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经阴道取子宫的阴道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8925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的经阴道取子宫的阴道保护装置,包括外层的双头套袋和内层的防割层,所述双头套袋为两端开口结构,在所述双头套袋的内侧壁固定有固定线,其中,所述防割层通过所述固定线打结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双头套袋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灵活性好,临床使用过程中操作简便,减少了切割子宫过程的肿瘤腹腔播散种植可能。肿瘤腹腔播散种植可能。肿瘤腹腔播散种植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的经阴道取子宫的阴道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的经阴道取子宫的阴道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微创手术因其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在各个学科广泛的开展,在妇科中腹腔镜手术逐渐替代了以往的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已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甚至如子宫内膜癌等妇科疾病。
[0003]腹腔镜切除子宫后可经阴道或通过经腹腔镜切口取出,若是经腹腔镜切口取出子宫需使用电动旋切器切碎子宫或是延长腹腔镜切口使用手术刀切碎子宫,只要涉及对子宫进行切碎那么即有可能造成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播散种植,尤其是电动旋切器在切割过程中的高速旋转更容易导致组织碎片的飞溅造成种植转移,即使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可将子宫装入标本袋内进行切碎,但其切碎子宫的过程在腹腔内仍处于半开放状态。但子宫较大,经阴道取出子宫也需用手术刀分碎后才能取出,由于阴道内狭窄暴露困难,术者在施行此操作时可能损伤到阴道残端及侧壁,甚至损伤到膀胱、输尿管、肠管等邻近脏器,经阴道取子宫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对于阴道狭窄及肥胖的患者,术者在没有足够的视野暴露下对子宫进行切割易导致对阴道及邻近脏器的损伤;2.由于子宫过大及质硬,术者需钳夹子宫向外拖拽后进行切割,取出所耗费的时间过长,术者在操作过程中易疲劳,同时子宫对阴道残端及阴道壁长时间的挤压、摩擦,易导致阴道残端的裂伤、出血及阴道壁的血肿;3.目前的标本袋无法将子宫与腹腔完全分隔开来,半开放式对子宫进行切割仍存在子宫良恶性肿瘤播散种植的可能。
[0004]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经阴道取子宫的阴道保护装置,该装置的结构简单,临床使用过程中操作简便,减少了切割子宫过程的肿瘤腹腔播散种植可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简易的经阴道取子宫的阴道保护装置,包括外层的双头套袋和内层的防割层,所述双头套袋为两端开口结构,在所述双头套袋的内侧壁固定有固定线,其中,所述防割层通过所述固定线打结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双头套袋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线在所述双头套袋内对称分布。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割层由圆环彼此环环相扣连接而成。
[0010]进一步地,圆环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双头套袋一端开口为子宫收纳端,另一端开口在阴道口且子宫收纳端开口的直径大于阴道口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双头套袋的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抽绳。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双头套袋的两端开口均为喇叭状。
[0014]进一步地,所述防割层两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固定线通过打结的方式用于将所述防割层固定于所述双头套袋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为4个,在所述防割层两端对称分布。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包括外层的双头套袋和内层的防割层,双头套袋为两端开口结构,在双头套袋的内侧壁固定有固定线,先将双头套袋外翻固定线朝向外侧,防割层套在外翻后的双头套袋的外面,根据术中切除子宫的大小通过所述固定线打结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双头套袋合适的位置内,之后将双头套袋内翻回来,临床使用过程中操作简便。双头套袋子宫收纳端收纳子宫,将子宫与腹腔隔绝,消除了切割子宫过程的腹腔播散种植,同时,本技术设置的防割层可充分的保护阴道,避免在经阴道取子宫时割伤阴道壁及阴道残端,防止血块影响手术视野,加快取出子宫的时间,减缓术者疲劳;另外,本技术结构简单。
[0018]2.本技术的灵活性好,防割层和双头套袋是相互独立的,双头套袋使用后可直接更换,防割层消毒重复使用,保障了临床的无菌原则;
[0019]3.本技术防割层和双头套袋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可与现有的阴道拉钩相互配合支撑阴道暴露术野,对阴道的支撑可随时调节避免了固定套筒式支撑对阴道壁的持续压迫。
[0020]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外层双头套袋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内层防割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图3所示的A部局部放大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考图1

5,一种简易的经阴道取子宫的阴道保护装置,包括外层的双头套袋1和内层的防割层3,所述双头套袋1为两端开口结构,在所述双头套袋1的内侧壁固定有固定线2,其中,所述防割层3通过所述固定线2打结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双头套袋1内。
[0029]优选地,所述固定线2在所述双头套袋1内对称分布。
[0030]优选地,所述防割层3由圆环彼此环环相扣连接而成,其中,圆环可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另外,所述防割层3两端设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与所述固定线2通过打结的方式用于将所述防割层3固定于所述双头套袋1上。所述固定环4为4个,在所述防割层3两端对称分布。
[0031]优选地,所述双头套袋1一端开口为子宫收纳端,另一端开口在阴道口且子宫收纳端开口的直径大于阴道口端。
[0032]优选地,所述双头套袋1的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抽绳,所述双头套袋1的两端开口均为喇叭状。
[0033]本技术具体使用时,先将双头套袋1外翻固定线2朝向外侧,防割层3套在外翻后的双头套袋的外面,根据术中切除子宫的大小通过所述固定线2打结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双头套袋1合适的位置内,之后将双头套袋1内翻回来,本装置安装完毕。
[0034]子宫切除后,将双头套袋1的子宫收纳端置入阴道内,用纱布制成的堵球堵住双头套袋1的阴道口端拉紧抽绳防止气腹的CO2气体的泄露,然后在腹腔镜操作下将子宫置入双头套袋1的子宫收纳端内,拉紧抽绳然后打结,使双头套袋1与腹腔环境隔绝;松开双头套袋1阴道口端的抽绳,取出堵球,向外牵拉双头套袋1的阴道口端,助手使用阴道拉钩撑开阴道,为术者暴露术野,术者使用组织钳钳夹子宫,向外牵拉子宫,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的经阴道取子宫的阴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的双头套袋(1)和内层的防割层(3),所述双头套袋(1)为两端开口结构,在所述双头套袋(1)的内侧壁固定有固定线(2),其中,所述防割层(3)通过所述固定线(2)打结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双头套袋(1)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的经阴道取子宫的阴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线(2)在所述双头套袋(1)内对称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的经阴道取子宫的阴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割层(3)由圆环彼此环环相扣连接而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易的经阴道取子宫的阴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为不锈钢材料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的经阴道取子宫的阴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冬先陈洁王苹苹黄雪梅黄钰婷廖琼秀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