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草木灰处理有机化工类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6500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草木灰处理有机化工类废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化工类废水与草木灰混合,搅拌;将搅拌后得到的废水与无机絮凝剂混合,搅拌;将搅拌后得到的废水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混合,搅拌,熟化,完成对有机化工类废水的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草木灰处理有机化工类废水的方法,以草木灰为介质,参与结团絮凝,能够提高结团效果,增大絮体粒径,降低固液分离难度,缩短分离时间,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能够有效去除有机化工类废水中的悬浮物以及有效降低废水的色度和浊度,有着很好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草木灰处理有机化工类废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草木灰处理有机化工类废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化工工艺中常用到水洗的方法来对有机相中的杂质进行去除,以提高原料、中间体或产品原药的纯度,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有机化工类废水。如精细化工类车间生产废水和预处理废水,其中预处理废水包括废母液、洗涤废水、套用废水、中和废水等工艺废水,还包括芬顿氧化、碱解、电催化氧化、铁碳微电解等预处理后产生的废水。这些有机化工类废水中,常常含有较多颗粒细小的有机悬浮物,其带有亲水基团,稳定性好,又呈现出较负的zeta电位,所以难以沉降。另外,受到废水中有机杂质的干扰,常规的随机絮凝方式对该类废水中悬浮物的去除率也不高,所产生的絮体矾花较小,且机械强度低,易破碎,对后期的固液分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常规的絮凝方法,其无机絮凝剂对胶体实现压缩双电层作用后,主要靠颗粒之间的随机吸附、架桥和网捕作用形成絮凝体,造成絮凝体的大小粒径差别较大。与随机型絮凝不同,介质絮凝沉淀通过投加载体来强化形成结团絮凝体,改变絮团的粒径、密度和机械强度,以增强废水中不溶杂质的去除效果。然而,现有介质絮凝技术,是通过投加比重较大的微砂作为结团絮凝的矾花晶核,以增加絮体的密度,使絮凝体快速沉降,提高沉淀池表面负荷。微砂的主要原料为石英砂、磁砂、矿渣、喷砂废料等,大多是粒径在15-150μm不等的硬质颗粒物,会对设备和管道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且采用的矿物废料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重金属,容易造成新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的利用草木灰处理有机化工类废水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草木灰处理有机化工类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有机化工类废水与草木灰混合,搅拌;S2、将步骤S1中搅拌后得到的废水与无机絮凝剂混合,搅拌;S3、将步骤S2中搅拌后得到的废水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混合,搅拌,熟化,完成对有机化工类废水的处理。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步骤S1中,所述草木灰的加入量为每升有机化工类废水中加入草木灰500mg~2000mg。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步骤S1中,所述草木灰在使用之前还包括以下处理:将草木灰在100℃~600℃下进行烘干,直至重量变化率小于2‰;将烘干后得到的产物进行研磨,过80目~200目筛;所述草木灰为生物质锅炉中生成的灰渣。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步骤S2中,所述无机絮凝剂以溶液的形式加入到废水中,所述无机絮凝剂溶液与有机化工类废水的体积比为2.5‰~5%∶1;所述无机絮凝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不超过30%。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无机絮凝剂溶液中的无机絮凝剂为铁系无机絮凝剂和/或铝系无机絮凝剂;所述铁系无机絮凝剂为三氯化铁、硫酸亚铁、聚合硫酸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铝系无机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步骤S3中,所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以溶液的形式加入到废水中,所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溶液与有机化工类废水的体积比为0.1%~1%∶1;所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不超过1‰。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溶液中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步骤S1中,所述有机化工类废水在于草木灰混合之前还包括以下处理:调节有机化工类废水的pH值为6~9;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00r/min~300r/min;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0s~30s。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步骤S2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00r/min~300r/min;所述搅拌的间为30s~2min。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步骤S3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为30r/min~60r/min;所述搅拌的时间为2min~5min;所述熟化在转速为30r/min~60r/min下进行;所述熟化的时间为5min~10min。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步骤S1中,所述有机化工类废水为精细化工类车间的生产废水、精细化工类车间的预处理废水、精细化工类有机废水的混合废水、经过预处理后欲进入生物处理系统前的混合废水中的其中一种;所述精细化工类车间的生产废水包括废母液、洗涤废水、套用废水、中和废水中的其中一种或它们的混合废水;所述精细化工类车间的预处理废水包括芬顿氧化处理后的废水、碱解处理后的废水、电催化氧化处理后的废水、铁碳微电解处理后的废水中的其中一种或它们的混合废水;所述有机化工类废水中悬浮物的浓度≤3000mg/L。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步骤S3中,所述熟化处理后还包括以下处理:将熟化后的废水静置分离或送至气浮装置中进行泥水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草木灰处理有机化工类废水的方法,以草木灰为介质,参与结团絮凝,在与有机化工类废水混合后加入无机絮凝剂,形成以草木灰为核心的微絮凝体,进而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较大的水力搅拌的共同作用下,成长为紧致的、形态规则的结团絮凝体,由此改变了絮凝体的构造形态,降低了絮凝体的密度,从而形成了粒径大、密度小、紧致不易破碎的结团絮凝体,因而通过草木灰介质絮凝不仅有利于实现对废水中悬浮物的快速、有效去除,降低废水浊度,而且形成的结团絮凝体脱水效率高,不易堵塞滤布。而未有草木灰参与形成的絮凝体体积偏小,致密性差,在搅拌过快等湍流情况下,很容易破碎变成小块絮凝体,进一步再变成悬浮物,成为悬浊的状态,不仅不能实现对废水中悬浮物的有效去除,而且还可能会引入新的悬浮物。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草木灰具有比表面积大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吸附材料,在结团絮凝的同时也能吸附大量的色团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脱色作用,有利于提高废水的脱色效果,从而有效降低废水的色度。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草木灰中含有较多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有利于后端的生化处理,且重金属(Cr、Hg、As、Pb等)的含量极低,安全性高,避免了重金属的引入问题,同时也拓展了草木灰的循环利用途径。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草木灰产量大、来源广、易获得,且质地偏软,不会对设备造成磨损,解决了现有重介质存在的易磨损设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利用草木灰处理有机化工类废水的方法,以草木灰为介质,参与结团絮凝,能够提高结团效果,增大絮体粒径,降低固液分离难度,缩短分离时间,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能够有效去除有机化工类废水中的悬浮物以及有效降低废水的色度和浊度,有着很好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优化草木灰的加入量为每升有机化工类废水中加入草木灰500mg~2000mg,既能保证结团效果,降低结团絮凝体的密度,也不会产生过多的危险废物(化工企业的废渣属性上均定义为危险废物),这是因为草木灰粒径细小,其本身就是一种外来引入的悬浮物,若添加过量的草木灰不仅会占据结团絮凝体吸附架桥的点位、阻挡絮凝体发挥网捕作用,而且还会增加出水浊度;同时,由于草木灰亲水,过量投加还会造成泥渣压滤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草木灰处理有机化工类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有机化工类废水与草木灰混合,搅拌;/nS2、将步骤S1中搅拌后得到的废水与无机絮凝剂混合,搅拌;/nS3、将步骤S2中搅拌后得到的废水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混合,搅拌,熟化,完成对有机化工类废水的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草木灰处理有机化工类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有机化工类废水与草木灰混合,搅拌;
S2、将步骤S1中搅拌后得到的废水与无机絮凝剂混合,搅拌;
S3、将步骤S2中搅拌后得到的废水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混合,搅拌,熟化,完成对有机化工类废水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草木灰的加入量为每升有机化工类废水中加入草木灰500mg~2000m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草木灰在使用之前还包括以下处理:将草木灰在100℃~600℃下进行烘干,直至重量变化率小于2‰;将烘干后得到的产物进行研磨,过80目~200目筛;所述草木灰为生物质锅炉中生成的灰渣。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无机絮凝剂以溶液的形式加入到废水中,所述无机絮凝剂溶液与有机化工类废水的体积比为2.5‰~5%∶1;所述无机絮凝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不超过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絮凝剂溶液中的无机絮凝剂为铁系无机絮凝剂和/或铝系无机絮凝剂;所述铁系无机絮凝剂为三氯化铁、硫酸亚铁、聚合硫酸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铝系无机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以溶液的形式加入到废水中,所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溶液与有机化工类废水的体积比为0.1%~1%∶1;所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不超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钟若楠秦岳军马林陈灿张海涛刘欢曹金艳干兴利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