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科临床用人工破膜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产科破膜
,具体涉及一种产科临床用人工破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破膜即人为的方式干预撕破宫口处羊膜,以便观察羊水颜色、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展,是自然分娩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引产方式,人工破膜后,宫颈前列腺素含量增加,在前列腺素的作用下,贮存在白细胞内的胶原酶及弹性蛋白酶释放,进而导致胶原降解,宫颈成熟、宫颈软化、宫口扩张从而加速产程。
[0003]目前临床实践中通常采用左手中、食指深入阴道,右手持有齿钳钳夹或针头,撕开胎膜或者用针头钩破胎膜,对操作者要求较高,操作不便;现有的破膜器使用时,操作不灵活,安全性较低,不易收集羊水观察,同时由于产妇阴道分泌液体较多,现有的装置粘上容易从手上滑落,危险系数高,而且现有的破膜器没有预热功能,伸入产妇阴道,温差极易造成产妇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灵活、安全系数高、易收集羊水、不易滑落、具备预热功能的产科临床用人工破膜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临床用人工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锥形吸盘(5)、集液观察筒(10)、负压筒(13);所述的筒体(1)的一端连接锥形吸盘(5)端口小的一端,筒体(1)的另一端连接集液观察筒(10)的一端;所述的集液观察筒(10)的另一端连接负压筒(13)的一端;所述的锥形吸盘(5)外端设有弧形吸槽(2);所述的弧形吸槽(2)内部两侧的表面分别设有吸附凹槽(4);所述的弧形吸槽(2)内部的中间设有破膜针(3);所述的破膜针(3)的针头方向朝外设置;所述的筒体(1)内部中空;所述的筒体(1)内分别安装有电加热片(6)、抽液管(7)、负压管A(8)、电池(16);靠近集液观察筒(10)一端的筒体(1)内设置电池(16);靠近锥形吸盘(5)一端的筒体(1)的内壁设置电加热片(6);靠近集液观察筒(10)一端的筒体(1)表面设有防滑套件(17),所述的防滑套件(17)外侧设有防滑条纹;所述的集液观察筒(10)内部中空;所述的集液观察筒(10)的一侧设有负压管B(14);所述的负压管B(14)设有阀门(11);所述的负压筒(13)内部中空;所述的负压筒(13)内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珊珊,卢燕群,王翠敏,韦艳芬,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