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筒内呈翼形管束布置的凝汽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凝汽器,具体涉及一种圆筒内呈翼形管束布置的凝汽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各种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更新也与日俱增,对于中小机型凝汽器或者热网凝汽器来说,原先的双通道凝汽器已经被部分单通道凝汽器取代。双通道凝汽器的管束型式可以使用在单通道凝汽器上,但是由于双通道凝汽器是两个独立的管束,中间留有比较大的进汽通道,这样就使管板布管率降低、水室尺寸比较大,设备重、耗费钢材,增加运输等相关费用。
[0003]综上所述,在不降低凝汽器本身换热性能的基础上,技术一种新型管束,同时解决现有的凝汽器由于管板布管率降低,导致水室、管板尺寸比较大,存在设备重、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不降低凝汽器本身换热性能的基础上,技术一种新型管束,为了解决现有的凝汽器由于管板布管率降低,导致水室、管板尺寸比较大,存在设备重、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圆筒内呈翼形管束布置的凝汽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筒内呈翼形管束布置的凝汽器,它包括凝汽器筒体(1)和管板(2),管板(2)偏心内嵌在凝汽器筒体(1)内,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抽空气管(3)、主凝结区和空冷区(D),抽空气管(3)同轴安装在凝汽器筒体(1)内,主凝结区呈“翼形”管束布置在管板(2)上,空冷区(D)布置在管束的中下部,且空冷区(D)位于抽空气管(3)的正下方;主凝结区包括多根换热管(6)和两个凝结挡板(4),多根换热管(6)以60
°
叉排的形式布置成“翼形”管束,所述“翼形”管束上设置有多条凝结进汽通道(7),多根换热管(6)形成左上部凝结区(A)、右上部凝结区(B)和下部凝结区(C)、空冷区(D),整个管束以管板(2)的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且左上部凝结区(A)和右上部凝结区(B)中的“翼形”管束沿抽空气管(3)长度方向相向倾斜布置,左上部凝结区(A)和下部凝结区(C)之间、右上部凝结区(B)和下部凝结区(C)、空冷区(D)之间分别通过一个竖直布置的凝结挡板(4)连接;空冷区(D)包括两个空冷挡板(5)和多根换热管(6),两个空冷挡板(5)呈“八”字形安装在抽空气管(3)的左右两端面上,多根换热管(6)内嵌到两个空冷挡板(5)内形成梯形管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内呈翼形管束布置的凝汽器,其特征在于:主凝结区的多根换热管(6)外轮廓形状与凝汽器筒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芬,卢日时,林秋宇,刘克为,刘杰,王丽红,张晨,青格勒,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