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宫颈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341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形宫颈托,包括:内圈体(1)、外环体(2)和阀体(3);内圈体(1)为中空的圈体,该内圈体(1)围绕界定出一个中空圈套(12)用于圈套所述宫颈;外环体(2)为中空的环体,该外环体(2)围绕界定出一个圆柱形的内部空间(23);内圈体(1)位于外环体(2)的内部空间(23)中;内圈体(1)和外环体(2)接合在一起,共同界定出一个密闭的腔室;阀体(3)安装在外环体(2)上,并流体连通所述密闭的腔室;其中,在相同大小的力的作用下,内圈体(1)的形变大于外环体(2)的形变。利用该可变形宫颈托,通过向所述密闭腔室内注入不同量的液体或气体,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宫颈口的形态。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宫颈口的形态。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宫颈口的形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形宫颈托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形宫颈托。

技术介绍

[0002]宫颈机能不全亦称子宫颈内口闭锁不全或子宫颈口松弛症。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宫颈含纤维组织、弹性纤维及平滑肌等均较少,或由于宫颈内口纤维组织断裂,峡部括约肌能力降低,使宫颈呈病理性扩张和松弛。宫颈机能不全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早产及中、晚期重复性流产,反复流产者发生率为8%~15%。
[0003]对于上述宫颈机能不全症,现有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宫颈环扎术,利用手术针后端穿着线把宫颈套扎起来。因此,宫颈环扎术是一种有创伤的操作。
[0004]宫颈托,又称为子宫托,是用于上述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症的一种医疗器具,是一种经济、简便、安全和有效的产品。
[0005]现有宫颈托的目的是保持住放置时的宫颈口形态,避免宫颈口随着孕周增加而扩张,所以要在孕中早期放置。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宫颈托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缺点:
[0006]1.部分孕晚期发现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由于宫颈口扩张过大,已经失去了放置的时机。
[0007]2.宫颈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会发动宫缩,进而引发宫颈口持续扩张,现有的宫颈托只能保持放置时的宫颈口状态,而不具备向内对抗扩张从而闭锁宫颈口的功能。
[0008]因此,目前临床需要一种可以根据子宫、阴道形态、宫颈口方向等变换圈套宫颈口形态,具备向内对抗扩张压力的宫颈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形宫颈托,圈套住宫颈口,让松弛的宫颈口不再继续扩张以避免早产
[0010]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变形宫颈托,包括:内圈体1、外环体2和阀体3;
[0011]所述内圈体1为中空的圈体,该内圈体1围绕界定出一个中空圈套12用于圈套所述宫颈;
[0012]所述外环体2为中空的环体,该外环体2围绕界定出一个圆柱形的内部空间23;
[0013]所述内圈体1位于所述外环体2的内部空间23中;所述内圈体1和所述外环体2接合在一起,共同界定出一个密闭的腔室;
[0014]所述阀体3安装在所述外环体2上,并流体连通所述密闭的腔室;
[0015]其中,在相同大小的力的作用下,所述内圈体1的形变大于所述外环体2的形变。
[001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内圈体1包括第一外侧壁13和第一内侧壁14,所述第一外侧壁13向内凹陷且所述第一内侧壁14向内拱出,从而界定出一个环扎轨道11。
[001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外环体2包括第二外侧壁21和第二内侧壁22,所述第二内侧壁22围绕界定出所述内部空间23,所述第二外侧壁21向外拱出。
[001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外环体2嵌入所述环扎轨道11,所述第一外侧壁13和所述第二内侧壁22之间界定出所述密闭的腔室。
[001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阀体3为单向阀。
[002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阀体3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外环体2的第二外侧壁21上,所述阀体3的第二端伸入所述密闭的腔室。
[002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阀体3的第一端与注射器的注射头适配,所述阀体3的第二端为楔形结构。
[002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内圈体1由软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002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外环体2由硬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002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阀体3由软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0025]应理解,在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26]本技术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002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形宫颈托,通过阀体3向由所述内圈体1和所述外环体2共同界定出的密闭腔室内注入液体或气体,在相同的压力作用下,所述内圈体1的形变大于所述外环体2的形变,由此产生往所述内圈体的中空圈套方向的压迫力,从而闭锁住宫颈口。利用该可变形宫颈托,通过向所述密闭腔室内注入不同量的液体或气体,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宫颈口的形态。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变形宫颈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变形宫颈托的侧视图;
[0030]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变形宫颈托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变形宫颈托的内圈体1的侧视图;
[0032]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变形宫颈托的内圈体1的俯视图。
[0033]应理解,本技术各附图仅作示意用途,除非另行说明,附图均未按比例示出。
[0034]附图标记:
[0035]1内圈体;2外环体;3阀体;11环扎轨道;12中空圈套;13第一外侧壁;14第一内侧壁;21第二外侧壁;22第二内侧壁;23内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3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8]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变形宫颈托。
[0039]图1

图5是该可变形宫颈托的结构示意图。
[0040]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如本文所用,术语“内”是指在使用时,宫颈托靠近宫颈口的方向,“外”是指宫颈托远离宫颈口的方向。
[0041]具体地说,如图1

图5所示,该可变形宫颈托,包括:内圈体1、外环体2和阀体3;
[0042]所述内圈体1为中空的圈体,该内圈体1围绕界定出一个中空圈套12用于圈套所述宫颈。
[0043]所述外环体2为中空的环体,该外环体2围绕界定出一个圆柱形的内部空间23。
[0044]再如图1所示,所述内圈体1位于所述外环体2的内部空间23中;所述内圈体1和所述外环体2接合在一起,共同界定出一个密闭的腔室(图未示出)。
[0045]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内圈体1包括第一外侧壁13和第一内侧壁14,所述第一外侧壁13向内凹陷且所述第一内侧壁14向内拱出,从而界定出一个环扎轨道11。
[0046]所述外环体2包括第二外侧壁21和第二内侧壁22,所述第二内侧壁22围绕界定出所述内部空间23,所述第二外侧壁21向外拱出。
[0047]所述内圈体1位于所述外环体2的第二内侧壁22围绕界定出的内部空间23中,所述外环体2嵌入所述环扎轨道11,所述第一外侧壁13和所述第二内侧壁22之间界定出所述密闭的腔室。
[0048]所述阀体3安装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宫颈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体(1)、外环体(2)和阀体(3);所述内圈体(1)为中空的圈体,该内圈体(1)围绕界定出一个中空圈套(12)用于圈套所述宫颈;所述外环体(2)为中空的环体,该外环体(2)围绕界定出一个圆柱形的内部空间(23);所述内圈体(1)位于所述外环体(2)的内部空间(23)中;所述内圈体(1)和所述外环体(2)接合在一起,共同界定出一个密闭的腔室;所述阀体(3)安装在所述外环体(2)上,并流体连通所述密闭的腔室;其中,在相同大小的力的作用下,所述内圈体(1)的形变大于所述外环体(2)的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宫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体(1)包括第一外侧壁(13)和第一内侧壁(14),所述第一外侧壁(13)向内凹陷且所述第一内侧壁(14)向内拱出,从而界定出一个环扎轨道(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形宫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体(2)包括第二外侧壁(21)和第二内侧壁(22),所述第二内侧壁(22)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茜茜张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博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