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刷头模块及清洁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刷头模块及清洁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具有扫地功能的扫地地面清洁机包括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其主要采用刷扫方式,利用风机将地面杂物吸进入至其内部的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
[0003]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干湿两用手持式吸尘器》,其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672244.7(申请公布号为CN110393473A),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手柄组件、主体组件、尘杯组件和刷头组件,主体组件包括主体支架、主体前盖、主体后盖和电机组件,尘杯组件内设有浮子组件,主体支架的上段设有电机腔,主体支架的中段设有尘杯腔,主体支架的下段设有刷头腔,主体前盖安装在主体支架上且位于电机腔的位置处,主体后盖安装在主体支架上且覆盖电机腔、尘杯腔和刷头腔,电机组件置于主体支架的电机腔中,手柄组件安装在主体前盖上,尘杯组件安装在主体支架的尘杯腔中,浮子组件安装在尘杯组件内且与电机组件上下相对应,刷头组件与主体支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刷头模块,包括:外壳(1),其内部具有导风通道(11),所述导风通道(11)具有开口朝下的吸尘口(111)及与所述吸尘口(111)流体连通的出风口(113),沿着气流流动路径,所述出风口(113)位于所述吸尘口(111)的下游;刷头(13),用来对待清洁物体进行清扫,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11)的吸尘口(111)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液通道(12),设于所述外壳(1)内,该导液通道(12)具有朝向待清洁物体的出液口(121);臭氧通道(16),设于所述外壳(1)内,具有用来向吸尘口(111)输送臭氧的臭氧喷口(1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喷口(161)、出液口(121)均与所述吸尘口(111)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具有隔板而将所述外壳内部空间分割形成上下分布的两个腔室,其中,邻近下部的腔室形成所述的导风通道(11),而临近上部的腔室形成安装腔(10),所述导液通道(12)和臭氧通道(16)均位于该安装腔(10)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0)内还设有储液箱(15),所述导液通道(12)的进液端与该储液箱(15)相连通,所述臭氧通道(16)至少局部位于布置在所述储液箱(15)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阀门(150),所述阀门(150)的输入端位于所述储液箱(15)内,且该阀门能随储液箱(15)液位的升降而对应处于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进而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的臭氧通道(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150)包括:阀杆(152),穿设在所述臭氧通道(16)上且延伸方向与臭氧输送方向相交叉,该阀杆(152)被布置成能相对于所述臭氧通道(16)上下移动;浮球(151),连接在所述阀杆(152)上且位于所述储液箱(15)内,该浮球(151)能随储液箱(15)内液面的升降而相对储液箱(15)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阀杆(152)上下移动而对应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的臭氧通道(1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喷口(161)的中心线与待清洁表面相交叉,所述臭氧喷口(161)至少包括有第一喷口(1611)和第二喷口(1612),且所述第一喷口(1611)和第二喷口(1612)沿臭氧喷出方向依次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口(1611)和第二喷口(1612)相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臭氧发生装置(17),所述臭氧发生装置(17)的出口端与所述臭氧通道(16)的进口端相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17)设于所述安装腔(10),所述臭氧通道(16)包括用来连通臭氧发生装置(17)出口端的上游段以及用来连通所述臭氧喷口(161)的下游段,其中,上述臭氧通道(16)的下游段中,邻近臭氧喷口(161)的位置竖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来开闭臭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京,曹斌,王彦荣,何欢承,徐东海,杨春雨,谢靖宇,孙季一,王安琦,袁林生,俞辉,赵杨,郑军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