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9144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除硫塔、碱洗塔和水洗塔,其中设置的除硫塔,能够实现对废气中含硫组分的有效去除,进而通过碱洗塔的处理,吸收去除除硫塔中溢散出来的酸性气体,最后通过水洗塔的处理,吸收去除碱洗塔中出来的碱雾,最终实现对废气的有效净化以及达标排放。相对于RTO焚烧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净化效果好、安全系数高、易于工程化推广等优点,使用价值高,应用前景好;同时,利用该处理系统处理含硫废气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无二次空气污染等优点,适合于广泛处理不同来源的含硫废气。处理不同来源的含硫废气。处理不同来源的含硫废气。

A treatment system for sulfur-containing wast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硫化氢、甲硫醇、二甲基硫醚等含硫化合物在医药、农药等化工领域广泛应用,然而,这些含硫化合物嗅阈值低,有浓郁恶臭味,因此在这些含硫化合物的生产、应用、存储过程中常常产生难闻的恶臭味含硫废气。常见的脱硫工艺如石灰石

石膏法、氨

硫酸铵法、双碱法等,主要针对的是二氧化硫等无机硫,含有恶臭味的有机硫尾气一般采用RTO焚烧法处理,但焚烧法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不易于推广,且焚烧产生的含二氧化硫废气还需经过进一步脱硫才可以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净化效果好、安全系数高、易于工程化推广的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用于去除含硫废气中含硫组分的除硫塔、碱洗塔和水洗塔。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硫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除硫塔的数量超过一个时,所述除硫塔之间以串联的形式连通。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硫塔内的上方设有用于喷洒二氧化氯溶液的第一布料器;所述第一布料器通过管道与除硫塔的底部连通;所述除硫塔与第一布料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布料器与第一循环泵之间设有第一阀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布料器上还连通有二氧化氯储存装置;所述第一布料器与二氧化氯储存装置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水射器;所述二氧化氯储存装置至水射器的管道上设有单向阀;所述水射器通过管道与第一循环泵连通;所述水射器与第一循环泵之间设有第二阀门。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氧化氯储存装置为二氧化氯储存罐或二氧化氯发生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硫塔的底部还连通有用于吸收含硫废气中碱性组分的酸洗塔;所述酸洗塔内的上方设有用于喷洒酸性溶液的第二布料器;所述第二布料器通过管道与酸洗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布料器与酸洗塔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循环泵;所述酸洗塔的底部还连通有用于输送含硫废气的送气装置。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气装置为抽风机。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碱洗塔内的上方设有用于喷洒碱性溶液的第三布料器;所述第三布料器通过管道与碱洗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三布料器与碱洗塔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循环泵。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洗塔内的上方设有用于喷洒水的第四布料器;所述第四布料器通过管道与水洗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四布料器与水洗塔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循环泵。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除硫塔、碱洗塔和水洗塔,其中设置的除硫塔,能将废气中的含硫组分与溶液中的除硫药剂(如二氧化氯)充分结合,氧化后去除臭味并进入到除硫塔的水相中,从而实现对废气中含硫组分的有效去除,进而通过碱洗塔的处理,吸收去除除硫塔中溢散出来的酸性气体,最后通过水洗塔的处理,吸收去除碱洗塔中出来的碱雾,最终实现对废气的有效净化以及达标排放。相对于RTO焚烧炉,本技术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净化效果好、安全系数高、易于工程化推广等优点,使用价值高,应用前景好;同时,利用该处理系统处理含硫废气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无二次空气污染等优点,适合于广泛处理不同来源的含硫废气。
附图说明
[001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含硫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
[0019]1、酸洗塔;2、除硫塔;3、碱洗塔;4、水洗塔;5、二氧化氯储存装置;6、水射器;7、第一布料器;8、第一循环泵;9、第二布料器;10、第二循环泵;11、第三布料器;12、第三循环泵;13、第四布料器;14、第四循环泵;15、送气装置;16、第一阀门;17、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用于去除含硫废气中含硫组分的除硫塔2、用于去除除硫塔2尾气中酸性气体的碱洗塔3和用于去除碱洗塔3尾气中碱雾的水洗塔4。
[0023]本实施例中,除硫塔2能将废气中的含硫组分与溶液中的除硫剂(如二氧化氯溶液)充分结合,氧化后去除臭味并进入到除硫塔的水相中,从而实现对废气中含硫组分的有效去除,进而通过碱洗塔3的处理,吸收去除除硫塔2中溢散出来的酸性气体,最后通过水洗塔4的处理,吸收去除碱洗塔3中出来的碱雾,最终实现对废气的有效净化以及达标排放。相对于RTO焚烧炉,本技术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净化效果好、安全系数高、易于工程化推广等优点,使用价值高,应用前景好。
[0024]本实施例中,除硫塔2的数量为两个,以串联的形式连通。本实施例中,通过一级脱硫塔对废气中的含硫组分进行氧化处理,通过二级脱硫塔对废气中的含硫组分进行深度氧化处理,因而通过设置两个串联的除硫塔2,在保证快速、彻底的去除废气中的含硫组分的
前提下,不仅能提高二氧化氯的使用率,降低其使用量和处理成本,而且能够提供处理系统的安全系数,有利于实现安全生产。本技术中,除硫塔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不仅限于两个,数量能够满足对废气中含硫组分的有效去除即可,如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均可。
[0025]本实施例中,除硫塔2内的上方设有用于喷洒二氧化氯溶液的第一布料器7;第一布料器7通过管道与除硫塔2的底部连通;除硫塔2与第一布料器7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循环泵8;第一布料器7与第一循环泵8之间设有第一阀门16。本处理系统中,利用第一布料器7的布设作用,能够进一步提升二氧化氯溶液与废气的接触率,从而能够提升脱硫塔2的脱硫效率,有利于提高处理系统对废气的处理效率和净化效果,同时,通过第一循环泵8的作用,也能进一步提升二氧化氯溶液的使用率,在提高二氧化氯溶液利用率的前提下也能进一步降低处理成本,有利于降低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
[0026]本实施例中,第一布料器7上还连通有二氧化氯储存装置5;第一布料器7与二氧化氯储存装置5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水射器6;二氧化氯储存装置5至水射器6的管道上设有单向阀;水射器6通过管道与第一循环泵8连通;水射器6与第一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用于去除含硫废气中含硫组分的除硫塔(2)、碱洗塔(3)和水洗塔(4);所述除硫塔(2)内的上方设有用于喷洒二氧化氯溶液的第一布料器(7);所述第一布料器(7)通过管道与除硫塔(2)的底部连通;所述除硫塔(2)与第一布料器(7)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循环泵(8);所述第一布料器(7)与第一循环泵(8)之间设有第一阀门(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硫塔(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除硫塔(2)的数量超过一个时,所述除硫塔(2)之间以串联的形式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料器(7)上还连通有二氧化氯储存装置(5);所述第一布料器(7)与二氧化氯储存装置(5)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水射器(6);所述二氧化氯储存装置(5)至水射器(6)的管道上设有单向阀;所述水射器(6)通过管道与第一循环泵(8)连通;所述水射器(6)与第一循环泵(8)之间设有第二阀门(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硫废气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氯储存装置(5)为二氧化氯储存罐或二氧化氯发生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兴利陈灿秦岳军罗先褔王燕刘欢张海涛钟若楠马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