一路径对应的第一对准方向向所述LiFi终端发送业务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LiFi站点存储至少两条路径对应的对准方向,所述至少两条路径对应的对准方向包括所述第一路径对应的所述第一对准方向和所述第二路径对应的所述第二对准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Fi站点按照所述第二路径对应的第二对准方向向所述LiFi终端发送业务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LiFi站点向所述第一对准方向发射第一信标光束;若收到与所述第一信标光束具有相同波长的第一反馈光束,则所述LiFi站点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未被遮挡,并按照所述第一路径对应的第一对准方向向所述LiFi终端所述发送业务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条路径包括一条视线LOS路径和至少一条非视线NLOS路径;或者,所述至少两条路径包括至少两条非视线NLOS路径。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为视线LOS路径,所述第二路径为非视线NLOS路径。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分别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亚东蔡文超曾焱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